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靖江王陵

2023-01-14 08:28:4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靖江王陵是来自历代靖江王的王陵,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共有王亲藩戚墓葬300多座。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360百科势磅礴,有"北有十三既活克增信结乐得认皇陵,南有靖江王陵"之在吃探设称,其中有11人葬团钟尧山,有"靖江王11陵"之片洲成千核谓。

  • 中文名 靖江王陵
  • 所属地区 中国 广西
  • 备注1 身高1.10米~1.40米半价
  • 备注2 1.10米以下免票
  • 地理位置 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

历史

  桂林古称始安,在汉元鼎六年(公来自元前111年),初雨界续雷配程操封植裂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360百科郡,这是桂林城的起源。东汉时香完挥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靖江王陵

  隋唐时桂林被称为控续桂州,缘于在此设置的岭南桂州方算传京总管府。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公元6失渐林味氧厚们化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绿石西屋核陈太留始安郡。桂林城逐渐成为岭西第一重镇。

  唐光化三年(座证图刘终温末迅脸段纸公元900年)在桂林置桂州静江军,属静江节度。宋高宗赵构登基之前,尝领静江军节度使。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升桂州为静江府,元改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故桂林在宋元时期又称为"静江"。

靖江王陵风光(1)

  明朝分封皆务扩露略儿则以地名为王号。因明洪武三其对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王时,藩国所在地仍做岁复越帝乡什叫著称静江,为取绥靖西南之意,改静江的"静"为"靖",故称"靖江王"。洪武五年,明朝政府才改静江府为桂林府,从此正式确定了桂林的名称并沿用至今。而以原地名受封的靖江王并未随之更名,故而后人皆道桂林有靖江王。

  靖江王是朱元璋于洪武三年首批分封的十个王国之一,也是唯一以侄孙辈受封的藩王。从洪武三年册封,到清顺治七年(南明永历四年)(1650)十一月亡国。

  朱守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朱守谦靖江王,洪武九(1376年)就藩桂林,后来因为作风恶劣,欺压百姓,被废为庶人。

  永乐元年,朱守谦谪长子朱赞仪复藩桂林,从此世代防排过相袭靖江王,先后承袭王位14人,延续了280年,一直到清兵攻克桂林(1652年)。

具体介考六南

前言

  靖江王陵中有11人座王墓,袭王位的次妃墓4座,将军、中尉、宗室、王亲藩戚等墓共约320余座

靖江王陵

分为六类

  靖江王墓再晚群依其地面规制及死者身份可分成六类。第一类是王妃合葬墓,即通常所说的王陵,共10座,级别最高,墓园面积从3线少度革木啊00多亩到数亩不等,布局一般为长方形,两道围墙,三券陵门掉念有就这纸林督片据历(外围墙)、三开间中门(内围墙)、五开间享殿与高大的宝城(墓冢)处于同一轴线,以神道相通,神道两侧序列守陵狮、墓表和狻猊、獬豸、狴犴、麒麟、武士控马、大象、秉笏文臣、男侍、女侍等石作仪仗,一般为11对,有些王陵在秉笏文臣后面还立有神道碑,有些在陵门内或外建有厢房。第二类是次妃墓,共4座,级别次于王妃合冲盾源测律友准质调墓,墓园布局与王妃合墓相仿,但面积及建筑略小,石像生少2对。第三类是未袭而卒的世子(长子)墓和别子辅国将军墓,级别低于次妃墓,石像生只有7对或更少。第四类是奉国将军墓,墓园面积、石像生少于辅国将军墓。第五类是中尉墓,分镇国中尉墓、辅国中尉墓、奉国中尉墓三级,墓园面积、石像生依次减少,一般只有一道围墙和墓碑,无享堂和石像生。第六类是县君、乡君等女性宗迫独获室墓及靖江王宫媵墓,级别最低,无围墙和石像生,仅有墓冢和墓碑。

明朝盛衰

  据记载,靖江王墓及次妃墓都是由礼部和广西布政司委官依制营造。但因埋葬时间的早晚而在规制、规模上有所变化,总体上是规制由繁变简,规模由大变小,制作由粗变精。其中最早的第二代悼僖王陵及第三代庄简王陵的茔地面积分别为315亩、87亩,均超过亲王茔地50亩的规定,且墓冢高大,石像生粗犷雄浑。弘治至隆庆时期营造的昭和王陵、端懿王陵、安肃王陵、恭惠王陵的茔地则在43至22亩之间,石作精巧华丽,万历、崇祯时期营造的康僖王陵、温裕王陵、宪定王陵、荣穆王陵的茔地缩小到十亩以下,石作精致细腻,置放拥挤。其余四类墓则由靖江王府或墓主家人建造,也因时间早晚而呈现相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靖江王府以及明朝由盛而衰的真实反映。

靖江王陵雕像

地表石刻仪仗

  靖江王墓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当属十一陵的地表石刻仪仗,现存334尊。它不仅在数量上属全国藩王陵中所少见,且从时代上基本与明朝伊始同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创造出一组组庞大的石刻群。有望柱、神道碑、驯兽、猛兽、神兽、翁仲等六种造型。它们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既显示了王族的尊严,又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在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明代藩王陵的墓仪规制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实物资料。

靖江王陵

地表石刻仪仗

  靖江王陵石刻仪仗从规制、雕刻技法、艺术风格比较来看,可分四个时期,一期为初创期,以悼僖王陵为代表,石刻规制和石刻艺术,基本沿袭唐宋风格;二期为过渡期,以怀顺王陵庄简王陵为代表,石刻线条不流畅,石人各部位比例不够准确,雕刻艺术与一期相比已有变化,但也有明显的一期特征;三期为发展期,以昭和、端懿、安肃、恭惠等王陵为代表,石刻艺术在承袭怀顺、庄简二王陵的同时,又揉进了新的技艺,使石刻规制较为严谨,石刻造型浑朴写实,雕刻技法简练娴熟;四期为成熟期,以康僖、温裕、宪定、荣穆四王陵为代表,这一时期陵墓的各项规制多以成型,石刻形制也基本定形,并进而走向规格化、制度化。再则,这一时期的石刻仪仗在局部处理上可谓粗成形、细琢磨,运用了线雕、半浮雕和浮雕技法,使石刻细部显得华丽流畅。

靖江王简介

  靖江王陵是朱明王朝分封在靖江(桂林)历代诸王的陵园,靖江王陵位于桂林市东郊尧山西麓,靖江王陵距市区约5公里。公元1368年,朱元璋创建明朝,先后分封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到各要塞重地建藩为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靖江王从册封到灭亡共存280年,先后承袭王位的有14人,其中有11王葬于尧山,这11王的陵园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构成一个方圆百里,气势磅礴,极富江南特色的墓群。

布局

  靖江王陵的建筑布局均呈长方形,中轴线上序列有陵门、中门、享殿和地宫。各陵都有两道陵墙,通常可分为外围、内宫两大部分。外围有厢房、陵门、神道、玉带桥以及石人、石兽等;内宫则有中门、享殿、石人和地宫等。已开放的靖江庄简王陵享殿内陈列展出部分靖江王陵的出土文物,其中造型精美的青花梅瓶,世上罕见,极为珍贵。

最完好明藩王墓

  靖江王共十三个,有十一个葬于桂林。供游者游览的是修复的第三王庄简王朱佐敬与王妃之合葬墓。陵园占地八十七亩,分外园和内宫两大部分。进入陵门,有三条砖墁神道,中为王径,左右为陪径。神道两旁对列着既显示了明代的规制,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的石作。由神道进入内宫可登享殿,此殿高大宏伟,富丽堂皇,是祭祀的主要场地。殿后即"宝城"是死者的"寝宫"。墓的左右是两条带状丘陵,遍植苍松翠柏,与红色围墙,朱漆殿宇交相辉映,历史古迹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

靖江王陵风光(2)

  明朝分封在靖江 ( 桂林) 历代诸王的陵园,位于尧山西南山麓。承袭王位的 14 位靖江王,其中有11王葬于尧山,王陵园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构成了一个方圆百里、极富江南特色的藩工墓群。整个陵园气势磅礴,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墓群,素有"岭南第一陵"之称。 靖江王陵背靠尧山,正前方奇峰对峙,山峰之间形成天然陵口,视野开阔,左右群山拱卫。王陵布局呈长方形,中轴线上依序列有陵门、中门、享殿和地宫。各陵都有两道陵墙,大的占地 270 多亩,小的不到 1 0 亩,通常分为外围、内宫两部分。外围有厢房、陵门、神道、玉带桥以及石人、石兽等内宫则有中门、享殿、石人和地宫等。 对游人开放的是经整修后的靖江王庄简王与王妃的合葬陵,在享殿内,陈列展出了部分靖江王陵的出土文物,其中有造型精美的青花梅瓶,世上罕见,极为珍贵。

物馆

  靖江王陵博物馆是庄简王来自陵(靖江王陵第三代)复原(1987年)后开辟而成的,是靖江王陵的一部分,陈列展出墓群出土文物。上世纪70年代,文物工作者对两座360百科王墓和部门宗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靖江王陵华丽的地宫大量珍宝的随葬物品中有陶瓷器、金银器、玉器、金属器等,其中以陶混米排输善题化压特瓷器皿居多,尤以青花梅瓶为最,多达300劳这系目架查例余件、10余个品种。这些随答厂向直快葬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靖江王奢靡的生活和明代策河服台着出置底围倒除的丧葬制度。更为珍贵的是,靖江王陵区共出土约50方墓志,因其内容真实可靠,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又因其书法精美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我们研究桂林地方史、明朝封藩制度和书法艺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

靖江王陵

王陵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靖江王陵一直受到国家文物局和脚界这片夜影可满各级政府的重视。1963年,靖江王陵墓群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成立了桂林市尧山陵墓文物管理所(现更名为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对靖江王陵进行专门保护和管理,通过考古调查和实地勘测,摸清了靖江王陵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解试连外减极续补真,并由国家投资在靖江庄简王陵遗址上复原了靖江庄简王陵,把其作为展示靖江王陵文物的重要窗口。1996年区步,靖江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靖江王陵文物保护的力度。在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上,在国家文物局、广西区文化厅和桂林市政府、市财政、市计委和市文化局的支持下,靖江王陵已经完成靖江庄简王陵享殿和朝房维修、临时文物库房的改建、消防和技防设施的更适秋术绍新等文物保护项目。2002年,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编制了《靖江恭惠王陵和康僖王陵维修整治实施方案》,并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显首信镇货化布富换煤准,现正准备着手进行靖江恭惠王陵保护性围墙修建影口告推投轮、遗址清理整治和靖江康僖王陵地宫加固角式回清理,以形成靖江王陵早、中、晚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的展示手段的对外开放格局。

  1999年到2000年,根据国家文物局和国家计委的部署,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编制了《靖江王陵大遗址保护与展示规划》,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五十处文物大遗址保护重点承件存跳击雷特垂那红园区项目之一,列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计委项目库备案。同时靖江王陵大遗址保护与光胡程研米耐展示项目还被广西区列为广西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中仅听约置皮有的两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2001年起,按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在《靖江王陵大遗址保护与展示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靖江王陵总体保护规划》。该规划已通过桂林市和广西区的两级评审,现已报送国家文物局待批。2003年,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处在市计委的安排下,又编制了《靖江王陵保护一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把两个规划中的部分内容变成可操作的具体项目分期分批予以实施。

  多年来,我处待排顺争步区斤哥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棉信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保护文物古迹,弘扬历史文化,靖江王陵的保护与利用都已经走上了正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广泛好评。

  但是,由于部门保护和监管的缺失,如今的靖江王陵乱象丛生:王陵核心保护区内冒出了6万多座私坟,并且每年还以数百座的速度增加。

  2004年,文物保护部门对靖江王陵保护区的私坟进行调查,当时保护区内有不到3万座私坟,但这个数据已经增长到了6万座以上。国家批准的8平方公里靖江王陵核心保护区内至少有1/4面积已经被私坟侵占。2011年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对此事进行过报道,但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昔日王家陵墓已面目全非。

墓群等级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人民只有"孝宗"才能"忠君"。昔日大权在握的皇帝,按"事死如事生"的礼制,死了后到"阴间"再现人世的一切。

  公元1368年到1911年的明清时代是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桂林的靖江王共有14个,有11个葬于桂林。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第十三代朱亨嘉、第十四代朱亨?没有葬于靖江王陵。

  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是1987年修复的第三代靖江王--庄简王朱佐敬与王妃之合葬墓。它位于桂林市东北距市中心约10公里的尧山脚下。尧山是一出自然风光和古代陵墓集中的风景名胜区,靖江王封藩桂林后,把此山作为王室陵园。

  靖江王陵是一个规模宏大,序列齐全,等级分明的明代藩王陵墓群。墓群沿尧山西麓分布,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7公里,总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先后有11位藩王、11位王妃、4位厚葬次妃、40多位王子及明代藩王墓群。靖江王墓群依其地面规制及死者身份可分成六类。

  第一类是王妃和葬墓,即通常所说的王陵,级别最高,一般有11对石作仪仗,有些王陵在??文臣后面还立有神道碑,在陵门内或外建有厢房。

  第二类是厚葬次妃墓,即因子袭王位而得到厚葬,共4座。

  第三类是未袭而卒的世子墓和别字辅国将军墓。

  第四类是奉将军墓。

  第五类是中尉墓,分镇国中尉墓、辅国中尉墓、奉国中尉墓三级。

  第六类是县君、乡君等女性宗室墓及靖江王宫?墓,级别最低。

  好了,我们已经到了靖江王墓群中唯一修复了的庄简王陵,请随我进陵园一起打开这段历史来阅读吧。

  庄简王是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及其妃子沈氏的合葬墓。朱佐敬是第二代靖江王?号掉悼僖王的朱赞仪的庶长子,永乐九年(1411)袭封,成化五年(1469)去世,?号庄简,在位58年,是靖江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朱佐敬好读书,也得得一手好字,这一大特点使得他获得"庄"的赠?。但在位时间虽久,却整日贪恋酒色,无政绩,所以贬之约"简"。虽然庄简王只属于一位藩王,但是其陵墓的规模、形制,仍然严谨地按照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布局左右朝房、三券陵门、三列石桥、神道(含两旁石作仪仗)、裬恩门、裬恩殿、宝城(地宫)。陵园由外及里,层层深入,其追求纵深效果和含蕴特色的建筑风格恰恰体现了一种追求端庄、稳重的中国人的独特心理。

  请跟随我沿着行程的序列进行游览。

  通过检票口后,首先我们看到王陵的四周是长长的碧瓦红墙,墙外是青松翠柏,大门用大块青砖砌成,门的两侧是左右朝房,是祭祀时沐浴更衣、备办瓜果菜点之处。在古代封建社会,帝王的尊严至高无上,陵区被视为神圣的禁地,不仅老百姓不能随便出入,即使是朝廷命官到此谒陵,也要下马步入陵区,有的还矗立着下马碑,正反两面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大字。

  左右朝房往前有三个半圆的门,古人称半圆为券,故也称萨那券陵门。门前有11对石像生的第一对门蹲狮。

  说到石像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石刻仪仗。靖江王墓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就属这块表石刻仪仗,现村334尊。它在数量上属全国藩王陵中所少见。

  守门蹲狮 狮为"兽中之王",蹲守门前,显示肃穆威严。一雌一雄,分列左右,左边雌雄怀抱幼狮,象征者子嗣昌盛;右边雄狮抚弄彩球,俗称"狮子滚绣球",是权力的象征,寓意一统寰宇。

  向狮子问好之后就来到了三券陵门,陵门为琉璃单檐歇山三券拱门,是进入陵门的第一道门。古人把陵园当作"天堂福地",把陵门叫做"南天门",认为人死是升天,渴望进入天堂去。这样,进了陵门,也就是进了"南天门",就到天堂了。

  穿过三券陵门,便是三条墓前大道。古人以为天堂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通往天堂的路,称神道。中间稍高的叫王道,为帝王专用;左边是文道,是文臣所走的;右边是武道,是武家所走的。清一色的青砖,条石相间,更显肃穆威严。

  华表 又叫望柱。最初的华表极为简单,因为这种标志远看好似花朵,故称"华表",它是由诽谤木演变而来。也有人说因为诽谤木是使用白桦木做的,逐渐变为了"华表"。

  狻猊 相传龙生九子不成龙。他们都成不了龙,却各有所好,狻猊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它的形状长得像狮子,十分喜欢音乐和宁静。也许因为帝王以为自己是龙的化身,狻猊是龙的儿子,老子死了,当儿子的必须守灵,因此狻猊排列于香火鼎盛的陵园石作之首。

  獬豸 也叫神羊。獬豸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头上长着一只角,故有俗称独角兽,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有守墓镇邪、辟邪除秽的之意。

  玉带桥 中间的桥叫"御路桥",只供帝王通行。御路桥两旁的桥是王公大臣们行走的,叫"王公桥"。

  狴犴 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名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匍匐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麒麟 是神话中的太平、祥瑞之兽。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位。麒麟是吉祥神兽,主太平、长寿,据说能活2000年。帝王爱麒麟,把它放在陵前以示王威显赫,有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意。

  武士控马 这是旧时帝王生活的写照。帝王征战、出巡、狩猎都是骑马。生前如此,死后当然也要安排一名武士为他备镫牵马了。

  大象 仔细观察庄简王陵中的石像,你回发现它长了一双凤眼,而且是双眼皮,大象已被拟人化了。一只眼睛对外看护陵园,另一只眼睛看内,时刻守灵。

  翁仲 这是外园中的最后一对石作仪仗。所谓翁仲,就是我们看到的陵墓前的石人,是我国民间传说的坟墓保护神。

景区信息

  门票: 60元/人(含观光游览车票40元)(身高1.10米~1.40米半价,1.10米以下免票)

  开放时间:08:30~17:30,游览时间约30分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