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渥太华是加拿大的首都,也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人口132.4万,4715平方公里,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渥太华河南岸,多伦多以东400公里,蒙特利尔以西190公里。
渥太华在1826年9月26日以“拜顿”之名建立,为爱尔兰和法国的基督国翻烈教乡镇,1850年1月1日合并为一个城镇,并于1855年1月1日以“渥太华”之名合并取代,并不断发展成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业技术中心,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高水准生数石诗保出活水平、低失业率的大城市。
“渥太华”这个名称是来自亚冈昆语adawe,意思为“贸易”。渥太华常被华人简称为渥京。
渥太华作为首都城市没有被设为联来自邦直辖的行政区,但是渥太华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是由国家首都委员会负责。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02名。
- 中文名 渥太华
- 面积 面积4715平方公里
- 外文名 Ottawa
- 人口 人口132.4万(2018年12)
- 别名 渥京
概述
渥太华,称得上是全球最寒冷的国都之一,其纬度与中国的哈尔滨差不多。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1℃,最低气温达零下39℃,年均气温6℃。在这里,寒冷多雪的冬季与温暖的夏季相互交替,钱免项费永季节的变换显得格外分明。不过在渥太华,无论多么酷寒当地都提供所有季节性的休闲活动,使这里寒冷的祖多称款统名员命前顾轴冬季也别有一番情趣。目前渥太华的经济称得上是西方典型的“政府经济”或“首都经济”,因为与经济有关的几乎所有活动都与政府相关。98000名联邦公务员占渥太华劳工总数的29%,政府日用品、服务、契约等构成了间现句云钢剂顶渥太华主要的经济生活。该市第二大经济来源的旅游业,也主要得益于渥太华是首都之故。每年观光客约250万人,远远超过渥太华本市的人口总数,成为渥太华经济的一大支柱。此外,商务观业的兴起,使渥太华成为加拿大第三大会议中心。
市区以里多运落衣急冷概河为界,西部称上城,居民以英裔为主;东部称下城,以法裔为主。东西之间有10座大桥相连。屹立在里多运河与渥太华河汇合处的国会山为全市的核心区。国会大厦建于山麓,由三大密你创料哥特式建筑群组成,高90米的和平塔居中耸立,为全市最高建筑。国会山周来自围集中了主要政府机构和文化、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筑物。如南侧威灵顿大街上的联邦政府大360百科厦、档案馆、司法大楼、最高法院、中央银行,北面的加拿大皇家制币所、战争博物馆以及里多运河以东的国家美术馆、渥太华大学和西岸的国家艺术定推织作清龙消示零中心等。著名的国家研校坚女员亲安换住从远究院位于东郊。主要商业区在上城斯帕克大街,这是世界实行最早的步行街之一,有著名的购物中心;其次是下城里多街的拜沃德市场,已有近 150年历史。住宅区主要分布在离市中心较远的东、西、南变边缘,在安大略省一侧约占全市人口的3/4。

地理位置
渥太华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与魁北克省交界处。首都地区(包括安大古未背告免世略省的渥太华市、即业度魁 北克省的赫尔市和其周马苗流激过少治责浓宗围城镇)人口110多万(2005年),面积4662平方公里。渥太华与对岸的赫尔市(Hull,属于魁北克省)连成一大片城市区域,称为渥太华——赫尔地区,共有居民70多万,在这里能同时领略魁北克的法国风格和渥太华的英式情调。
渥太华处于低地,平均海拔约109米,周围几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围。
自然气候
属大陆性寒温带针叶氢拉示谈只器基烈罗频标林气候。夏季空气来自湿度较大,有海洋性赶时球乎只河手后向气候的特点。冬季由于北面没有横亘的山脉,来 自北极的干燥强冷气流,可以毫无阻挡地横扫渥太华大地,气候干燥寒冷,1月平均气温为-1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最低气温曾达-39℃360百科。春天一来,整个城市布满了色东按掌算比周企事祖面走彩艳丽的郁金香,把这座都城装扮得格外美丽,因此渥太华有“郁金香城”的美誉。据气象部门统计,渥太华每年约有8个月夜晚温度在零度以下,故有人称其为“严寒之都”。渥太华称得上是全球最寒冷的国都之一,其纬度与中国的哈尔滨差不多。1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1℃,最低气温达零下39℃,年均气温6℃。在这里,寒冷多雪的冬季与温暖的夏季相互交替,季节的变换显得格外分明。
旅游景区
渥太华是一座花园城市,每年有200万左右游客到此沿布最杨大岁项答厂缺游观光游览。渥太华市中心区有里多把素划染个并头运河通过。里多运河以西为上城,这里围绕着国会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机关。坐落在渥太华河畔国会山麓的国会大厦是一片意大利哥特式建筑群,中央有陈设着加拿大各省标志的大厅和一个高88.7米的和平塔。塔的左右分别是众议院和参议院,其后是规模宏大的国会图书馆会山正南沿着里多运河的联邦广场中央耸立着国内战争纪念碑。在国会大厦对面的威灵顿大街上云集着联邦政府大厦、司法大楼、最高法院、中央银行等重要建筑。里多运河以东为下城区,这里是法语居民集中的地区,拥有市政厅、国家档案馆等著名建筑。渥太华的文化生活在加拿大独一无二。作为首都,渥太华处处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市内有30个非常出色的博物馆和50个堪称世界一情也娘流的艺术馆及剧院,是名副其实的文化殿堂。国家艺术中心的舞台常年有顶级艺术表演。雷米湖游乐场的表演也不逊色。独具一格的国家美术馆展现加拿大艺术的辉煌。

里多运河(R其ideau Canal)
全长202公里,由渥太华延伸至京士顿。秀丽的里多河横贯全城,为首都平添了几分秀色。它也是首都重要的旅游资源,春、夏、秋三季可乘船游览观光,冬季,冰上健儿可以在此例吧施伤怕一展身姿。每年深冬,著名的冬季狂欢节(Winter Carni吗定请益求料状赶val)就在结冰的里多河上举行。冰面上,各色的滑冰服穿梭来去,阻龙关定严周形成五彩人流。里多河边几处公园中,屹立着严冬赐予人们的各式艺术品——除了独具匠心、玲珑剔透的冰雕外,还有巨大的、憨厚雄浑的雪雕。
阿堤勒利公园(Artillery Park)
又名古炮台公园(Artillery Park),它是加拿大一处重要的国家历史遗址。里面有非常重要的兵营和军用贮藏库。它曾非车儿留行础是魁北克城(city of Québec)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园为游人提供了三处别具特色的历史建筑演婷制管士控任没烟:建于1712年的王妃城堡(the Dauphine Redoubt )、1818年的机关总部(the Offices’ Quarters)以及1903 年的兵工厂(th万章城落围球水零优迫e Arsenal Foundry)。因为这三个各具风格很守随六语还川诗晶世界上不二的建筑,所以早在1959年的时候,阿堤勒利公园(Artillery Park)就被列为一处遗产遗址(Heritage Site)。 阿堤勒利公园建于殖民地时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兵营和军用贮藏库,它曾是魁北克城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遗址处有三座风格独特的历史建筑物:建于1712年的王妃城堡(the Dauphine Redoubt )、1818年的机关总部(the Offices’ Quarters),和1903 年的兵工厂(the Arsenal Foundry)。阿堤勒利公园(Artillery Park)在1959年被列为遗产遗址。 在这里,游客可以从古代装束的人身上体验到遗址丰富的历史。在线面英刚资束周沿活机关总部里可以看到模组程编正反价还搞袁程本仿当时的女仆及其主人永架兴织洋讨起、厨子,和住在王妃城堡里的士兵的打扮的扮演者顾密冷养胞。这里一天两次进行土涅(Tulle)遂火枪步枪上膛开火示范,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黑火药味。另外一处不可不看的就是1808年的魁北克城模型,肯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游客可以从身着古代装束的人们身上,重温遗址丰富的军事历史和过去的繁荣工业。在机关总部里面,游人们可以看到模仿当时的女仆及其主人、厨师,和住在王妃城堡里的士兵的塑像。
加拿大国家美术博物馆(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加拿大国家美术馆位于渥太华市中心。馆内收有加拿大及欧洲最宝贵的艺术品。不仅如此,馆内还设有图书室,以便观光人士查阅一些有关艺术收藏品的资料,在馆内还有专业人员亲自指导解说。 加拿大国家美术博物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美术博物馆,从公元1880年,在渥太华市就有它的足迹。加拿大国家美术博物馆蕴藏着包罗万象的设备、收藏品和惊喜,可以让您在参观完之后,有着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深刻印象。
加拿大战争博物馆(Canadian War Museum)
加拿大战争博物馆是加拿大最大的一个收藏有关战争物品和资料的博物馆,展示加拿大至今所经历的战争资料,用声音和图像使其展示的内容生动、多彩。它位于渥太华的Sussex Drive上。此外,它还是全国拥有最多有关战争艺术品的博物馆。近年来,政府也积极的在扩建和升级这个珍贵的博物馆,预计在2003年会有一个全新的建筑物。
加拿大文明博物馆
这座独具匠心的艺术建筑是加拿大游客最多的博物馆,介绍了加拿大逾千年的历史。馆内有全球最大的室内图腾展、美轮美奂的土著居民第一民族大礼堂和立体宽银幕(IMAX)电影院。
国家艺术中心
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交响乐团,常年上演各类舞蹈、英法语戏剧、音乐和多种文艺节目。
国会大厦(Parliament Hill)
国会大厦是渥太华最著名的标志建筑,大厦矗立于国会山麓,俯视渥太华河。犹如古堡的大厦是加拿大自豪的民族象征,是加拿大缔造历史的地方。构成国会大厦的三个哥特式建筑用料考究,装修精美、独特,随处可见精美的雕塑,是加拿大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加拿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标志。
国会大厦建于1859-65年。1916年,原来国会大厦中间的建筑毁于大火。
引人注目的百年火炬坛自1967年至今一直熊熊燃烧,以庆祝加拿大的生日。国会山正中威严耸立着超过92米高的和平塔,以此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杀害的近67,000名加拿大人。和平塔的钟楼收藏总重53,424公斤(60吨)的53座大钟,其中最大的重达10,080公斤(11吨),最小的重4.5公斤(10磅)。和平塔、加拿大众议院和参议院常年开放供游人参观。每年夏季上午10点,游客可以见证卫兵换岗仪式。在这一传统的英国皇家仪式中,两班卫兵互检军服、武器以及代表编号的颜色。在毗邻国会大厦的加拿大最高法院,游客还有机会对加拿大的法律有所了解。

旅游指南
交通
渥太华公共交通系统有924条公共汽车线路和1个轻型轨道列车系统,由市政府负责运营。
渥太华国际机场
高速公路: 416高速向南,通往安大略省干道401高速; 417高速向东变成魁北克20高速,通往蒙特利尔、魁北克城等重要城市、向西变成安大略17号公路,是加拿大跨国公路组成的一部分, 174
加拿大VIA火车有通往多伦多、蒙特利尔列车。
运河-丽都运河曾经是连接渥太华河与圣劳伦斯河及五大湖的重要水道。
美食
在国会山旁边的饭店里,可以经常和加拿大政界官员擦肩而过。在拜沃德市场,可以找到不同风味的菜肴,如法国大餐,英国小食,希腊、加勒比海、越南和印度等特色佳肴。
位于森马钖街(Somerset street)上的唐人街有传统的各式餐饮美食。
国家艺术中心的咖啡餐厅提供特色的加拿大风味佳肴。如大西洋三文鱼、阿尔伯塔牛肉。
渥太华也有非常正宗的法式大餐。位于一座建筑的一层的Le Metcalfe是一家整洁雅致的法国料理店。中午的菜单包括汤、沙拉、或鸡肉、牛排等,此外还附有点心,价格也不算太贵在$12~15左右。
坐落在国家艺术中心附近的五星级餐馆Le Cafe是一家政府高官和各国名人都常光顾的餐馆。其规格之高在渥太华也是首屈一指。
到了夏季,利多河岸的草坪庭院也对外开放,各种佳酿及极品蛋糕常令女士都心动不已。

历史文化
17世纪初,法国探险家塞谬尔·戴·查普雷恩来到这里。之后英法殖民者便纷至沓来,把这里逐渐变成了木材集散地。他们沿用了印第安人的叫法,把“渥太华”正式标注在地图上。在印 第安语中,“渥太华”是“贸易”的意思。1756-1763年间,英法殖民者之间爆发了“七年战争”。法国战败,1763年签订了《巴黎条约》,法国把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1800年,美国赖特开始在渥太华河北岸伐木,以后发展为赫尔城。1812-1814年英美战争期间,里多河成为渥太华和金斯顿之间的水上安全通道。美军战败,英国从此确立了在加拿大的地位。1826年,英国皇家工程兵中校约翰·拜至此修建运河,加速了该地的发展,当时的工程指挥部所在地被称为拜镇。1850年成为镇,1855年成为市,并以从休伦湖迁来的印第安部落的名称重新命名为渥太华。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领,才正式定为加拿大的首都。
1900年一场毁灭性的大火,使渥太华受到严重的破坏。1937年,法裔建筑师雅克·格勒贝承担了改建渥太华市区的重任。根据雅克·格勒贝的方案,穿越市区的铁路被移到了郊外,新的政府各部大楼也建在郊外,城市居民区、商业区、办公区、文化区、科技教育区的规划和建设全部采用现代英式、法式和美式建筑风格,工业区置于下风地带以使市区免受污染,城内的所有街道和空地全部实现公园化、绿地化。市区道路呈棋盘状。
政治经济
渥太华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渥太华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甜菜、土豆和烟草,其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水利 化和化肥化,并在加强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的基础上实现了由“雨育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在城区和近郊,传统的皮革加工、木材加工、造纸、建筑材料等工业已不占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生物研究与开发、医疗器械、办公设备、宇航与卫星通讯设备、消防与环卫设备等行业。
目前渥太华的经济称得上是西方典型的“政府经济”或“首都经济”,因为与经济有关的几乎所有活动都与政府相关。98000名联邦公务员占渥太华劳工总数的29%,政府日用品、服务、契约等构成了渥太华主要的经济生活。该市第二大经济来源的旅游业,也主要得益于渥太华是首都之故。每年观光客约250万人,远远超过渥太华本市的人口总数,成为渥太华经济的一大支柱。此外,商务观业的兴起,使渥太华成为加拿大第三大会议中心。以政府服务业这一“无烟工业”取代传统的木材、纸浆业,是加政府的成功之举,它使渥太华这座“寒冷的都城”空气清新、风光旖旎,成为加拿大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在渥太华,无论多么酷寒当地都提供所有季节性的休闲活动,使这里寒冷的冬季也别有一番情趣。
渥太华是加拿大的科学文化中心,国家级、市级和大企业公司级的科研机构遍布全市。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分别是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院和加拿大北美学会。这两大研究机构集中了全国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学者,每年有大量的学术成果问世。渥太华市区北部是高技术集中发展的地区,被人们称为“北硅谷”。几百家大中小高技术公司云集在这里。 从渥太华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她位于主要以英裔为主的安大略省和主要以法裔为主的魁北克省的交界处,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习性、语言在这里碰撞,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氛围;从渥太华自身的都市格局看,整个渥太华分成盎格鲁新教社区、法国天主教社区及爱尔兰天主教社区。这种特殊的都市格局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前二十五年。1860年,当渥太华被选定为加拿大首都后,抵达渥太华的政府公务员根据既有的伦理及宗教模式分类定居,商业活动也依据上下城之分而有所区别。以后,整个城市循此发展,至今仍大致维持两个平行的社区和两个商业中心,大体以里多运河为界。市政府遂于一九八零年把该区定为重新发展区,并拨出二百万元作资助,区内发展速度惊人,新建筑物比比皆是,如Humphrey Plaza,楼高八层的渥太华华人社区大厦、社区大会堂和图书馆等。各华人餐馆、杂货店、礼品店、花铺及美容店等更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华埠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与此同时,渥太华唐人街已不仅仅局限于华人,区内不同族裔人士云集,各特色店 林立。今日的唐人街,已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之地,更成为渥太华其中一个重要的饮食和旅游观光点。
渥太华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为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渥太华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豆、玉米、甜菜、土豆和烟草,其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并在加强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的基础上实现了由“雨育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在城区和近郊,传统的皮革加工、木材加工、造纸、建筑材料等工业已不占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生物研究与开发、医疗器械、办公设备、宇航与卫星通讯设备、消防与环卫设备等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