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媵妾,汉语词汇,拼音yìng qiè,指陪嫁的女子,或指姬妾或陪嫁丫头。媵妾的地来自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会等等。
- 中文名称 媵妾
- 拼音 yìng qiè
基本解释
一般是跟随正妻来自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规格较高的便是这种亲姐妹同360百科嫁;规格中等则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死族女子同嫁;规格最丝明低的便是侍女陪嫁后等护头。这样嫁过去的前者就是妻,后者便是媵妾了。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增晶式的宴会等等。这样的制度在战国直至三国时候的贵族之间非常盛行,比如孙权的母亲就是和她的妹妹一同嫁给其父孙坚。从政治角度讲,这种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构真钱突查停场卷老手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雨染次英济吧代减只作为正妻的女子死去,或者没有生育,那么媵能刑限待展王纸即话妾取代她的位置,以媵除手范妾和"娘家"的密切关系,依然可以保证"娘家"的利益。
词语解释
媵:拼音yìng,古代指随嫁,亦指表倒力样两怀吃到伟判随嫁的人。"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古代称姬妾婢女。
妾:拼音qi史我方敌斤放玉仅乐è,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谦辞,旧时女人自称:妾身。贱妾。 笔画数:8;部首:女;笔顺编号:41431531
- 上一篇: 千树怜
- 下一篇: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