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常彬

2023-03-07 20:37:5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女,1969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河来自北大学文学院面否工院极执背的花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省级精品课主讲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360百科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兰满绿门背讨中国女性研究会会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员,郭沫若国际快角晶各学术研究会会员,韩中比较文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女性文学。

2016年7月到华侨大学(泉州,教授/院长)文学院工作。

2020年10月,因工作需要,经华侨大学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常彬同志不再担任文学院院长职务。

  • 中文名称 常彬
  • 出生地 贵州省贵阳市
  • 出生日期 1969年
  • 毕业院校 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 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人物经历

  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

  中山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

  曾在贵州大学中文系、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任教,2006年6月到河北大学文学院工作。

  2016年7月到华侨大学(泉州,教授/院长)文学院工作。

  1988年晋升为助教。

  1993年晋升为讲师。

  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

  2004年晋升为教授。

获奖记录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排声染组1年)。

  2."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年)。

  3.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第一层次(2011年)。

  4.河北大学"巾帼来自十杰"优秀女教工(2011年)。

  5.河北省社科研究优秀青年专家提名奖(2011年)。

  6.河北省第7届360百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

  7.保定市第10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年)。

  8.河北省第1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

  9.河北省第11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

  1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2008年)

  11.中国妇女研究会首届"妇女/性别研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业础秋奖"(2006年)。

  永似宁适土秋多劳12.河北省作家协会2010年杂呼机灯值道度十佳优秀作品奖(2010年)。

  13.河北省作家协会2007年度十佳优秀作品奖(2007年)。

  14.河北省作家协会据额劳然文艺评论创新二等奖(2010年)。

  15.河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07清话故哪这亲验和年)。

  16.海南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青侵封议权城练华周4年)。

  17.海南师范大学青年学术骨干奖(2002年)。

主讲课来自

  本科生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研究生课程:中国女性文学、现代文学经典。

  省级精品课《中国现代文学史》主讲教师。

主要贡献

承担项目

  1.2010年国家社360百科科规划项目:抗美援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主持,10日入或专虽绍府总活裂入BZW94),12+12万元。

  2.2006年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论(主持,06CZW012),7+7万元。

  3.2006年中国博士后一等基金项目:20世纪前50年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

  4.2011年教育部哲社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朝鲜战争文学研究(主持,11JHQ046),9评前那德洋万元。

  5.2005年韩国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晚清以来中国作家的对韩叙事变迁(中方合作者),25万元。

  此项目由韩国教育部立项,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杨义研究员、

  博士后常彬,夜临训销济始打沉个坐推韩国学者李腾渊教授,日本国士馆大学教授藤田梨那五位学者合作完成。

  6.2010年河北省社科规划项目: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主持,HB10QWX044),1万元。

  7.2010年河北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邻国的镜子照五拉爱阻脚德排治中国:百年中国文学的朝鲜叙事(主持,SD2010063),1+1万元。

  8.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使阶胶笔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硝烟中的鲜花:抗美援朝文学叙事,2万元。

  9.2009年河北省社油左批试集推应装油越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中国女性文学话语发展吗评预关维百年流变(主持)。

  10.2007年河北大学出版基金项目:督器田其图紧销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主持),1万元。

  11.2003年海南教育厅项容定目:语言与社会性别(译著,主持),0.4万元。

  12.2002年海南社科规划项目:张爱玲的文学辐射(主持)。

  13.费将周座极笔味钱2001年海南师苦该大青年基金项目:国人灵魂的勘破固好含苦严部阳盾盟者:鲁迅与张爱玲(主持),0.2万元。

科研论文

  1.A Century of Korean Narrative in Chinese L军它情功根损易口跑植担iterature,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2期。

  2.《百年中国文学的朝鲜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3.《抗美援朝文学的域外风情叙香社从众伯站使太事》, 《新华文摘》2010年第2期。

  4.《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新华文摘》2007年第1想否都直操业划调备带才5期。

  5.《抗美援朝文学的域外风情叙事》, 《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6.《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7.《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 《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8.《虚写革命实写爱情:左联初期丁玲对"革命加恋爱"模式的不自觉背离》。

  9.《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年第1期。

  10.《<讲话>精神下丁玲创作的"痛"与"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7期。

  11.《异国锦绣河山与人文之美的故园情结:抗美援朝文学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

  12.《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3.《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4.《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比较》,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5.《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中国文学年鉴2007》。

  16.《抗美援朝文学叙事中的政治与人性》, 《中国学术年鉴2007》。

  17.《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 《中国文学年鉴2005》。

  18.《延安时期丁玲女性立场的坚持与放弃》, 《中国学术年鉴2005》。

  19.《<讲话>精神下丁玲创作的"痛"与"变"》,《河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0.《追求中的失落:从谢冰莹冯铿看1930年代左翼女性的从军想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1.《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文学综论》, 《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2.《类型各异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 《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

  23.《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比较》,《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4.《母爱颂歌中的反弹旋律:"五四"及20年代女性母爱写作的理性反思》,《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5.《以五四爱情神话为为背景谈张爱玲小说》,《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6.《英雄之血与女人之血:从电影<魔鬼女大兵>想到的话题》,《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7.《鞭挞颠覆下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韶关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8.《被"活埋者"的控诉:关于小说<蓝调石墙>》,《中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9.《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反思》, 《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13期。

  30.《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1.《胡风文艺思想精髓及悲剧初探》, 《广东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2.《从<诗经>看上古先民的生殖崇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3.《从<边城>看沈从文的人生理想》, 《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34.《艺术的商品化与商品的艺术化》, 《当代贵州》2000年第5期。

  35.《发达国家高考制度比较谈》, 《理论与当代》2003年第9期。

  36.《图象与文字的新结缘:摄影文学之我谈》,《理论与当代》2003年第5期。

  37.《残酷的性别分类与暴力》, 《作家杂志》2002年第9期。

  38.《贞操情结及其他》,收入王红旗主编《中国妇女在行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39.《残酷的性别分类与暴力》,收入王红旗主编《中国妇女在行动》,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40.《作者情感态度的男性世界:张爱玲小说论》, 《河北学刊》2000年第4期。

  41.《从"红白玫瑰"看张爱玲对男性霸权文化观念的颠覆》, 《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42.《从婉约闺阁到剑侠革命:秋瑾诗文与早期女性自觉》, 《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

  43.《浮世丑怪众相图: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世界》, 《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44.《殊途同归的欲望表达:<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与<我在霞村的时候>"性"与"病"之比较》, 《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5.《晚清以来中国作家的对韩叙事》,中韩日国际学术会议"晚清以来中国作家的韩国叙事变迁研究"主题发言论文,韩国首尔,2005年10月。

  46.《抗战时期的丁玲创作》,"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北京,2006年8月。

  47.《抗美援朝文学的域外风情叙事》,中韩比较学学会"抗日战争与嘉兴叙事"主题发言论文,中国嘉兴,2009年4月。

  48.《女人的战争与女性镜像:抗美援朝文学之朝鲜叙事》,"共和国文学六十年"国际研讨会论文,中国长春,2009年8月。

  49.《晚清以降中国作家的朝鲜认知:兼谈郭沫若的此类题材创作》,"郭沫若文献史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IGMA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济南,2010年8月。

  50.《百年中国文学的朝鲜认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成都,2010年10月。

  51.《战争中的女人与女性镜像:抗美援朝文学叙事》,"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中国海口,2010年11月。

  52.《寻找父亲--五四文学"弑父"主题遮蔽的另一文学现象》 ,"文学思潮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厦门,2011年11月。

  53.《中国作家的韩国战争叙事》, (韩国)《韩中言语文化研究》2007年第10辑。

  54.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2010年7月10日,"燕赵讲坛"。

  55.《地缘政治下的灾难叙事:抗美援朝文学论》, 《贵州作家》2010年9-10辑。

  56.《异域想象:抗美援朝文学叙事》,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5月12日。

  57.《女性生命的体验:萧红创作论》, 《文艺报》2011年1月26日。

学术著述

  1.《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专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2.《硝烟中的鲜花:抗美援朝文学叙事及史料整理》(专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3.《广告中国女性形象批评》(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待出)。

  4.《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的文学视界》(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5.《创新作文大系》第三卷(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6、《经典作文阅读写作》第七册(合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