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国际关系史

2023-03-09 14:50:5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国际关系史》是2006年北京大学出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

  • 书名 国际关系史
  • 作者 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
  • ISBN 7-301-10088-4

内容简介

  《国际关系史》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来自重点教材。分为近代卷、现代卷、战后卷。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史料翔实360百科,可读性强,是一部有特色的高等学校教材。

  本书阐述了1640~191少织条存变8年间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新现象和新特点,国际政治友管营舞台上资本主义势力的勃兴和封建势力的衰落,各大国为争夺霸权在不同阶段所进行的激烈斗争以及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态做成阳景革剖析了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图书目录

近代卷上

  序言

  第一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普法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1640-1871)

  第一章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英荷法三国的角逐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欧洲

  第二节 英国夺取海上霸权的初期斗争

  第三节 法国追认万鲜船减序计皮否逐欧洲大陆霸权

  第四节 英法争夺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第二章 俄国的兴起及其侵略扩张

  第一节 俄国夺取出海口的政策及其实施

  第二节 瓜分波兰

  第三节 "东方问题"与俄土战争

  第三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 法国资选文据卷诗入府城产阶级革命与列强的干涉

  第二节 法国督政府与执政府的对外战争与外交

  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的对外战争与外交

  第四节 拿破仑战败与第一次巴黎和约

  第五节 俄国的侵略与扩张

  第四章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及其瓦解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

  第二节 拿破仑帝国最终崩溃与维也纳体系的形成

  转术持坏传到义行第三节 欧洲1820胞活京爱创星功破清源序年革命运动及"协调"的破裂

  第四节 欧洲1830年益婷氢技革命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第带前步获角胜确金情单达五节 欧洲1848年革命及维也切阶只检或判挥充纳体系的瓦解

  第五章 1认罪求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的美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 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二节 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

  第三节 门罗宣言与美国南北战争

  第六章 "东方问题"的发展与克里米亚战争

  第一节 希腊独立运动待阳灯只影眼技守见与"东方问题"

  第二左证察今底千树节 两次土埃战争与列强的合作和冲突

  广证了节包浓第三节 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地位的下降

  第七章 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列强对印度、印尼、日本和中国的侵略

  第八章 意大利统一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九章 德国统一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近代卷下

  目录

  • 第二编 普法战争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的国际关系(1871-1他跑周918)

  第十章 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

  第一接期晶逐亲相据服期节 普法战争后欧洲格局的新变化

  普法战争后的德法关系

  三皇同盟

  1875年德法战争危机与俄英的干涉

  第二节 近东危机

  黑塞哥维那反土起义与列强的态度

  安德拉西照会与《柏林备忘录》

  塞土战争

  第三节 俄土战争与柏林会议

  俄土战争

  《圣斯特法诺和约》

  柏林会议与《柏林条约》

  第十一章 三国同盟与俄法同盟的形成

  第一节 德奥同盟与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建立

  德俄矛盾与德奥同盟的建立

  俄英矛盾与三皇同盟的恢复

  意法矛盾与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建立

  第二节 保加利亚危机与三国同盟体系的加强

  保加利亚危机

  德法战争危机与三国同盟续约

  两次《地中海协定》

  德俄《再保险条约》

  第三节 法俄结盟

  俾斯麦去职后德国的"新路线"

  法国舰队访俄与法俄"政治协定"的签订

  法俄"军事协定"与法俄同盟的建立

  第十二章 19世纪70-90年代列强夺取殖民地高潮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列强在西亚及中亚的争夺

  列强在土耳其的争夺

  英俄在阿富汗和波斯的争夺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及东南亚的侵略

  马嘉理事件与中英《烟台条约》

  英国吞并缅甸

  法国侵略越南与中法战争

  俄国侵略中国新疆

  第三节 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英法在北非的扩张

  列强在刚果河流域的争夺

  英法意在东非的角逐

  第十三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英德矛盾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帝国主义各国军备竞赛与海牙和平会议

  英德矛盾激化与英德海军军备竞赛

  第二节 美国的殖民扩张

  美西战争

  美国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

  第三节 列强对南非及太平洋岛屿的争夺

  英布战争

  列强对萨摩亚群岛的瓜分

  第四节 西方列强加强对中国的掠夺

  中日甲午战争与三国干涉还辽

  德国强租胶州湾

  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清政府同沙俄关于交还东三省的交涉

  第五节 英日同盟与日俄战争

  英日同盟的建立

  日俄战争

  日俄《朴茨茅斯和约》与中日北京会议

  第六节 日俄战争后列强在亚洲的矛盾与扩张

  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与《高平-鲁特协定》

  《日俄密约》与日本吞并朝鲜

  英国侵略西藏与中英交涉

  第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协约国最终形成及其与同盟国斗争的加剧

  英德海军竞争与军备竞赛的加剧

  1904年《英法协定》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与阿尔赫西拉斯会议

  1907年《英俄协定》

  第二节 波斯尼亚危机

  波斯尼亚问题与布赫劳协议

  奥匈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与大国的斗争

  意俄《拉科尼基协定》与德俄《波茨坦协定》

  第三节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阿加迪尔事件

  德法《关于摩洛哥的专约》与法摩《非斯条约》

  第四节 意土战争与英法海军协定

  意土战争与《洛桑和约》

  英法海军协定

  第五节 巴尔干同盟与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同盟的建立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十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协约国与同盟国集团的整合及其军备竞赛

  萨拉热窝事件

  七月危机

  欧洲大国的战争计划及1914-1916年战争进程

  第二节 战争初期的各国外交

  协约国之间的纷争

  交战国争取同盟者的斗争

  日本参战与奴役中国的"二十一条"

  美日在中国的争夺与《蓝辛-石井协定》

  第三节 交战国集团的"和平攻势"与美国参战

  交战国集团的"和平攻势"

  美国参战

  第四节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大战的结束

  十月革命胜利与俄国退出战争

  保、土、奥匈投降与同盟国瓦解

  德国战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附录一 1640-1918年英、法、俄、普、德、奥、意、美、日国家元首和政府主要成员表

  1. 英国

  2. 法国

  3. 俄国

  4. 普鲁士

  5. 德国

  6. 奥地利

  7. 意大利

  8. 美国

  9. 日本

  附录二 大事年表

  附录三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四 外国地名译名对照表

现代卷

  序言

  • 第一编 从十月革命胜利到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前的国际关系(1917-1929)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的新发展,苏维埃俄国新型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反对帝国主义兼并弱小民族,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苏维埃俄国建国初期的对外政策

  《而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两次对华宣言和早期的中苏关系

  第二节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时期苏维埃俄国的军事和外交斗争

  外国武装干涉的开始

  协约国三次武装干涉的失败不许干涉俄国运动

  第三节 苏联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列宁和平共处政策的提出

  苏英贸易协定

  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

  苏联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形成

  第二章 重新公割世界的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节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帝国主义各国的争霸计划

  巴黎和会上的矛盾和斗争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国际联盟的成立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及其矛盾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耶普岛条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第三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和帝国主义争霸斗争的新阶段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后国际关系的新格

  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抗拒

  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一节 中国人民反帝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第二节 朝鲜、印度、印尼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第四章 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会议。在裁军和"非战"烟幕下战争因素的增长

  • 第二编 从世界经济大危机开始到二战爆发前夕的国际关系(1929-1939)

  第五章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第六章 德意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开始和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

  第七章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第八章 德意日三国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大战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三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1939-1945)

  第九章 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十章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社会主义国家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

  第十二章 德意日法西斯的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附录一 1917-1945年苏、美、英、法、德、日历届政府更迭表

  附录二 大事年表

  附录三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四 外国地名译名对照表

战后

  上册

  序言

  • 第一编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1945-1949)

  第一章 盟国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第二章 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对西欧的控制

  第三章 苏联成为世界大国及其同东欧和南斯拉夫的关系

  第四章 亚洲各国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胜利

  第五章 美国对华政策的破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第二编 五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50-1959)

  第六章 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及其在亚洲的侵略扩张活动

  第七章 西欧联合趋势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第八章 苏联对外政策的新变

  第九章 亚非会议和亚非国家反帝斗争的高涨

  • 第三编 六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60-1969)

  第十章 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第十一章 西欧、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

  第十二章 苏联恶化中苏关系和加强对东欧的控制

  第十三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 第四编 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70-1979)

  第十四章 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

  第十五章 西欧联合趋势的加强和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十六章 第三世界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第十七章 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下册

  • 第五编 八十年代的国际关系(1980-1989)

  第十八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第十九章 第三世界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

  第二十章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 第六编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1990-2000)

  第二十一章 转换中的世界格局第二十二章 第三世界的动荡与发展

  第二十三章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对外关系

  附录一 1945-2000年苏联、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历届政府更迭表

  附录二 大事年表

  附录三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四 外国地名译名对照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