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君子慎处

2023-01-18 12:28:1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选自《孔子家语》.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来自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便块心德画你压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作品名称 君子慎处
  • 外文名称 The gentleman take place
  • 作者 后人
  • 创作年代 中国东周春秋末期
  • 作品出处 孔子家语

基本来自信息

  君子慎处

  拼音:jūn z报委末输他往情菜引ǐ shèn chù

原文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补非三茶左系备川甲刑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块掌并员活后确营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也虽氢从伤外它传乡,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译文

  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来自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360百科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氢理弦让风季将翻候段那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基国几了争子贡喜欢同才智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渐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 就可以了。所室轴副独永秋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期今方威设九皇超两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

注释

  (1)吾:我。

  (2)商:孔子弟子,即卜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

  织加翻才正(3)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日渐,日益。

  (4)益:长进。

  足们也议鲜判型负价(5)赐:孔子弟子,即端木赐,字子贡。儒商之祖。"孔门十哲"之一,

  (6)损:减逐曾神损。

  (7)曾子:孔子弟子,即曾参,字子舆。继承了孔子的衣钵,据传是《大学》《孝经》的作者。

  (8)何谓:为什么这么说。何,语气副词,为什么。谓,说。

  (9)好:喜好;喜欢。

  (10)贤己者:省略介词"于",表示比较,即"贤于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

  (11)处:相处;结交。

  (12)说:谈论。

  (13)不若己者:不如自己的人;比不上自己的人。若,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14)知:了解。

  (15)视:看,比照。

  (16)其人:那人,指那人的品质、德行修养

  (17)友吃社诗岁异球诗:朋友。

  (18)君:入后劳巴院与国君。

  (19)所使:所派遣的使者。

  (20)故:所以。

  (21)居:交往;在一起。

  (22)如:好像;如同。

  (找培杀命犯留23)芝兰之室: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比喻良好的环境。

  (24)即:就(是)。

  (25)与之李旧它波略化:与之交融(融合),即与芝兰本身的香气融合在一起。化,同化合一

  (26)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商店;店铺。

 危厚钢显绿 (27)丹之所藏者:收藏储存朱砂的地方。漆之所藏者:收藏储存漆的地方。

  (28)赤:形容词作动词,变红。黑:形容词作动词,变黑。

  (29)是以:介词"以"的宾语"是"前置,以,因为。是,此;这。因此;所片次充械她以。

  (30)君子:有德行有修养的人。

  (31善预造紧我根富)慎:慎重;谨慎

  (32)其所与处者:自己所结交的人和所处的环境。其,自己。与,动词张侵,结交;亲附。处,吧坐例他居,置身。者,助词,……的(人、事、物)。

  (33)焉:句末语气词。

  (34)丹:朱砂

文章道理

  1、择友要慎重,因为与什么样的人相处,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所以我们要认真地选择朋友,慎重地选择居处的环境。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朱和赤:可以释义为红色的东西;而墨和黑即是说黑色的东西。红与黑相对,红可以理解为红是正义的,好的。黑则相对是邪恶的或不好的。不管你跟着其中任意一方的人,都会被其拥有的品行所感染。换句话说就是跟好人学好,跟坏人学坏。赤的另一种说法是在古代形容将士〔将军和士兵〕。比如说赤子,你和他们在一起就会和他们一样拥有一颗赤红的心从而成为一个为国家抛头颅撒热血的将士;而你若跟着那些墨者〔即书生〕耳濡目染自然也就会被其书气所陶冶成为一个读书人。

出处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孔子家语》一书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凡二十七卷,孔子门人所撰,其书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时,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颜师古所云今本《孔子家语》,乃三国时魏王肃收集并撰写的十卷本,王肃,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曾遍注儒家经典,是郑玄之后著名的经学大师。他主张微言大意,综合治经,反对郑玄不谈内容的文字训诂学派。王肃杂取秦汉诸书所载孔子遗文逸事,又取《论语》、《左传》、《国语》、《荀子》、《小戴礼》、《大戴礼》、《礼记》、《说苑》等书中关于婚姻、丧葬、郊禘、庙祧等制度与郑玄所论之不同处,综合成篇,借孔子之名加以阐发,假托古人以自重,用来驳难郑学。 对《孔子家语》,历来颇多争议。宋王柏《家语考》、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范家相《家语证伪》、孙志祖《家语疏证》均认为是伪书。宋朱熹《朱子语录》、清陈士珂和钱馥的《孔子家语疏证》序跋,黄震《黄氏日抄》等则持有异议。然而一千多年来,该书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曾精辟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晚近以来,学界疑古之风盛行,《家语》乃王肃伪作的观点几成定论。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家语》相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和《家语》有关。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是有来历的,早在西汉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更不能直接说成是王肃所撰著。它陆续成于孔安国以及与王肃同时的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过程,是孔氏家学的产物。应当承认它在有关孔子和孔门弟子及古代儒家思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王肃在《孔子家语》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主要是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孔子家语》较好的版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明黄鲁曾覆宋本。

作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