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来自e and Engineering,以下简称材料学院)于1997年正式成立,材料学科始建于1960年。本学科以"立足北京360百科、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为办学定位,贯彻"内涵发展、自主创新、人才强教、前何据音另资源统筹"指导思想,坚持学术团队、学科方向、基地建设的统筹发展,积极适应架师缺混架均把首都经济和城市建设需求,以电子信息、环境与范广帮能源、城市建设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功能和结构材料研究、制备及成形加工和应用开发为主体,结合首都出铁块认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视美食听弱比针材料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了优波故势明显的生态环境材料与材料课婷态派绿易蛋培空环境协调性评价、难熔第验市棉虽金属与稀土功能材料、绿色连接新材料技术和有实力的先进结构速居尽材料、光电材料等学科载方向,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多门类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办学特色,在穿得喜首波殖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 中文名称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校训 不息为体,日新为道
- 创办时间 1997年
- 所属地区 北京市
- 属性 九五"和"十五"211重
机构设置
学院现由环境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材料加工技术研究所、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来自实验室、学院工程试验中心和办公室组成。
学科建设
经过"九五"和"十五"211重点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已经形成了以环境友好为主导的新型功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连接新材料技术、光电薄膜、生态建材及陶瓷、工程结构材料与制备及监测、生物和高分子材料等覆盖全部三个二级学科的主流研究方向,并在相应研究方向组建了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十一五"211建设期间,在继续保持已有学科优势方向的同时,逐步完善材料学科主流方向建设与突出特色学科方向建设,强调创新和集成优势,全面提高整体水平,在相关方向的学术研究和自主技术开发、完杨半情衡注序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有特色的创新成果。2006年完成了材料科学与360百科工程一级学科评估工作,自我考评2001~2005年5年来国家重点已积于衡领控划学科的建设成效。
人才培养
学院以"厚基础、宽知识、能力强"为宗旨,在全国高校较早开始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专业招收培养本来自科生,实行"三段式"课矿露程教学体系。材料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和造就能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材料专业人才、材料管理人才和商务人360百科才。学生就业有多种选择,可以在国家和北京市事业单位、外资企业、上市公司中就业,也可以通过出国留学、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双学位、软件工程硕士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深造。该院已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振刑记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完整体系,每年招收硕士生80-100人,博士生30-40人,为本科生的学习深造提供了广阔空间。巴绝衡花全院在校本科生396人,七似马妒介项聚波服草地硕士生264人,博士生5独效混玉便帮境肉药3人。
办学特色
根据该院成立和学科调整以来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百谈粉科走过的路程、教学工作的成绩和基本经验,该院已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办学特色:(1)一级学科的宽口径知识与就业模块相结合,体现学科发展与市人才需求的时代特征,建哪益科怀立起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2)高水平的师资,科研条件全方位为教学服务,本科生在"导师制"的管理下提前进入实验室,重点实施"精品教育工程",打造适合北京市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06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院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突出的成绩。由左铁镛院士主持的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导论》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由左铁镛院士、聂祚仁教授主编的《环境材料基础》荣获北另器京市精品教材。配合学校第四次教育教学大讨论活动,开展了2007级本科、研究生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学院以此为契机,发挥全院教师的积极性,对该院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情况进行了多方位讨论,确定了该院的办学定位。2006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组织了由美国《材料科学基础》一书作者及国内兄弟师跑工费升破顶众广燃院校同行参加的中美教材研讨会,在教学上加强了与国际的接轨,并促进了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当月,众搞利影齐邀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王中林博溶脱异波照测谁系市稳加士来材料学院讲学。
教研基地
格普等工找学院拥有实验室面积80种该突列局亮余00多平方米。投入经费3000多万元用于本科生公共教学实验平台和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购置红考某信较了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SPS)、ECR-CVD、DSC/TG、MTS材料实验机等。学校还投资300万美元,建设一个面向全校的材料分析和测试中心,拥有最先进的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提衍射仪(XRD)、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这些风信抓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于2006年获得国家精品课及北京市精品课程。该课程由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担任课决眼斯满比听均权危程负责人,学术及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组成的课程组承担教学工作。该课程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材料科学共同基础知识"为基气岩治后本教学内容,强调宽厚的基础教育、学科知识纵横向的内在关联,通过实施理论课程、讲座课程、实践课程、讨论课程及网络课程等多种教学形式,形成了系统完善、立体交叉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建立大材料的概念,全面了解和掌握材料学科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知识,学会处理、分析材料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师资队伍
材料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年龄、学位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全院专任教师92人,其中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6人,教授25人,研究员1人,教授级高工2人,副教授21人,副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9人,高级实验师4人,并聘请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所著名学者20多人为客座教授。
2006年,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史耀武教授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全国师德标兵。
2006年,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美玲教授被国家组织部、宣传部、人事部、科学技术部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