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储量级别

2023-01-28 19:08:5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储量级别是区分和衡量矿产储量精度(或可靠程况聚某帮量社染度)的标准,其目的是便于正确掌握国家的资源,来自统一矿产储量的计算、审批、统计和用途

  • 中文名 储量级别
  • 外文名 Level of reserves
  • 最早出现地点 英国
  • 目的 便于掌握国家资源状况

基本简介

  储量分级最早影树海普画出现于英国,经过长期的实践,目前在北美、南美及非洲大多数国家的行业协会仍然沿用来自美国胡佛1909年提出的证实储量、概略储量和可能储量这些术语,尽管其定义有所变动。

  1944年由美国矿务局及美国地质调查所提出,根据矿体的揭露程度、观测点及取样点的密度以及对矿位置、质量、数量了解的可靠程度,将矿产储量分为确定储量、推定储量和推测候属宪的储量三级。随着对资源的重视,储量分级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资源和储量分类

  1910年在国际地质学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用数字指数,即A、B、取攻括神主联候装C表示铁矿石的各级储量。前苏联自1928年起,也采用A、B、C表示不同的储量级别;又从经济的角度,将矿产储量分为平衡表内与平衡表外两类,以后虽经多次变动,但基本上仍然保留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规牛书范管理的特征。1981年苏联的储量和资源分类新增了360百科P1、P2、P3三级预测资源和矿床复杂程度的分类,规定了各类矿床应探明的各级储量比例。1997年俄罗斯批准了新的分类,取消了各级储量比例的勘探程度要求,矿石技术加工和开采技术条件由对各级储量提出要求改为对整个矿床加以确定。此外,平衡表内储量细足台发分为采收有经济效益储量和国家采取特别措施支持下可开采的储量两个亚类;平衡表外储量也划分为氢是纪云法刻比打前两个亚类:①符合表内要求,限于矿山技术、法律、生态等条件不能利用的储量,②质量够制提杨担制绿低或开采复杂因而经济上不合理,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者。

历史溯源

  中国建国初期,采用了前苏联的储量级别。1959年,地质部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承小头并又错一证装亮权范(总则)》。它将固体矿储量分为四类(开采储量、设计储量、远失八介介景储量、地质储量)五级(A1、倍程解段金专末设则A2、B、C1、C样争娘将助凯哥2)。其中开采储量一般为A1级,设计储量一般为A2、B、C1级,远景储量即为C2级。在一段时期内,这一储量分级对中国地质工作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得果齐乐思他帝在似964年后,有关部门曾对上述储量分级进行了多次修订。例如,冶金部在1965年颁发和实行了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的两级储量划分办法;煤炭部将煤矿储量分为普查、详查、精查三级;在1督宗守述商有省鸡号968年以后的全国矿产储量表中,统一按工业储在领银量和远景储量两级划分方案进行储量统计,等等。至1977年,又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和冶金部共同制定了《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先在地质总局所属单位试行);由原国家地质总局、建材总局及石油化工部共同制定了《非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试行)》。上述两个规范,根据对矿体不同部分的研究或控制程度及相应的工业用途,将固体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储量,分为A、B、C、D四级,并对各级储量的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993年实行的《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中,增加了不做矿山设计依据的E级储量,将A、B、C、D级储量合称探明储量。此外,又将能利用储量分为两些通语个亚类:①符合当前采、选、冶加工技术条件、工业指标要求、符合矿山建设内、外部经济条件,国家现行法规允许开采的储量;②符合当前采、选、冶加工技术条件、工业指标要求、符合矿山建设内部条件,但交通、供水或能源等外部条件差,改须雷良斤北从善经济条件后可利用,现行法规允许开采的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