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喜喜,男,回族。1980来自年出生,宁夏战及严爱动信泾源人。2011年,毕业于西360百科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王本朝先生。宁夏第十届、银川市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委员。在《小说评论》《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创作与评论》《文化时空》《辽河》等刊发表作品20余万字。获新浪说走展落弦接文化读书频道“十佳小说奖收洋停又买”,首届“贺兰山文艺奖新星奖”,入选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工程。著有长篇小说《零度青春》、中篇小说《生而平凡》、散文集《被遗忘的幸福时光》、文学图烟评论集《文学的当代记忆》等。现系居银川。
- 中文名称 兰喜喜
- 民族 回族
- 出生地 宁夏
- 出生日期 1982年
- 职业 北京写家文学院第二届签约作家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3年09月-2007年06月,宁夏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7年09月-2008年06来自月,西南大学民族学院中国少数民族高层次分乙谁看伤源协骨干高研班
2008年09月-2011年06月,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专业
2012年03月-2012毫年06月,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2年06月-2014年10月,内蒙古拉并例占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办公室秘书)
2014年10月- 宁夏银川市文联《黄河文学》编辑
获奖情况
2360百科009年,长篇小说《零度青春》,获新浪文滑政纸果村染川前化读书频道年度“十佳小说奖”。
2016年,获银川市首届贺兰山文艺奖“新星奖”。
2019年,入选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工程E类。
2021年,获银川市第四届贺兰山文艺奖“文艺评沿何愿凯年附起品已论一等奖”。
社会兼职
2016年5月,银川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2017年3月,宁夏青年联合会第十来自届委员会委员
2017年9月,银川市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2018年12月,银360百科川市作协理事
2019年11月,宁夏文艺评论家协克和可花权足会会员
2020年11月,银川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2020年12月,银川市文联第八次文代会委员
2021年6月,银川市文联第七次全委会委员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零度青春》,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年;2007年,该书入选中国“80后”“零度青春”系列丛书,2009年,获新浪文化读书频道“十佳小说奖”。202械阿家若个临来势装优做0年修订版名为《下落不明》,中国文史出版社。
中篇小说:
《生而平凡》,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
散文集:
《被遗忘的幸福风映参因括划春别陆时光》,中国文史出版将三突运答步代蒸社,2020年。
文学评论集:
《文学的当代记忆》,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
航怕论于铁达




兰喜喜经典完兵预负策酒编斤食吃问语录
《下落不明》经典语录
1.我有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是如此残酷。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不在我随凯饭航们想象之内。一切正如延续了几千亿年的宇宙空间的尽头究竟蕴藏的是什么,人类依然无法预知一样。
2.生活不再是我们骑在单车上唱着我的未来不是梦,也不是无休无止地沉迷于痛苦的回忆。生活是努力拼搏和不断地遗忘。
3.回忆,花费了我太多的时间。回忆使我陷入了无休无止的痛苦之中。然而在我单薄的生命中我又不得不回忆,因为缩再哪临依效权他创,唯有回忆才使我拥有得以活下去的勇气。
4.生活依旧按照特定的形式向前推进,而我深知我的生活有一天会因为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而改变方向,我的生命将会延伸至何方......
州地大军袁硫身考块侵 5.“那一刻我觉得有一种罪恶感。一种来自灵与肉的无耻与罪恶。如果说偷食人间禁果的亚当和夏娃的心情是简单的,那当时我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如果说亚当和夏娃的感受是幸福的,那听到张芸芸的抽泣声我的心情一定是痛苦的。我当时不知道是该面对被重重伤害的张芸芸绍问易权西迅见演使,还是逃避这突如其来的一切。”
6.人在生活中。只内句临要活着就会或多或少地获得一点什么。反之,只要输轮我们的生命还得以延续,现实世界总会给我们留下点什么,就我和杨子之间来说,近乎一年的相处,我已深切地感到我们彼此开始依靠,在我简单的生命和单薄预织备的青春里,她开始成为我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7.我像是一条生活在水中的鱼一样游到了一仍个从未到过的海域里,那里空气温和,物质丰富,甘醇的海水使我欲醉欲痴。我不知道我的这一举动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对何晓萱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一切我父敌顾岩全然不顾,即使在三年后想起,依然不甚明白。我只知道的一点便是很多的事情很可能是由一件事情而引起的,然而这件事情一旦发杨汉装星专灯推生便不可收拾,这是我用不完全的思维得出的最后结论,可能这个结论缺少应有的辩证性。
8.这是一个隐秘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真实面孔我还没有较为真实地接触编陈假延门里过,这也算是更为真实的一次,尽管这次和往后的事情相比,无论从状态发挥上来说还是从做事的条理性上来说都显得过分生疏,不具系统性,但就这次留给我的意义来说是深刻的,在我精心的导演下,她像一块融化在春天温暖里的冰块,融化在这寂静无声的黑夜里。
律奏每 9.她在我年轻的生命里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我所需要的和我想要的。有时,人需要的东西并非是真正想要的。杨子虽然不能作为某个实物让我简单地拥有,可在这一年的相处中,我感觉到她已进入了我的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的生活。
10.我深知,在我单薄的青春里,需要某个人的影响,否则,将会是极为惨淡的。
11.我们在记忆与遗忘中不经意长大。走过的岁月丢失的太多,拥有的生活却不知该如何珍视。不论是我、温柔的杨子、可爱的何晓萱还是漂亮的陈琳,我们都还年轻,我们的内心都有一股燃烧了很久而且越烧越烈的火焰。
12.时间在我留不住的青春里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而我的生活也在这留不住的青春里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感到这将至的一切像一叶远行负重的船,在时间的轮回中,慢慢沉入深不可测的大海深处......
13.我是一个平时不论在朋友面前还是在其他人面前都少言少语的人,在宿舍里也是这样,不怎么喜欢和其他人有过多的交往。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我却呈现出了一种孤单。
14.我的大学,我的青春,就这样在虚无缥缈中走过,在无所事事中溜走,在性与爱、光与影的无端混乱中消失。我像一叶孤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上。天亮之后,又将漂向何方,全然不知。
15.天空依旧是最初的那片天空,可太阳却不是最初的那轮太阳。它落下又会升起。升起之后又会落下,落下之后又会升起。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我们也在太阳的落下与升起中慢慢地告别,告别二00二年这个没有约定的秋天。
告别我们灰色的青春。
告别我们生命中的临时寄存所。
告别我们的大学。
《被遗忘的幸福时光》经典语录:
1.从很久以前我们就一直在告别,告别童年,告别孤单,告别时隐时现的你。
2.我们在不该相遇的时间相遇,又在不该分开的时间里分开,爱是一杯苦酒,我喝了你也喝了,喝完后我们就散了……..
3.没有人醒着的夜里,我总是仰望天空,仰望那久久地星辰…….
4.我们早已被生活挤碎了,在左手的倒影里,你一直追问右手的年华。
5.一张在岁月里渐渐泛黄的照片写着我们如水的年华,那些刻在幸福里繁盛的时光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6.如果我们在前世无缘,今生也不会相遇,我孤单地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擦干你迎风落下的眼泪。
7.从你离开的那一刻,我的心就开始撕裂般疼痛,直到此刻一直没有停止过。
8.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让你无能为力的不是梦想的遥不可及,而是现实的残酷与绝望。
9.六月的午后,天空澄明的没有一丝痕迹,那个穿百褶裙的女孩,你们的身影离散了这个世界的悲伤。

10.许许多多的过去,许许多多的未来,许许多多的岁月轮回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思念和难以割舍的忧伤,我们的青春像2002年的狮子座流星雨一样陨落于漆黑的天际,我们的爱情却疯长在季节清风里。
11.北岛说:“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在到处都是人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英雄。
12.叔本华说,人最大的罪恶就是他诞生了。福柯又说,人死了。我渴望回到二位先哲说的“现实”里,那样我就不必承担这个世界的罪恶,也不需承担来自这个世界芜杂,那时候我想我是真正自由的。
13. 帕斯说,没有灵魂就没有爱情。
余杰说,我的灵魂在寻找另一个灵魂。
我说,我的灵魂在寻找你们。
14.如果,我不能伟大地活着,那我势必伟大地死去。这二者都是我向往的,就像流星之于黑暗的瞬间。
15.生命就像流星之于暗夜的瞬间,于永生中绽放光彩
16.惠特曼说:“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是伟大的”。我说,当死亡不可避免时,死亡也是伟大的。
17.现实中我向来是不被人注意的,精神世界大概还有少许的人在阅读我。这也是我活在这个世界上孤单但不孤独悲伤但不悲哀的原因。
18.我该如何想你表达我的悲伤,德令哈姐姐,今夜我在重庆,姐姐,我爱你。
19.只因为爱,所以我选择死亡。
这是我曾经在自己的小说里写下一句话,今天把它重新写在这里,只为纪念那些万劫不复的青春和死去的爱。
20.法国作家居埃蒂斯说:“写作小说,乃是和自己和世界保持距离”,我宁愿和自己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远到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吸引力为止。
21.西方有句名谚: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难道天欲灭我。可疯狂之事我还未做过一件。
22.余杰说:“世界上最不能忍受的垃圾--------文字垃圾。所以我每次提笔时,不禁心惊胆战。”我何尝不是这样呢。作为一个文学喜爱者,这么多年以来,我总是在这个问题上徘徊不前,就像鲁迅先生在“爱与痛”的面前徘徊不前一样。我总担心我的文字给人们带来阅读上的浪费和精神上的误导,所以我写了很多的文字,却发表了极少的部分。
2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的肉体可能并不独立,但我的思想却是完完全全独立的,我不为口号写作,更不为利益写作,也不为发表而写作,我的写作是独立的,来自内心深处的自我孤独。
这就是到今天为止,我还在不断写作的原因。
24.在一个人人都想充当天才的年代,我甘愿做一个傻子。同时我感谢上帝给了我做为傻子的智慧和勇气,使我在他们当中特立独行。
25.我总是在想,我来这个世界本身或许就是一场悲剧。就像那个波兰老头子叔本华所说的一样:“人最大的罪恶就是他诞生了”。
我虽算不上是罪恶十足,但我却完全称得上悲剧十足。
26.在一个人很难为人的时代里,我却为了虚无的“人”而奋不顾身;在一个人人践踏文化的年代,我依然坚持着内心深处的“文化”,并试图用它来证明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就像莎士比亚在《麦克白》里所说的一句话:“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它是愚人编造的谎言。”
27.我在一个女人的悲伤里绝望的时候,你却为我的眼泪感伤,我们从来像一对兄妹,在受伤的时候彼此安慰。
28.我的前世是一片荒漠,今生,却成了一汪湖水,天蝎座的你,像一个模糊的记忆,瞬间成了我爱的女神。
29.我希望黎明到来的时候,黑夜继续生长,像十二月荒原的冷风一样,蔓延整个世界,在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看见世界都在逃亡。
30.黑夜里,我不停地喊你的名字,那个如同鲜花一样美丽的名字,我希望我的声音能够穿透冻结的空气,到达你存在的世界彼岸,更希望我的声音能够将黑夜送去,将黎明唤回。
31.十年了,我们从未因距离而变得陌生;十年了,我们也从未因时间而变得陌生。
32.我的灵魂属于这个世界,生命却活在了另一边。
33.在没有幸福的年代,活着便是一种幸福。
34.2007年8月,我依旧像过去一样在这个城市的街头徘徊,我想寻找通往故乡的道路,可世界却总是荒草丛生,我像一个被世界遗弃的孩子在时间的背面步履维艰。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像是一个性格沉闷的青春期少女,我无法从她的脸上看到微笑。
35.活着,意味着忍受痛苦,可死去呢。
36.姐姐,如果我有一天不在了,请你一定记得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中国青年”。
37.我该如何想你表达我的悲伤,德令哈姐姐,今夜我在重庆,姐姐,我爱你。
38.罗马著名哲学家希埃利乌斯说:“朋友是灵魂的一部分。”我想把这句话送给那些像我一样真诚并且善良的朋友们,我珍惜你们。
39.上海作家陈村说:“如果你想写作,你得先弄明白你是要嫖娼还是要卖淫,你要是嫖娼就别指望赚钱,说不定还要搭钱,你要是想赚钱就去卖淫。”这句话于我来说无疑是迎头痛击。我原以为文学殿堂里住的都是圣人,没想到也有妓女和嫖客。妓女也好,嫖客也罢,这是他们的事。但我想对陈村说:“作为‘80后’晚辈,我既不想嫖娼也不想卖淫,我只想做一个单纯的写作者。
40.不知道武汉女孩小杭最近怎么样了。在网上看不到关于她近况的任何消息。按她的说法,如果没什么问题,也已经治疗一段时间了,但愿她没事,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保佑小杭。愿她“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哪怕像那野草野花,只要能活在这平凡的人间。
41.虽然,当下很多人对博客不以为然,可我始终觉得博客时代也算是中国知识分子和理想主义最后的集体狂欢了。那个时候,中国的思想活跃度是很高的。作家、诗人、艺术家们甚至一些学者、科学家、金融领域的人都有博客。试问“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有这些人吗?即是有也是屈指可数。
42.女人的悲剧是从她嫁给一个男人开始的,男人的悲剧则是从迁就一个女人开始的。
43.人到晚年,犹如风中的蜡烛,真是可怜啊。
44.你们或平凡,或伟大,或高尚,或卑微。你们身为英雄,有时落泪;你们作为战士,战死“沙场”。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你们都将被历史铭记,与日月同在。
45.《诗歌中国》的出版,在宁夏文学史上是一件大事,在中国诗歌史上也是一件盛事。遗憾的是,这部首发的六卷本诗歌巨著,到目前为止,还未引起文学界、学术界的重视。
46.岁月是把杀猪刀,收割美好的同时,也能收割忧伤。
47.亲爱的,感谢你陪我一路走来,我曾为你遮风挡雨,也曾为你带来风雨,无论怎样,我还是原来的我。今天,“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48.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唯有爱和善良是不可辜负的,如果一个人连爱你的人和善良的人都欺负的话,还算人吗?
49.我觉得女人还是温柔、细腻了好,看着赏心悦目,搂着心情舒畅。
50.从此,做一个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玩得起文学,看得起电影,藐得起虚无的人。
51.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把一己之利置于神圣的位置,倘若你对他怠慢,他会责骂你,你对他不恭,他会辱骂你,你对他的质问给予反问,他会重伤你,这就是,被我们称之为“民众”的人。
52.散文写作是大多写文字的人都尝试的事情,加上散文写作不需要太多讲究。有感而发,自然抒情,实在不行,只要坚持形散神不散就行了。纵观当下散文写作现状,总不免两眼茫茫。其实,近半个世纪的散文写作,从巴金先生的《怀念萧姗》之后,出现了余秋雨、张承志、史铁生等优秀作家的散文,就当下来说,基本没什么好的散文家和好的散文。很多人把散文中的人、自然、现实生活的存在都写丢了,可他们依然津津乐道,乐于写作。
当然,我在散文写作上属于被唾弃的一类。我写的是随笔,说严肃点就是读书笔记。即使这样,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零零散散,用情不一。在写作上,我没打算去写散文,所以,写得差点也可原谅,至少自己可以原谅自己。
53.文学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事业,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人类对自然生命真诚与自由的言说,它记录和阐释着这个世界最唯美、最真实、最柔软的生命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文学的存在可能不会引起多少关注,但若从此没有了文学,生命会显得没落甚至苍白无力。
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来,一个人在文学的道路上彳亍独行,却从未感到孤独的原因。

54.读大学的时候,我就有个理想,如果有一天,我能想买什么书就买什么书,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如今,这个理想基本实现了。令人遗憾的是,我完全没有当年那种宁可不吃饭也要读书的热情了。
55.韩寒其实在中国文坛上成为一个人物,我一直认为是中国一代人甚至几代人误读的结果。至少,现在看来应该是这样的。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过程,在没有经过历史检验就妄下结论,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56.鲁迅在一个不把人当人的时代里,毫不妥协地坚持了作为人的独立品格和内心的自由,他以文学实践和生命实践捍卫了自由主义的最高原则,把人之所以为人最真的一面毫不客气地展现了出来。
57.人们把刘墉的散文称为“哲理散文”,这无疑抬高了刘墉的地位,其实刘墉的散文也就是塞牙缝的玩意。这句话的背面意思是说,刘墉散文里包含的那些所谓的哲理其实不说人人都明白,刘墉一说反而人就不明白了。这一点,刘墉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也是因为受了大众的迷惑或部分人的吹捧。
58.爱是温暖的,同样是僵硬的。它像一把无形的利剑,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在我和王清之间,我是个彻底的毁灭者。
《文学的当代记忆》经典语录
1.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永远先锋的,也没有任何一位作家是永远先锋的。先锋只是一种相对性,就像生和死一样,永远都以对立面的形式存在。
2.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这股流淌着的殷红液体被后人称之为“先锋文学”,它的出现使中国文学从“ 前文化”(一九四九年以前包括五四及西方文学)的基础上过度到了“后文化”(一九四九年以后包括“文革”及西方文学)背景之下,这一过渡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巨大收获。
3.先锋文学的出现,无疑是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分割,它以独特的视角和“冷漠的叙述”使文学从传统的模式里解脱了出来,这种冷漠的书写主要以余华为代表。
4.中国历史从1840年开始,就大量地“流血”,到了五四时期,这种流血行为仍在继续,直到“文革”结束。在这个漫长的流血过程中,前文化作为一种生命养料,它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一些痛苦。
5.余华就像一个农夫,从繁茂的丛林深处亲历幽暗之深,并在不断的体验之中目睹飞鸟虫鱼是如何在一个被遗忘的世界里穿行,在穿行中为了生存而相互厮杀。在充当看客的时候,也许余华看到的并非是完整的自然世界,但在后来的文学写作上,余华显然是用一种近乎完整的视角去抒写来自现实对眼睛的辐射。这一观察对于余华本身的先锋性写作也奠定了十分有利的契机。
6.过去我以为卡夫卡是一个善于营造孤独和绝望的作家,当看到这里,我发现余华比大师卡夫卡更善于营造这种肉体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绝望。他在一个内心濒临崩溃的爱人面前又将另一个人进行了残酷的解构,使读者看到,在黑暗的现实世界里爱情和理想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即使美好的爱情都难逃现实的摧毁,再美丽的爱都难逃人性的弱点。
7.文学是人类灵魂的事业,在商业化日益浓重大众文化媚俗化的当下,真正的文学写作所具有的理性价值(历史价值)和生命意义(文学自身的意义)有多少,很多人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8.直到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出现,我们才看到个体历史的自由申辩被纳入到了历史的理性叙事之中了。先锋文学以一种完全不合作的姿态,在宏大的主体面前,他们所呈现的是对现实的追问。
9.《活着》无疑是余华90年代最为成功作品之一。在这里,我可以很自豪地把这部小说定义为余华的代表作。尽管,余华在《活着》之前发表了《在细雨中呼喊》,之后有发表了《许三观卖血记》,学术界似乎也未曾单独把这三部小说中的哪一部提取出来,定义为他的代表作。更多的是把这三部作品放置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研究,这也没什么问题。但我要说的是,如果给余华创作赋值或贴个标签,《活着》当之无愧。
10.文学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产物,它不光是去竭尽所能地描述,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世界里去医治现实的病痛,这才是文学所承担的任务。
11.余华在《活着》这篇小说里并没有用太多的感伤语言来渲染场面,而是让读者看到了平静背后的汹涌。这种感觉就像一潭深不可测的湖水,表面很平静,但底部的暗流却很强大。
12.从根本上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绝望的反抗史,中国的文学也是这样。从五四到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自觉不自觉地承担着“道德救国”的角色。即使在和平年代,他们一样不能放下那种潜在的伤痛带来的隐约内涵。像路遥《人生》中知识分子的何去何从问题,王安忆《长恨歌》中所呈现旧上海的风花雪月,张炜《家族》中一个封建大家族兴亡衰变,贾平凹《废都》中士大夫糜烂而又病态的情趣,陈忠实《白鹿原》中民族主义背后隐藏的腐烂欲望。这些作家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当代人精神世界沉沦与腐朽。他们便自觉不自觉地举起了革命的大旗,用文学的形式对“罪恶”的现实进行审判。遗憾的是他的审判在很大程度停留在了现实罪恶的表面,有的人(贾平凹)甚至把这种审判看作是一次刺激的心跳游戏,完完全全采取的是不负责任的把玩叙写,性的糜烂成为自我表现的兴趣了。这就从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丰富的一面。
13.20世纪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需求使文学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产物,它在改造人精神世界的价值功能大大缩减,因此有人称20世纪是一个“非文学的世纪”,这也不无道理。
14.郭文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收获不算大也不算小。面对文学他总是保持着不紧不慢不慌不忙的状态,就像他本人一样,不论世界如何喧嚣,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压倒一切力量的宁静与祥和。《寻找安详》就是在这种宁静与祥和中诞生的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哲学著作,它的出现不仅具有《论语》的再造意义,更重要的是对西方文化的“忏悔精神”进行了新的阐释。
15.西方文化很早就提出一个命题,即“认识你自己”。而我们中国文学,不但没有“认识你自己”,反而,离自己越来越远。郭文斌就是带着“认识自己,认识人”的心态,写出了这么一部贴近大地贴近心灵的传世之作(作者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出现对中国文学未来的发展具有导航作用。
16.文学作为个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存在方式,个体生命经验审美的传达,重新恢复了“稳定人心的力量”;从精神旨归上看,《寻找安详》是对焦躁不安的中国人和浮躁堕落的中国文学一次深入骨髓洗礼,它给我们的国人和我们的文学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安详”。
17.《寻找安详》的出版,毫无疑问,是对这种缺陷的一种弥补,在世界文学的海洋里,它将重新匡正中国文学并从某种意义上刷新世界人对中国文学的看法,我如此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是一本“训蒙养正”的典籍之作,它的意义在于重新确立“人”在当下社会中的自我价值,人是“孝、敬、惜”三者为一体产物,而并非是“产生发展消亡”这一个过程的集合体;
第二,这是一本挽回中国当代文学声誉的优秀之作,它把千百年来我们坚持的那种腐朽的价值观念彻底给瓦解了,以一种“现代性”的价值观念重新阐释人;
第三,它的终极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一份温暖的、朴素的态度。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和谐。

18.郭文斌是一个置身时代其中,心在时代之外的人。过去他写西海固,这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世界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但他并不是把自然条件的恶劣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转换为“恨世者的冷漠和敌意,而是将它升华为一种充满暖意的人生感受”。
19.彭学明的《娘》就是这样一篇“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虽然它不能成为“鲁迅式”的投枪和匕首,读起来也不那么令人愉快,甚至显得沉重,但它却是一篇给当下散文指明道路的、令人惊心动魄的美学作品。
20.如果要给彭学明在“湘西文学界”下一个定义,他是继沈从文之后湘西又一位重要的作家;倘若要给他的《娘》下一个定义,《娘》是继《湘行散记》之后又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
21.娘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在我的生命中,又以“符号化”的方式从我的记忆里淡出,这一切的一切都与现代文明的冷硬与荒寒有着极大的关系。在这里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娘》的朴实性具有沈从文《湘行散记》的朴实性——已近消逝的童年梦境,对“自我”和“历史”关系的思索构成了《娘》的现实主题。
22.对于《娘》这篇文章本身上来讲,我觉她不是一篇简单意义上的“忏悔录”,忏悔从古至今都不能构成文学的母题,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命题不在忏悔,而在救赎。这也不是一篇打着“娘”的旗号的审美文章,相反,它是一篇以“娘的名义”来“审丑”的文章,因为“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苦难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自身的许多丑的特征一起出现的,屈辱与耻辱往往只是一步之遥”。
23.《娘》的现实意义是带血的,它是我们在“守望”之后的“回归”;是一个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痛苦呻吟。
24.娘在一个不习惯的物理空间里带着对儿子妥协的爱离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疾病夺取了娘的生命,是坚硬如铁,冷漠如冰的城市和城市空间夺取了娘的生命。因为,娘是乡土的,自然的,更是自由的。
25.从本质上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一部堕落的文学史。作家的玩味与评论者的虚伪“霸权”共同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