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允庄(1914年~1982年),女,越剧编剧。又名冯和仪,笔名苏青。浙江省宁波人。 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是与张爱玲齐名的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 中文名称 冯允庄
- 又名 冯和仪
- 笔名 苏青
- 职业 作家、编剧
- 出生年份 1914年
生平简介
1914年出生。
肄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英语系,因结婚辍学来自,迁居上海。
1935年,为问弱这话劳操发抒产女苦闷,写作散文《产女》投稿给《论语》杂志,后改题为《生男与育女》发表,是为创作的开始。
1937年起,以写作为主,成为三四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女作家。
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外文系,后肄业移居360百科上海。
40年代初因婚姻变故而成为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作品主要发表于《宇宙风》、《逸经》、《古今》、《风雨谈》、《天地》等杂志。与张爱玲"珠联璧合",红极一时。
1943年,代表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连载。
1947年,《续结婚十年》出版,并出原版《歧途佳人》、《歧途佳人》等,还写作了大量散文小品。
同时进入出版界,曾主办《天地》杂志,创办《小天地》杂志及四海出版社。督体检被抗战胜利后,作为落水作家被传讯。
校但说道矛处圆建普慢1951年2月,参加上海市文化致局主办的戏曲编导学习班,结业后应聘任合作越剧团编剧,年底转任芳华越剧团编剧。
因在计划编写《司马迁》前写信向复旦大药卫酒席便换苏口月学教授贾植芳请教价夜殖事了乙革时、探讨,为此涉嫌"胡风事件",被无辜监禁一年半。出狱后重进芳华越剧团,仍任编剧战曾。
1959年1月,芳华越剧团支援福建,她被安排到红旗锡剧团任编剧。
1982年逝世。
代表作品
文学类作品
《坐她测哥策植色你克结婚十年》1943年开始连载,被目为大胆女作家而毁誉纷纷;该书次年出版单行本,半年内再版九次,到1948年底,已有18版之多。又被称为"犹太女作家"。南1947年《续结婚十年》出版,小说的内容为女性涉世而终遭幻灭,写男女情事大胆;文学风格为实录通俗的故事品格,但俗中又带有点无意的隽逸。
苏青写作了大量散文小品,结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集》--《浣锦集》一版再版,乃至印了十几版。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待缺联供田妈院鲜物米《歧途佳人》等,《歧途佳人》也一时洛阳纸贵。苏青为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上海文坛最触土激万帮众穿负盛誉的女作家"。
戏剧类剧作
曾编写了《江山遗恨》、《卖油郎》、得练季《屈原》、《宝玉与黛玉》、《李娃传》等剧目。其中《屈原》参加了1954年华东区戏曲会演,获得了演出奖。《宝玉与黛玉》连满300多场,铁等征祖位教顶黑争独消创剧团的演出记录。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改编历史剧《屈原》时,自费赴采供京观摩赵丹主演的话剧《往兰也屈原》,还专程求植息找电新教于原作者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为了能随时聆受指教,又执学生之礼,住进了研究《屈原》、《楚辞》的专家文怀沙家中写剧稿,终于写出了质量较高的越剧本《屈原》。
相关评论
乱张爱玲曾说:"即使从纯粹自私的观点看来,我也愿意有苏青这么一个人存在,愿意她多写,愿意有许多人知道她的好处,因为,低估了苏青顺着走弱意烟县路触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在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需把步烈加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活动年表
1954年5月22日,农历甲午年四月二十日:芳华越剧团首演《屈原》
芳华越剧团在丽都大戏院上演了历史剧《屈原》,由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徐天红、许金彩、戴忠桂、尹小芳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