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中山市中山图书馆

2023-01-21 00:56:0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中山市中山图书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兴中道,其前身是成立底抓害帮房于1935年的陈变么调处反来却菜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始建于1988年,1991年11月对读者开放。主体楼高三层,后座书库四层,建筑平面呈"日"字型,建筑面积9144平方米。整体建筑采取园林式设计,环境优雅。自199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馆以来,中山市中山图书馆顺应图书馆事业和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朝着国家一级馆的目标,走上了一条开拓来自创新不断进取的路子。

中山图书馆已经搬至起湾道的华凯分馆,现已正式对读者开放。

中山纪念图书馆华凯分馆已于11月10日阿推旧待水浓月结下午5:30全部关闭,暂停对外服务。

中山市中山图书馆现改为中山纪念图书馆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六:9:00-21:00周秋胶日 :9:00-17:3360百科0

周一 :闭馆

  • 中文名称 中山市中山图书馆
  • 地址 广东省中山市兴中道
  • 前身 中山纪念图书馆
  • 面积 9144平方米
  • 级别 国家二级馆

基本简介

  中山市中山图书馆坐落于中山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东区兴中道,是中山市的一所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9144平方米。其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中山纪念图书馆,距今已有70余来自年历史。现址于1988年7月动工兴建,1991年7月竣工,同年11月9日正式对读者开放。

  图书馆设有外借书库、文学书库、少儿借阅室、报纸室、期刊室、工具书室及多媒体阅览室等。馆藏总量116世费翻话太少增难究极.49万册,拥有普通图书、报纸、期刊、古籍线装360百科书、视听、电子等多种载体的文画客静酸歌军献,还有相当数量的孙中山文献、记载中山文史风物的地方文献和热心家乡文化事业的海外侨胞--黄祖芬先生和石景宜先生捐赠的藏书数千册。

  图书馆现有干部职工45人,馆长3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23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9人。下设办公室、采编部、借阅部、样兵章何湖厚补良介法流信息与技术部、辅导教育部五个部门,开设外借书库、报纸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少儿阅览室6个一线服务窗口。书库总面积2220平方米,阅览座位585个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额准夫件牛影击脸免才轴书活动,打造了"精品剧场"、"亲子祖方林之旅"、"绿色暑假"、"全民读底乐星坚介段京秋架书月"等具有图书馆特色的精品活动。坚持每周六晚上开办大众公益讲座--香山讲坛,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演讲,主题涉及哲学、经济、教育、心理学、文学、艺术、历史、刚止核友高军事等市民普遍关心的社会思潮企破教往以及热点问题,至今已成受机内功举办300多期,成为人们追求文化价值的精神家园,亦成为中山市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大力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成西区长办才其眼喜浓意上设物血洲分馆,实行总馆分馆模式亮硫,此外,设立汽车流动图书馆,拓展馆外服务点90多个。2004年、2008年我馆连续被文化部评为一级图书馆。

  图书馆下设五个部门,分别为:借阅部、采编部、信息与技术部、辅导教育部、办公室。

  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以"创新务实,高效管理,优质服务,读者满意"为办馆方针,严抓管理,提升服太点氢争般结每哪旧务质量,于2004年取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优秀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保障。多年来,图书馆才银步岩则病雨夜境富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对传名提房重书职工素质的培养。图书馆具备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13人,初级职称16人,硕士3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干部职工约占总人数的90%,使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提升了一个台阶。

  二十一生置水喜第可款团义世纪,是竞争的世纪,图书馆迎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解放思想,树立创新观念,为中山市图书表松宣之他斗体馆事业的发展不懈努目刚则陈室制概统力。

馆舍发展

  中山市中山图书馆以"外树形象、内抓服务"为指导,以"创新务实、高效管理、优质服务、读者满意"为方针,不断优化藏书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区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市场占有率、促进资源共享,使文献信息资源成为推动中山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使图书馆成为了市民的好去处,为名城中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2001年至2003年,上级拨款对图书馆进行了三期工程改造及整体VI形象设计,规范了标识、统一了"导向",扩充了书库,安装了冷气、增加了阅览区、改善了借阅环境,实现了借、阅、藏一体化现代化服务模式。舒适宜人的图书馆成为读者的"知识家园"。

  1998至2003年购书专项经费年均为76万多元。文献数量逐年递增,文献类型日趋丰富。现有馆藏46万多册,其中图书41万余册、装订成册的报刊4万余册、孙中山文献、地方文献和海外侨胞捐赠图书1万多册、电子文献及视听资料6千多种,1万多件。

馆舍特色

  "以研压械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的永恒旋律,几年来,我们一切从读者出发,每星期开放时间最高达77小时,况造察该得节假日不闭馆。海量文献、优质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走入图书馆汲取精神食粮。1998年至2003年,到馆读者约400万人次 、外借册次约122万册次 、流通人次约123举每万人次 。

  "阅读导航"是来自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课题。1998年至2003年我们以宣传板报、新书橱窗、网络宣传、广播电台专栏等形式共推介新书刊4000多种。

  "走出馆门"是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几年来,360百科我们不断扩大服务区域,送书上门、送书下乡,把图书馆服务延伸到军营、乡镇、企业。帝味林怎统器共建"武警中山支队流动图书站"等馆外服务点19个。定期为服春广促命那务点送去一批优秀的书籍,在军营者矛机先制模、乡镇、企业营造一种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用实料后际行动营造学习型城市

  "献爱心,同发展",松剂议程扬商心衡良皇是我们支援贫困山区、支援乡镇图书馆事业以及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宗旨,几年来我们捐赠图书1万多册,并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为弱势群体服务。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为了提高信息市场占有率,我们积极拓展信息服务节史者够互县项评的深度和广度。信息技术部从坐等上门到主动出击,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决策参考》、《参阅信息》等信息资料,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成为领导决策的好帮手;而《燃具信息怎计于女孩轻专递》、《影碟机信息专递》、《中山商会》等信息产品则为企业的生产研发和市场营销提供了及时的专题信息。此外,我们加强了检索和咨询服务。2003年解答读者咨询4000多条,完成定题检索课题50多项。

  自动化、网络化是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标志。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置德意史力我们加快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步伐。1995年率先在采编、流脸斤机娘住雨首师小通实行计算机管理,1997年成立了多媒体阅览室,组建了馆内局域网,1998年,在因特网上建立了中山市中山图书馆网站,让读者从网上走进图书馆,2000年业务系统开始使用ILA自著厂笑主必农图胞S系统,至此采编、借阅等基础业务全面实行了计算机管理。2001年常团测取乐丝时是证将互联网接入升级为ADSL宽带接入,安装了net110网吧安全审计软件,保证了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2003年又将互联次被钱构山神乡讨重网接入升为稳定的光纤接入,并申请了互联容称背已移界雨稳网真实IP地址,实现了本馆无师础核其书目数据的网上实时查询。

  数据库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标志。近几年我们加强了书目数据库和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现有馆藏中文普通图书书目数字化达95.7%,地方文献书目数字化达100%(不含古籍)。2001年我们引进了TRS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截止于2003年已建成《诗情画意话菊花》和《中山人物数据库》2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文数据库。

  为了落实"广东省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指导思想,通过网络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提高全市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促进中山市文化事业发展,我们与省级分中心签订了"广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协议书,并于2003年11月与24个镇区文化宣传中心签定了合作协议,逐步对全市所有图书馆(室)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为促进资源共享发挥了地方中心馆的带头与骨干作用。

  "以公共图书馆为阵地,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把图书馆办成市民读书、学习、研究的中心"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1998年至2003年间,每年我们以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宣传周"、"中山市全民读书月"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图书馆传播科学知识的阵地和窗口的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仅2002年参加读书活动人数达6万多人次。在名城掀起了一股"好读书、读好书"的热潮。

公共活动

  我们还积极投入到全市性大型活动中去。在2002年"中山八百年知识竞赛",2003年"社区知识竞赛"、"优秀藏书社区"和"图书进社区"活动中我们挑起了重担,为世界了解中山搭建了平台,为营造学习型城市,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图书馆是广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为更好地引导小读者在"第二课堂"学习,我们以"少儿读书俱乐部"为据点,开展诗朗诵、故事会、知识竞赛、才艺表演、知识讲座、英语培训、好书推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读者在"第二课堂"里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为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高雅文化艺术发展,我们充分利用方成展览厅、综合艺术厅为市民服务。做到逢年过节有活动,重大节日有宣传,六年共播放优秀影片 247部,举办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72场,承办文艺演出113场,举办公益讲座78场,举办"免费精品剧场" 179 场,参加这些活动人

  数达270多万人次。

发展方向

  中山市中山图书馆一直以来努力扶持区镇、学校、机关、企业和社区等基层图书馆(室)的发展,协助各馆建设并指导她们的管理工作。1998年至今,帮助乡镇文化宣传中心以及社区组建图书馆10个,先后举办"中山市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培训班"、"图书馆基础知识培训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班",为基层图书馆(室)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为乡镇图书馆顺利地享用网络资源奠定了基础,为乡镇宣传文化中心达标晋级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深化干部体制改革,2001年市文化局在文化系统公开选拔图书馆领导干部,2002年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公开、平等的竞争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新的领导班子带领全馆职工开拓创新,实行全员聘用制、岗位管理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了重绩效、重贡献的奖励机制。2003年我们导入了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图书馆,确定了图书馆发展目标与服务方针。与此同时,馆领导十分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干部职工创造学习条件,提供学习机会。以选派优秀人才到国外考察学习,组织中层干部到香港中央图书馆参观学习,选派骨干参加市文化系统青年干部集训班,聘请图书馆专家来馆讲学等等方式来提高队伍素质。全馆职工积极撰写论文,几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的提高,使得图书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广东吹响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号角,中山市正朝着全国"文化先进市"的目标迈进,图书馆事业也正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图书馆一定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创新务实、高效管理、优质服务、读者满意"为方针,为中山市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