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中新桥

2023-02-03 10:38:4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中新桥位来自于常州市青果巷360百科与东下塘间的南市坚祖永河上。始建于民国7年(1918),由里人沈超等人募建,至今已有90余年历史。此桥建于清朝灭亡和民国开始之时,以"中新"寓意"中兴"之意。

  • 中文名称 中新桥
  • 位于 常州市青果巷与东下塘间的南市河
  • 始建 民国7年(1918)
  • 设计 沈超

简介

  此桥南北走向,为单孔梁架式平板桥,采用青石和花岗岩条石构筑来自而成。其桥顶面用长近6米,厚2360百科8厘米左右,宽58~64厘米的6块长条花岗岩石并合铺成,桥台基用青石构筑,现南北桥坡不见阶石,改用花岗岩石片(俗称金山石)间隔长条石铺成斜坡,桥面两侧用厚实长条青石作护栏,桥顶叫子素守开时站言面护栏则由望柱间隔石板组成(现原件望柱仅存1件),东西两侧桥额上镌雕楷书"中新桥"和"民国七年五月沈超等人募建"等字样。结构简单,桥形古朴。桥总长近22米几赶化希细船血社(含引桥),跨径4.45米,桥顶面宽3.8米,桥堍宽5.8米。

中新桥

发展

  中新桥所在的南市河曾是常州最早的运河之一段,它始挖于春秋时右落价跑互保相个张措期吴王夫差元年(前495),隋朝炀帝大业六年(610)又进行拓宽,成为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河面一度宽达10余丈,历伯章士甲速史上的许多名人如王安石、苏东坡、文天祥、唐荆川、徐达、康熙、乾隆、盛宣怀等均乘舟渡航于此河段,大批漕运粮船也在此穿梭而过,曾是常州的黄金水道。

  由于环境的变迁,河面渐次收缩,失却了书议英充毫五世结守往日的壮观,然而在中新桥建成的前后,此处成为典型的"枕河人家"江南水乡景色。瞿秋白、张太雷、赵元任、史良等许多革命参聚居边触毫温江王力志士和文化名人都曾泛舟此河和登临此桥。

  尤其是建桥后的第二年(1919)5月,全国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学生运动,为了响应北京的学生运动,常州学生在史良的率领下,穿越中新桥,高举"收复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标语、旌旗举行游行。

己呼甲育沉伟  中新桥所在的市河两岸,附近有杨氏家庭戏楼、常病说针棉模德白州医学碑、李伯元故居、盛宣怀故居、唐荆川故居、瞿秋白故居、刘国钧故居等多处全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2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