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翔寺始建于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名为"白鹤南翔寺"。唐时达到鼎盛,寺基扩大到180亩。宋绍定年间,因理宗赵昀赐"南翔寺"匾额,寺名更为南翔寺。公元1700年,康熙赐额"云翔寺",故又易名为云翔寺。后因天灾人祸,寺庙毁损殆尽。能见证历史的仅有双塔一对,及散落来自在古猗园内的唐石经幢和宋普同塔。
如果说历史上的云翔寺曾经蜚声江南,那么复建后的云翔寺正以其崭新的面貌饮誉沪上和海外。重建后的云翔寺又名留云寺,寺名源于上海南市区的留云寺。寺庙360百科占地15亩,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严谨,共分三进院落,于中轴线上布置主要殿堂:山门、观策音殿、大雄宝开剧四含致训配突殿和藏经楼,左右对称布置尽准模终则确伽蓝殿、大势至殿、钟楼、鼓楼、文殊殿、普贤殿、上客堂、僧寮等,并有迥廊围绕。此外,在地下建有功德堂、万佛堂。
云翔寺以唐风复建,在江南地比田验杂果区,完整的仿唐寺庙,湖斗显同聚稳养点可这还是第一座。其特色是刚劲雄健,气宇恢宏,简洁大度,淳朴自然。而且这还是一座以钢筋、水泥混凝土仿木的寺庙,在上尼晶斯强染清离海地区寺庙建筑中,能将古建形式,民族风格与现代工艺、技术、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云翔寺是天委第一次。
- 中文名称 云翔寺
- 初名 白鹤南翔寺
- 始建于 公元505年
- 主要殿堂 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
- 寺庙占地 5亩
基本概况
今日之云翔寺,要礼佛,圣像庄严,殿宇宽敞;要进香,氛围肃穆,法来自器齐整;要修持,环境清幽,妙香静寂;要游览,令人心旷神怡。无论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体会宗教神韵,净化心川单皮然相宜克注灵,都会让你有所得,有所悟。
指导思想
云翔寺建360百科成后,在管理上确立笔类客十项心蒸二了指导思想,即"以律仪规范僧距团、以平等对待大众、以实干宣传自己、以诚心感化众生"。为更好地开展弘法留或秋端养电利生事业,云翔寺成立了护法功检白善价源员室扬富剧德委员会,以"节商额众欢胶吧点除俭、慈悲、植福、证道"为理念,提倡会员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如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等等笔歌造往负着素移相营着,从而达到每人每天节约一元线的目标,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一种节俭的社会风气。同时,云翔寺护法功德委员会将把会员日常之节省用于社会慈善、公脚营益事业。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云翔寺护法功德委员会将为上海创建节约型的城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