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5日,金融博物馆暨银行博物馆在上海正式开馆,该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301号原上海律师公会原址,来自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展出各类珍贵金融历史文物5石蒸以长他司000余件,是国内馆藏最丰富、珍稀文物最多的金融行业博物馆。
- 中文名称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 类别 金融行业
-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1:00 13:00-16:00) 团体预约参观,周三13:00-16:00
- 地点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301号
- 竣工时间 2000年4月
简介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是中国工商银行创办的中国首家金融行业博物馆,1998年在来自工行董事长姜建清的大力扶持下开始筹备建馆,2000年4月正式开馆,15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了2000余360百科件展品。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浓缩心维因东顾好们司口守了上海银行业150多年来的沧桑历史,已经成为上海金融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每个月接待许多国际国内的参观团体,建馆以来接待各方参观者已超过10万人次。

船群第打山北规初期展品大多是工行多年发展中收藏的历史物品,当然也包括在筹备期间四方征集的藏品,更有不少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各个拍卖会拍得的珍贵文物。随着银行博物馆的社会影纪拿误响力日渐扩大,也有不少社会收藏家慷慨捐赠了且愿议研去金融文物。目前,该馆的藏品已近30000件。 其中一件有趣的藏品,是一套广东银行有限公司于近一个世纪前发行的纸币,这套纸钞的正面均为上海黄红语煤浦江外滩的图案,而背面则均为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图样,似乎预示著沪港两地金融业与生俱来的渊源。
展馆特色
总移面县民富银行博物馆为了增加参观波会天价服否者的兴趣,增强感染效果,馆内还布置了有三个用真人大小的人像雕塑组成的场景,人像雕塑栩栩如生,再现了当时上海金融业发展中的情景:“清末民初钱庄”是反映早期钱庄里兑换钱币的情景;“兑银元”是反映一对夫妻与“黄请道牛贩子”悄悄进行银圆兑换的情景;“80年代初人民银行储蓄所”则是反映了一间原式原样的20世纪80年通课企处食代初的公平路储蓄所。

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信用机构。1843年重办浓项思的践孙上海开埠前,没有银行,移服只有钱庄。馆内专门设置的“钱庄”模拟场景就是反映清末民初上海钱名庄在办理业务。这是一间典型的钱庄,店招上写着“兑换各国金银货币”,西装笔挺的市民和穿马褂的职员在柜面洽谈,穿蓝绸单现长衫的账房主管查看着存折。场景内除了人物是塑像,那些精雕细刻的钱柜、票据柜、账台等都是钱庄原物。馆内还装问照句观消负有一处场景则是反映中国人民银内名素济配行(中国工商银行前身)下属一家小型储斯蓄所的。这是一间原式原样的20世纪80年代初的公平路储蓄所,门面、柜台、账台基零率并罪怀穿两、厚厚的账户卡、色清月三础陈旧的蘸水钢笔,甚至连竹壳热水瓶、木盖饮水缸等都是原物。从场景陈列的每一件原物中,可以看到当时银行的各项设施还比较落后。再想一想今天,当许多人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当代物品弃之如敝屣时,这一场景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它令当时在场的许多人多少又找回了自己刚进银行时的记忆,同时也让金融业的百年变迁历史保持了连续性、完整性。

钱币馆展示的内容主要分“中国古代钱币”、“中国近代钱币”、“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三部分,陈列展品1000余件。在这里,许多展品展示了新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不仅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纸币、布币,建国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还有改革开放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代理发行的建国后最早的股票、在上海发行的第一张信用卡、在全国率先使用的计算机和自动取款机,以及解放初的有奖储蓄存折、六七十年代的小额储蓄贴花等等。但其中最珍贵的还属西汉时期的“金饼”、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等。
钱币展示
第一套人民币三大珍
此展品为近代文物。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62种版别,票券上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由董必武题写。据估算,第一套人民币有一半品种在100距长云看么谁呀袁宗少0张以内,最少的在100张以内,因此当今完整的第一套人民币,全世界不会超过100套。第一套人民币的62枚纸币中,壹萬元来自面值的“牧马图”、伍仟元面值的“蒙古包”、伍佰元面值的“瞻德城”当之无愧占据了前三位,是名副其实的三大“天王”。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新疆省银行六十亿元纸币
此展品为近代文物。新疆省银行于1949年5月发行了面额为“陆拾億圆”的纸币,是中国迄今为360百科止面额最大的纸币。纸币背面印有新疆省银行大楼维吾尔文行名,正面是孙中山头像,下端还印有“折合金圆券壹万元”字样,这也是目前仅见的同一枚上标有两种面额的纸币。纸币面额虽高,其购买力却极其低下。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美钞公司印制中国纸异钞存档样本
此展品为近代文物起。这部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中国纸钞存档样本为存世孤本欢飞客经高,包括54家金融机构共1113枚纸币。它的珍贵之处在于:首先是它的权威性。这是一序部独一无二的纸钞印制存档样本,册内所保存的纸钞都是设计定型后用特种纸张印制剪贴而成。这部纸钞样本不但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规模宏大,而且非常完整。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中央银行纸币手绘号须育消革案票样
此展品为近代文物。纸币手绘稿为单面设计,蓝色券面值伍元,画面为两只石狮,手绘稿下方年份为“中华民国三十四年”氢头科念更市减,左右下角各有“中央银行”字样的方形印记一张。手绘稿背面,原盖有红跳极杂福移针架级困拿色方印和蓝色椭圆印各一。通妒生每张手绘稿背面均有不同的序列号,可见此套手绘稿应有更多不同面额的设计方案。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
此展品为近代文物。苏维埃国家银行于1932年2月成立,行长毛泽民,资本核定为140万元。行址设在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四目致失补味伟员首的叶坪,1933年4月迁至章财案持死照沙洲坝,后又迁至下陂子。为统一苏区货币制孙流材史冲度,于1932年7月开始发行银行券,有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种。其中有二角和一元的银行券下面印有列宁头像。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钦差大臣总粮台银票伍拾两
此展品为清代文物。此票步七底概为钦差大臣粮台饷银票,非常稀少。直票型,书章式样,上书“王统领所部三月分一半票银伍拾两整”。光绪元年(1875年),军费开支甚巨,者染色语没显规国家不堪重负,故军饷一半发银两,另一半发此银票,日后支取。左战推企由孙木才京侧为落款时间“乙亥 四月二十伟二沙款二日”,乙亥年即为光绪元年。其上盖有“钦差大臣总粮台关防”大印和落地章、骑缝章3枚。此类银票存世极罕。现收藏于上海市银地强旧同行博物馆。
美商花旗银行纸币义片兴犯果眼选绿活路苗票样
此展品为近代文物。上海九八规元壹佰两纸币是1918年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正反两面均采用该行的标志性图案——鹰与地球,这是该行发行面额最大的银两票。值得关注的是,1909年版的广东沙面地名壹佰元和1923年版的哈尔滨地名拾元均未见流通券存世,因此它们的票样显得格外珍贵。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纸币
此展品为近代文物。汇丰银行是英国在海外设立的私营银行,全称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创立于1864年,总行设在香港。汇丰银行在中国发行有多种版别的纸币,此面额壹百元上海地名纸币是1920年印制,是该行发行的最大面值纸币,极为罕见。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华商上海信成银行纸币
此展品为清代文物。华商上海信成银行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立,是我国第一家主营储蓄业务的银行,总行设于上海南市大东门万聚码头。开业次年,经商部批准发行纸币,此壹元面值银元票为1907年发行。左侧图案为该行大楼,右侧为大清国商部尚书固山贝子衔镇国将军载振。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通用银两伍拾两纸币
此展品为清代文物。中国通商银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日)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也是我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华资银行,于1898年发行银两票。由于回收彻底,又历经百余年的历史沧桑,早期的和高面额的中国通商银行纸币早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罕之物,使之成为纸币收藏中的宠儿。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大清银行兑换券
此展品为清代文物。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为了统一全国币制,决定印制大清银行兑换券。该券正面为黑色,票面左侧为摄政王载沣半身雕像,人物肖像传神逼真。右上方为巨龙腾空图,下方为长城,印有“凭券即付银币拾元全国通用”字样以及红色编号,背面为蓝色,印有大清银行英文行名并盖“大清银行监督”和“检校印记”两枚印章。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大明通行宝钞壹贯
此展品为明代文物。大明通行宝钞是世界上迄今票幅面积最大的纸币,达34×22厘米。始发行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面额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种。钞面四周有龙纹花栏,上面横题“大明通行宝钞”六字。花纹栏内两边各有四个字一行的篆书:“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间有钱贯的图样。下面为“户部奏准印造,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现收藏于上海市银行博物馆。
展览
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展品中有上海开埠时钱庄的记账摺、账簿、票柜等实物和以后银行中的各类存摺、银行印章、徽章和号码铜牌等,还有各个时期的货币和流通票据。其中有些货币的原件已成为珍稀收藏品。而那台美国二十年代生产的国民牌(NATIONAL BRAND)机械记账机,已成为全球仅存的唯一一台,被列为该馆的震馆之宝。

通过展览,人们可以了解到,上海是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发祥之地,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英商有利银行于1847年在上海开张,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于1896年在上海开业,中国第一家私营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自民国建立后,英、美、法、德、荷兰、比利时、日本和暹罗等国家又纷纷在上海开设银行。到上世纪30年代时,上海不仅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在远东乃至世界的金融业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银行博物馆记载着中国金融业的辉煌成就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但随着历史的变幻,上海在金融领域曾经的辉煌一度不再。而斗转星移,世世变迁,如今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又在开创一个令世界金融界惊叹的新辉煌!
意义
银行博物馆是中国首家金融行业博物馆,1998年6月开始筹建,2000年4月9日正式开馆。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行长姜建清、上海市委副书记龚学平为博物馆揭幕。上海市银行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上海电视大学、上海高等金融专科学校等大专院校要求将银行博物馆作为他们学生的第二课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要到这里来上一课。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学生,参观后都感到大饱眼福。

对上海百年金融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今后有志于中国金融事业。银行博物馆在海外及港澳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0年在上海举行的亚太地区储协年会与会代表、2001年APEC会议代表、2002年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代表、香港银行公会访问团、全市外资银行百余名行长都慕名前来参观。外国友人热情洋溢留言:“这是一个非常有趣、非常美妙的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中国金融的过去,更看到了中国金融的美好未来!”上海市银行博物馆不仅成为工商银行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成为上海金融文化的一个亮点。
地址:
世纪金融大厦七楼

公交:81、630、797、799、935、936、 971、 981、983、993、996、 隧道8线
自驾:市区交通便利
门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