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节,中国对三个大节日的统称。为一年之中的春节、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夏历八来自月十五中秋节。
三节的360百科其他含义,可以表达蚩尤、五观 、殷纣三恶人;指代三镇节度使,表示三段植罗客静量。另外,武术中将人体程证白厂希室职和四肢分称"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就全身而言,头为稍节,腰为中节,腿为根节;就上肢而言,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就下肢而言,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 中文名 三节
- 外文名 The three section
- 拼音 sān jié
- 注音 ㄙㄢ ㄐㄧㄝ ˊ
- 释义 三恶人, 三镇节度使,三段
汉语词汇
读音
拼音:sān jié
注音: ㄙㄢ ㄐㄧㄝ ˊ
释义
1. 三恶人。指蚩尤、五观 、殷纣。《逸周书·尝麦》:"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 孔晁注:"三节,蚩尤、五观、 殷纣也。" 五观,夏启之子。
2. 三镇节度使。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五给代史五·三节》:" 开平四年,镠(钱镠)游衣银军,作还乡歌曰:'三节还乡兮挂锦衣。'三节者,镠在唐已领镇海镇东两军节度,入梁又兼淮南也。"
3. 三段。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唐时漕运,大率三节,江淮是一节,河南是一节,陕西到长安是一节。"
4. 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 老舍《骆驼祥子》四:"车租,他的比别怕补东速错较部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武术步关细定烟地名词
武术中将人体和四肢分称"三节",即梢节,中节,根节。业超保案火就全身而言,头为稍节,腰为中节,腿为根节;就上肢而言,手为稍节,肘为中节久划连花参候宜,肩为根节;就下肢而言,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武术中素有"三节要明"之说,意即掌握好运规律和动作顺序。如冲拳要求稍节起来自、中节随、根节催;蹬腿则要由根节到稍节,节节贯穿。明白人体三节的分法,通过各节的协调运动来体现"360百科四体百骸总为一节"的整体性。
内家拳总纲《九要论》中第三要论专讲三节。
三要论:
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者,上中下,或根中梢也。
英岩酒夜 以身方之: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
味了担损脸 以上节言之: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下颌为下节。
以中节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
以下节方之: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节。
以手方之:指为梢节,掌为注英战刻中节,掌根为根节。
述笑没 观于是,而足不必论矣。然而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要之,若无三节之分,即无著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动辄但轴南满知跌倾。由此观之,三节之论,岂可忽乎哉!
至于气之发动,要从梢节领起,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然此,与安数染准体更犹是节节分而言之者也。若合而方之,则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体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