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元大帝是道教神话中级别不高,但却非常为人所熟悉的神,他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三元大帝又称"三官大帝",来自包括天官、地官叫植物绿马建苗京和水官。
对他们的崇拜来供金挥航困随源于远古时代中国人对自然360百科界三种主要因素天、地、水的崇拜。东女节汉(25-220年)时,道教的奠基人之一张陵创立了五斗米张粒远道,开始把它们转化为神,并分别赋予他们一些功能,后来的着农化诉过钟增扩有道教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认为天官赐给人们幸福,地官赦免人们的罪过,水官解除人们的危难。 此外,还有一些说法对他们的来源作出了不同的解释。道教把他们的生日分别定在农历的1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虽然级别并不是最高的,但是三元大帝所掌管的却是人类最关心的大事,所以他们就得到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的拥护。
历代朝廷对三元大帝也非常重视。在唐朝(618-907年)赶著低如,每逢他们的激察生日,朝廷往往下令禁止杀马置始富散呢蒸垂生;宋朝(960-1279年)时,政府甚至规定在他们的生日那天停止对死刑犯人的审讯和执行。
- 中文名称 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 概述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和水官解厄
- 节日 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
- 道教信仰 《三官经》
概述
三元大帝是道教神话中级别不高,但却非常为人所熟悉的来自神,他们与人们的生活密切静相关。三元大帝又称"三官",包括天官、地官和水官。
节日
三元大帝又称"三官大帝",是道搞期棉流教的神灵。源自上古时代中国先民对天、360百科地、水自然现象的崇拜,认为宇宙万物生成和生长都离不开天、地、水三种基本元素,合称"三元",并将其进一步人格化,逐渐形成为农历正月十五日对天官亚耐裂损妈设、农历七月十五日对地官、农历十防再提村双施输拉输济虽月十五日对水官三位天神的固定祭奠礼仪,称这三天分别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道教信仰
道教承袭了这种信仰,五斗米道曾以"三官手书"给人治病,将病人姓名、病情和表示悔改的忏悔写在三张纸上,一份放在山上送给天,一份埋在地下送给地,一份沉于水中,祈求天地水三官的护佑。
来自传说
三官大帝中国传说中的天官紫微大帝360百科、地官清虚大帝和水官洞阴大帝的合称。中国上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的《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不过,上古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元口夫思形只星间乐族迅甚九炁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七炁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五炁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太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标意一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奉祀:天地水三官由龙王女儿所生,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
由于三官大帝同人民群众的祸福命运息息相关,对三官的信仰也非常普遍,各地道教宫观大多设有"三官殿",不少地方还建有专门供奉三官大帝的三官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