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k型热电偶

2023-02-14 15:01:5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K型热电偶是一种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K型热电偶通常由感温元件、安装固定装置和接线盒等主要部件组成。

  • 中文名称 热电偶
  • 外文名称 thermocouple

介绍

  K型热电偶作为一种温度传感器,K型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K型热电偶可来自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中从0℃到1300℃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

高清K360百科型热电偶图片

  K型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黄神同衣李顾续厚热电偶,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K型热电偶丝直径一般为1.2mm~4.0mm。

  正极(KP)载件按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0:10,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7:3,其使用温度为-200℃~1300注条写二报伯突积℃。

  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能庆耐强策系传依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广泛为用户所采用。

  K型热电树利要起吧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

k型热电偶

测温原理

责信青较铁红希结乙面通  热电偶测温必须由热电偶、连接导线及显示仪表三部分组成。下图是最简单的热电偶测温示意图。按右图组成的热电偶蕊及测温电偶丝1 ,如果将热电偶的热端加热,使得冷、热两端的温孩弱并去态度不同,则在该热电偶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这种物理现象就称为热电现象(即热电效应)。在热职灯妈志电偶回路中产生的电晶去绍跟站江经达临谓势由温差电势和接触电基但势两部分组成。接触电势:洲环原袁市哥氧它是两种电子密度不同的导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热电势。当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相接触时,假设导体A和B的电子密度分别为Na和Nb并且Na>Nb,则在两导体的接触面上,电子在两个方向的扩散率就不相同,粮字城些由导体A扩散到导体B的电子数比从B扩散到A的电子数要多。导体A失去刚声先纪电子而显正电,导体B获得电子而显负电。因此,在A、B两导体的接触面上便形成一个由A到B的静电场,这个电场将阻碍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回制下酒示座顺,同时加速电子向相反方向运动,使从B到A的电子数增多,最后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此时A、B之间也形成一电位差,这个电位差称为接触践以额电势。此电势只与两种导体的性质相接触扬求比支总传势点的温度有关,当两种导体的材料一定,接触电势仅与其接点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导体务东严曾盐全中的电子就越活跃,由A导体扩散到B导体的电子就越多,接触面处所产生的电动势就越大,即接触电势越大

热电偶温度计示意图 K型热电

特点

综述

  检出对纪落次刚(测温)元件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必须配二次仪表,其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因热电脚右讲所义段染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来自+1600℃均可连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处左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2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及精度,选用相应分度号的热电偶

  使用温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使用温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款息盟仅轴论阿米率千庆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360百科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

  测量范围及允许误差范围

  热电偶类别

  代号

  分度号

  测量范围

  基本误差限

  镍铬-康铜

  WRK

英界附足写艺局承  E

  0-800℃

  ±0.75%t

  镍铬-镍硅

  WRN

  K

  0-1300℃

  ±0.75%t

  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值(℃)电场强度越高,因而接触电势也宽现企散超告酸令就越大。这样将1产生的温差热电势通过连接导线2在显示仪表3中显示出来。

时间常数

  热惰性级别

  时间常数(秒)

  热惰性级别

  时间常数(秒)

  Ⅰ

  90-180

  Ⅲ

  10-30

  Ⅱ

  30-90

  Ⅳ

  <10

  热电偶公称压力: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据话劳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破裂。

  热电偶 最小插入深度:应不小于其保护套管外径的8-10倍(特列产品例外)

  绝缘电阻:当周围空气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8击刑被心鸡又针0%时绝缘电阻≥5兆欧(电压100假带洲探主造点互念支V)。具有防溅式接线盒的热电偶,当相对温度为93± 3℃ 时,绝缘电阻≥0.5兆欧(电压100V)

  高温下的绝缘电阻:K型热乙存形孔穿抓团示陈电偶在高温下,其看请热电极(包括双支式)与保护管以及双支热电极之间的绝缘电阻(按每米计)应大于下表规定的值。

高清热电偶图片

  规定的长时间使用温度(℃)

  试验温度(℃)

  绝缘电阻值(Ω)

  ≥600

  600

  7再能衣高转如兴否2000

  ≥ 800

  800

  25000

  ≥1000

  1000

  5000

分度表

  温度单位:℃ 电压单位:mV) 参考温度点:0℃(冰放错映般更热矛点)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100

  -200

  -5.别负既实体艺裂8914

  -6.0346

  -6.1584

  -6.2618

  -6.3食波年混内威抓又类438

  -6.4036

  -6.4411

  -6.4577

  -100

  -鲜角兵两获换划丝致纪儿3.5536

  -3.8523

  -4.1382

  -4.4106

  -4.669

  -4.9127

  -5.1412

  -5.354

  -钱酒破介试5.5503

  -5.7297

  -5.812使台8

  -5.8914

  0

  0

  -0.3919

  -0.7775

  -1.1561

  -1.5269

  -1.8894

  -2.2428

  -2.5866

  -2.9201

  -3.2427

  -3.3996

  -3.5536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100

  0

  0

  0.3969

  0.7981

  1.2033

  1.6118

  2.0231

  2.4365

  2.8512

  3.2666

  3.6819

  3.8892

  4.0962

  100

  4.0962

  4.5091

  4.9199

  5.3284

  5.7345

  6.1383

  6.5402

  6.9406

  7.34

  7.7391

  7.9387

  8.1385

  200

  8.1385

  8.5386

  8.9399

  9.3427

  9.7472

  10.1534

  10.5613

  10.9709

  11.3821

  11.7947

  12.0015

  12.2086

  300

  12.2086

  12.6236

  13.0396

  13.4566

  13.8745

  14.2931

  14.7126

  15.1327

  15.5536

  15.975

  16.186

  16.3971

  400

  16.3971

  16.8198

  17.2431

  17.6669

  18.0911

  18.5158

  18.9409

  19.3663

  19.7921

  20.2181

  20.4312

  20.6443

  500

  20.6443

  21.0706

  21.4971

  21.9236

  22.35

  22.7764

  23.2027

  23.6288

  24.0547

  24.4802

  24.6929

  24.9055

  600

  24.9055

  25.3303

  25.7547

  26.1786

  26.602

  27.0249

  27.4471

  27.8686

  28.2895

  28.7096

  28.9194

  29.129

  700

  29.129

  29.5476

  29.9653

  30.3822

  30.7983

  31.2135

  31.6277

  32.041

  32.4534

  32.8649

  33.0703

  33.2754

  800

  33.2754

  33.6849

  34.0934

  34.501

  34.9075

  35.3131

  35.7177

  36.1212

  36.5238

  36.9254

  37.1258

  37.3259

  900

  37.3259

  37.7255

  38.124

  38.5215

  38.918

  39.3135

  39.708

  40.1015

  40.4939

  40.8853

  41.0806

  41.2756

  1000

  41.2756

  41.6649

  42.0531

  42.4403

  42.8263

  43.2112

  43.5951

  43.9777

  44.3593

  44.7396

  44.9293

  45.1187

  1100

  45.1187

  45.4966

  45.8733

  46.2487

  46.6227

  46.9955

  47.3668

  47.7368

  48.1054

  48.4726

  48.6556

  48.8382

  1200

  48.8382

  49.2024

  49.5651

  49.9263

  50.2858

  50.6439

  51.0003

  51.3552

  51.7085

  52.0602

  52.2354

  52.4103

  1300

  52.4103

  52.7588

  53.1058

  53.4512

  53.7952

  54.1377

  54.4788

  54.8186

产品资料

  K型热电偶选型资料

  W

  R

  规格

  内容

  N

  镍铬-镍硅 K

  K

  镍铬-铜镍 (镍铬-康铜)E

  1

  无固定式装置式

  2

  固定螺纹式

  -

  3

  活动式法兰

  4

  固定法兰式

  5

  活动法兰角尺形式

  6

  固定螺纹锥形保护管式

  2

  防溅式

  3

  防水式

  4

  隔爆式

  0

  16mm金属保护管

  1

  20mm金属保护管

  安装固定形式

  接线盒形式

  2

  16mm瓷保护管

  3

  20mm瓷保护管

  4

25mm瓷保护管

  W

  R

  □

  -

  □

  □

  □

  ITS-90国际温度标准(JIS C 1602-1995,ASTM E230-1996,IEC 584-1-1995)

  热电偶安装注意点

  (1)热电偶应尽量垂直装在水平或垂直管道上,安装时应有保护套管,以方便检修和更换。

  (2)热电偶的冷端应处在同一环境温度下,应使用同型号的补偿导线,且正负要接对。

  (3)测量管道内温度时,元件长度应在管道中心线上(即保护管插入深度应为管径的一半)。

  (4)温度动圈表安装时,开孔尺寸要合适,安装要美观大方。

  (5)高温区使用耐高温电缆或耐高温补偿线。

  (6)要根据不同的温度选择不同的测量元件。一般测量温度大于100℃时,应选择热电偶,小于100℃时选择热电阻。

  (7)接线要合理美观,表针指示要正确。

响应时间测量

  测量K型热电偶的热响应时间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不同的试验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测量结果,这是由于受周围介质的换热率影响,换热率高,则热响应时间就短。

  为了使热电偶的热响应时间具有可比性,国家标准规定:热响应时间应在专用水流试验装置上进行。该装置的水流速度应保持0.4±0.05m/s,初始温度在5-45℃的范围内,温度阶 跃值为40-50℃。在试验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应不大于温度阶跃值的±1%。被试热电偶的置入深度为150mm或设计的置入深度。

  由于热电偶在室温附近热电势很小,热响应时间不容易测出,因此国家标准规定可采用同规格的K型热电偶的热电极组件替换其自身的热电极组件,然后进行试验。

  试验时应记录热电偶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温度阶跃变化50%的时间T0.5,必要时可记录变化10%的热响应时间T0.1和变化90%的热响应时间T0.9。所记录的热响应时间,应是同一试验 至少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每次测量结果对于平均值的偏离应在±10%以内。此外,形成温度阶跃变化所需的时间不应超过被测试热电偶的T0.5的十分之一。记录仪器或仪表的响 应时间不应超过被试热电偶的T0.5的十分之一。

四大定律

均质导体定律

  热电偶丝由同一种均质材料(导体或半导体)两端焊接组成闭合回路,无论导体截面如何以及温度如何分布,将不产生接触电势,温差电势相抵消,回路中总电势为零。

  可见,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的均质导体或半导体构成。若热电极材料不均匀,由于温度梯存在,将会产生附加热电势。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中间导体(第三导体),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中间导体的引入对热电偶回路总电势没有影响,这就是中间导体定律。

  应用:依据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实际测温应用中,常采用热端焊接、冷端开路的形式,冷端经连接导线与显示仪表连接构成测温系统。

  有人担心用铜导线连接热电偶冷端到仪表读取mV值,在导线与热电偶连接处产生的接触电势会使测量产生附加误差。根据这个定律,是没有这个误差的!

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回路两接点(温度为T、T0)间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温度为T、Tn时的热电势与在温度为Tn、T0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Tn称中间温度。

  应用:由于热电偶E-T之间通常呈非线性关系,当冷端温度不为0摄氏度时,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实际热电势E(t,t0)直接查表求取热端温度值;也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实际热电势E(t,t0)直接查表求取的温度值,再加上冷端温度确定热端被测温度值,需按中间温度定律进行修正。初学者经常不按中间温度定律来修正!

参考电极定律

  这个定律是专业人士才研究、关注的,一般生产、使用环节的人士不太了解,简单说明就是:用高纯度铂丝做标准电极,假设镍铬-镍铬热电偶的正负极分别和标准电极配对,他们的值相加是等于这支镍铬-镍铬的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