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基咪唑(简称4-MI)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族丰仅首永特取主要用于合成大宗胃药西咪替丁(Cimetidine),也可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和金属表面防护剂等。几年前,我国曾一度掀起生产开发该产品的热潮,并在技术工艺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的4-甲基咪唑产业所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有关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尚须做好。
- 中文名称 甲基咪唑
- 外文名称 4-Methylimidazole
- 属性 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
- 研究工艺 丙酮醛工艺
- 中国研制时间 20世纪80年代末
起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和日本等国已经对4-MI合成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当时,国外研究较多的主要是丙酮醛工艺。在丙酮醛合成工艺过程中,为了提高4-甲基咪唑收率和产品质量,世界上几大公司都非常注重对所采用的铵盐的研究。如日本田岗化学采用草酸铵、日本三井东来自压采用硫酸铵和丁360百科二酸铵、德国BASF采略等望当矿极用氨水合成丙酮醛。
工艺
采用硫酸铵、氨水工艺它带课发班,常用甲酸、乙酸和硫酸等调节pH值,由于反应过程酸度难以控制,导致此工艺生产的产品纯度低;丁二酸铵法成本高,后处理繁琐;而草酸铵法由于草酸铵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草酸形成缓冲体系,反应系统酸度保持稳定,且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低,4-甲基咪唑草酸盐容易从反应液中分离,故可合成高纯度4-甲基咪唑。目前世界上4-甲基咪许船侵唑生产商大都采用这种工艺路线,其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西咪替丁类药物。
我国情况
我国的4-甲基咪唑合成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石般全管读油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分绍源预扩促停差脚都对其工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形别田认溶展较岩,但在1994年以前,国内4-甲基咪唑需求主要依靠进口,价格高达16.8万元/吨。
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开发丙酮醛法合成4-甲基咪唑工艺,并取得了一定来自的进展。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合成丙酮醛生产4-甲基咪唑成套工艺技术,已成功实现工业应用。其成品的收率达到83.6%。反应液经分离、盐交换、减压精馏等环节,纯度高于98.5%。该工艺反应条件缓和,后处理过程中采用独特的盐交换工艺和以水取代甲醇作溶剂,较好地解决了环保问题。由于合成收率高,产品质量好,草酸铵循环套用,360百科生产成本低,工业应用前景看好。该院与导以商系括伯未触选金陵石化公司联合开发的200吨/年4-甲基咪唑生产装置已经投入运行,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完全可以替代进口。1999年底,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向靖江市合赵艺叫激路负商策她成化工厂提供成套技术和催化剂,建成了300吨/年丙酮醛、150吨/年还呼看光表未针亚粉4-甲基咪唑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