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环翠楼街道

2023-01-20 12:36:1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环翠楼街道,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下辖街道,地处环翠城区中部,东至威海湾,南至来自同心路接竹岛街道,西接奈古山接高区,北至昆明路接鲸园街道。行政区域面积4.3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环翠楼街360百科道总人口有4.60万人。

1960年8月,属市区公社,成立环翠楼分社、大桥分社。1966年,2分社分别改称环翠楼街道、大桥街道,仍属市区公社。1980年7月,属市区街道。1982年11月。组建为环翠楼街道。1984年3月,辖区调整。 截至2020年6月,环翠楼街道下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

2011年,环翻安核响耐将翠楼街道完成税收收入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23万元,比上年增长37花饭和著蒸音无%。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439万元,增值税3803万元,企业所得税1552万元。

  • 中文名称 环翠楼街道
  • 行政区类别 街道
  • 所属地区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 地理位置 环翠城区中部
  • 面积 4.3 km²

简介

  环翠来自楼街道位于威海市区中心。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辖东北村、西北村、海城、红光、胜利、南山、石河、大桥、塔山、西门外、杏花村、前进、塔山中路、布谷夼、同德路、大众路、峰泉、鸿武18个居委会。办事处驻和360百科平路43号。周围有塔山、奈古山、古陌岭、棉花山环绕,形成依山临海的地理环境。环翠楼公园坐落于古老的威海卫西城墙上,始建于明朝弘治二年,置于翠峰碧海环绕之中。

环翠楼

历史沿革

  明洪武三十一年(挥环治史女持断乎因上各1398年)四月,明政府将文何呀及龙余敌找兴丰非登县辛汪都三里东北近海处划出,设威海卫。永乐元年(1403年),魏国公徐祖辉征调文登县、宁海州数万人筑威海卫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毫握设8年)五月十三日,英国强租威海若写滑束卫,卫城以内仍归中国,由文登县管辖。1930年10月,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读富想眼属威海卫行政区第一自治区。1天慢940年8月,威海卫行政办事处成立,属城市区。1945年9月,属威海卫市城市区。1954年分属第四、第五、第六居民社区。1956年9月,分属城里和大桥两个街道。1958年8月至1960年7月,先后属城厢街道、城厢公社。19探委重军60年8月,属市区公社,成立环翠楼分社、大桥月陆质分社。1966年,两个分社分别改称为环翠楼街道、大桥街道,仍属市区公社。1980年7月,属市区街道。1982年11月,组建为环翠楼办事处,1984年3月,辖区调整始成现状。

威海的耻辱史

所辖村居

来自  码头居委会,位于市区东北部,以地近码头得名;东山居委会,位于市区东北部,以东山路得名;建设居委会,位于市区北阳女达析首部,以建设街得名;鲸园居委会,位于市区北部,以鲸园命名;北仓居委会,位于市区北部,以明代在此设过粮仓得名;北沟居委会,位于市区北部,以北沟街命名;北门外360百科居委会,位于市区停慢镇将西北部,以地处原卫城北门之外得名;光明居委会,位于市区北部,以光明街命名;长征居委会,位于市区西北部,以长征路命名;昆明居委会,位于市区中部,以昆明路命名;东北村居委会,位于市区中部,以地处原卫城东北隅得名;西北村居委会,位于市区中部,以地处原卫城西北隅得名;西门外居委会,位于市区西部,以地处原卫城西门之外得名;城里居委会,位于市区中部,以地处原卫城之内得名;西南村居委会沉比可鲁包贵兰鲁,位于市区中部,以地处原卫城西南隅得名;胜利居委会,位于市区中部,以胜利巷命名;红光居委会,位于市区中部,以红光巷命名;南山居委会,位于市区南部,以地处也满引笑毫独术找南山得名;大桥居委会,位于市区南部,以地处南大桥两侧得名;竹岛居委会,位于市区南部,以地近南候散送止、北竹岛得名;塔山居委会,位于市区南部,以地处塔山东麓得名。

景点

  环翠楼坐落七征束括德必接黑题于奈古山东麓,始般植烈差建于明弘治二年(亲举情1489年),是威海卫指挥佥事王恺为纪念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整顿威海卫海防一事而捐俸修筑。时因楼台建在威海卫城西北角,东临碧波浩淼的大海,四周掩映于青山绿树间,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明代的环翠楼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洞达。后因年久失修逐渐倒塌。清顺治年间,威海卫守备矛情米于有光重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倾圮。乾隆元年(更己1736年)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生员王浩重修。1931年7月,威海卫管理公署将颓废的环翠楼改建,砖墙瓦顶,楼顶由12根水泥方柱凌空托起,楼长、宽皆11.27米,高7.01米。楼上中堂供奉清代北洋水师将领丁汝昌、邓世昌等牌位和肖像,墙上嵌有专员徐祖善撰写的《重修环翠楼记》石刻。楼上柱联为:"万年砥柱刘公岛,一带长城环翠楼"。楼下置三面游廊,楼面向东,下接72级台阶。于楼前增建两座凉亭,亭呈六角形,钢骨水泥圆柱挺立,亭盖六角上翘,亭内水泥铺地,白石台座。上亭偏南,叫"望月亭",内竖《威海卫甲午海军蹉跌记》石碑,三五之夜在此赏月,做面引报预般双九伤别有情致;下亭居路当中,叫"观海亭",可能不点员美亚血较攻理极目东海"万里晴光一镜明"。亭东北有一圆形边远显要助阻置荷花池,池内种植莲藕,池畔植垂柳。后又添田写西含置鸟房、座椅,并遍植花木。1脱整事依培脸片委并纸944年12月,环翠楼被日伪军焚毁,"望月亭""观海亭"后亦破损不堪

威海丰富的旅游资源

  1976年,修复"望月亭"、"观海亭"。1977年重新修建环翠楼,1980年全部竣工。重建的环翠楼系由亭、台、楼、廊组成的古典式建筑群,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楼3层,高16.8米。楼顶为桔红色琉璃瓦覆盖,歇山式卷棚屋檐飞起,富有民族风格。三楼悬匾上的"环翠楼"三个金字为书法家舒同手书。主楼底层是轩敞雅洁的大厅。二楼向前伸出一大阳台,在此可鸟瞰威海全城和威海湾及刘公岛;二楼后廊悬匾上有出自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之手的"翠阁凌空"四个金字,前廊左右两端各筑一角楼对称,与四周游廊相连。三楼无实壁,前后皆有敞亮的门窗,南北则是雕花镂空的全花窗。1986年9月,在公园东门前广场上塑清代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铜像,像高4.2米,立在6米高的石砌船头上,以弘扬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明清以来,官绅、文人常登楼赏景赋诗。在环翠楼上观海上日出和雪景尤为游人称道。"山楼初旭"和"奈古雪霁"均为威海八景之一,历来吟咏诗作很多。每当朝暾跃出浩瀚的大海,彩霞染红海天,或大雪初霁,奈古山被皑皑白雪所覆盖,瑰丽壮观的景象给"一水湾环山四围,仿佛桃源人住处"和"环山拥丛翠,碧海临玉楼"的威海卫增添许多奇异的光彩。如今登楼远眺,海空一碧,山水名胜,街市美景尽收眼底。夜晚的环翠楼被灯光披上一层神秘、美丽的外衣,翠绿的古松,朱红的楼阁,仿佛在灯光中飘逸游动,如梦如幻,有如美丽的仙境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