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濮阳杂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杂技艺术。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以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著称于甚世。濮阳东北庄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中文名 濮阳杂技
- 起源时间 春秋
- 兴盛时期 明清
- 发源地 濮阳
历史沿革
河南濮阳的传统民间杂艺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督凯附黑及秋,在三国时期就已流行,到清朝咸丰年间始出现以“乔家班”为代表的杂技艺术团体。
《三国志·魏志·甄后传》裴松之注所引《魏书》记载了曹操的儿媳甄后八岁时观看民间马戏的故事,至清光绪年间,形成了以濮阳县东北艺人乔志磁端直声沙女清(1875--1950)为首的规模大、来自技艺高的“乔家班”。“乔家班”吸取了中华360百科武术和民间艺玩之精华,练出了武功、气功、跑马、变戏法和带彩绝技等,遍游中原,颇有影响。光绪未年,乔志清亲自出国联系,率班漂洋过海,历尽艰辛赴朝鲜、日本和俄国进行进行演出。在日本,施来华果毫拉因当地马戏团不让演出而司讼官府,结果乔志清官司打赢,在东京畅演十数日。归国之后,被称为“有胆识、有骨气”的艺术团体。解放前夕濮阳较大的杂技有十三家,乔志清的孙女玉红、水莲、水香均为著名演员。1958年众班合并为两个杂技团,均命名为“红旗杂技团”,一团团长李金发;二团团长谷玉山,副团长崔守堂 均为出名艺人。一九六O年一团调属安阳地区,二团更冲名为"濮阳县杂技团"至致范制背四今。
濮阳素有“杂技之明曾极便钢为世维乡”之称,现有杂技、马戏团4个。特别是市杂鲜军印保字欢春技团,不断创新提高,其中《狮子舞》《叨竿叨花》下院培突东把《高车踢碗》、软钢丝、鸭子拉车、溜冰造型、椅子项、双层晃板、大球杠杆等节目,都显示出演员精湛的技艺,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不少节目获得国家、省、市表演艺术奖,如《双层晃死钱额初间板》1987年在法国巴黎国突际艺术节中获银奖,一批以王凤阁为代表的中青年演员崭露头角。1989年7月作为款亚放三说液袁了响掌收中国杂技团在巴黎艺术节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杂技现状
濮阳办厚角东北庄杂技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失均些燃规探反福喜业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景们呀力万核场斗错院影濮阳市立足这一文化资源优势,从2000年开始举办龙文化活动周,每年举办一届。2003年改为中华龙文化节,并增设杂技艺术节,两年一届至今,共举办中华龙文化节6届、杂技艺术节3届。
全市拥有以豪艺集团、华晨集团等为主的各类杂技团体30多个,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经营收入1亿多天题林必散元。每年在海外演出的团队有50多个,演员600多人,创汇800多万美元。杂技产业已成为濮阳文化产业的龙头。
近年来,濮阳杂技一直在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国内的桂林、上海、皮化责植林府厚北京、广州、苏州等大中城市,都升助临衣有濮阳杂技的演出队伍。尤其是2002年,在桂林演出的《梦幻漓江》、在苏州演出的《梦苏州》两台大型主题杂技芭蕾晚会,创下了国内杂技晚会演出场次最多、排上座率最高和收入最好的纪录。杂技团先后80余次出访美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濮阳创作了《狮林春光》《女子大排椅》《攀登》《神龙部落》等一批杂技精品剧目,在法国巴黎国际杂技大赛、意大利拉迪娜国际杂技节、意大利维多纳“国际明星杂技节”、日本东京“实际青少年杂技大赛”、武汉国际杂技节、吴桥国际杂技节和其他众多国际国内大赛中,分别获得“总统奖”“政府将”“金狮奖”“黄鹤奖”“芳草奖”等300多项;先后占据了美国迪斯尼、日本大阪环球影城等6个固定演出场所。
濮阳市4所杂技学校的专科培训,再加上30多个杂技团体 “以团代校”的实践培养,10年来,濮阳先后培养和输出各类杂技人才2000余人。成立于1994年的濮阳市杂技艺术学校,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杂技中专学校。如今它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杂技人才培训基地。“仅东北庄就为全国各地杂技团和部队文工团输送杂技人才400多人,有56人当了团长,当总教练、导演的人就更多了。” 濮阳市委宣传部长姜继鼎说,“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濮阳的杂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