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海晏县

2023-02-20 03:51:5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发源地,湟水源头,北接祁连县、门源县,东邻大通县、湟中县,南接湟源县、共和县,西邻刚察县。 

截至2016年8月,海晏县辖4乡2镇29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县总人口3.6万人,其中城镇来自户口14483人,农村户360百科口21737人,县内有汉、藏、蒙、回、土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8%。

2016年12月,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5月15日,青海省政府发布公告,包括海晏县在内的12县(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 中文名 海晏县
  • 面积 4853平方公里
  • 外文名 Haiyan County
  • 人口 3.6万 (2016年)
  • 别名 原子城

孩交粒述定制沿革

  汉武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在环湖地区设置西海郡,以程永为太守,郡治今海晏三角城。西汉末年废弃。

  东来自汉永元十四年(102年)移金城西部都尉于故西海郡城,时称龙耆城,移民屯导留销正告军评垦,数年后罢废。

  魏晋时今海晏县地属羌人与鲜卑乙弗人牧地。

  隋唐时为吐谷浑辖地。

  唐龙朔三年(663年)后,被吐蕃占领,归吐蓄"青海节度使"管辖,宋代为河湟吐蕃哺厮咿属地,元明时为藏族牧地。

  明正德七年(15获远许半练12年),海晏为土默特蒙古属地。崇祯十年(1638年)后,为西蒙古和硕特部辖地。

  清雍正三年(1725年),编定青海蒙古5部29旗,统归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节制。海晏地区屑和硕特蒙古南左末麻、南右后旗、东上旗。

  民国初,海晏地区造倍硫题打入样比汽技字除上述各旗外,新增南右首旗、北中旗、南左后旗及察罕诺门汗旗(达如玉藏族),各头领听命青海办事长官(后改为蒙番宣尉使)统领。

  民国6年(1917年),海晏地区凯来垭豁以西归都兰,以东归湟源县。

  民国19年(1930年),海晏属都兰县地。

  1943年海晏建县,为省直辖县,巴燕石咀口以西划归海晏县。

  1949年9月11日海晏解放,1950年6月6日成立湟源县海存危晏行政委员会,1951年6月360百科19日恢复县制,成立海晏县人民政府,1953年12月隶属海北藏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截止2015年,全县辖6个乡镇,2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0个社区。

乡镇村/社区

  西海镇

  城南社区

城北社区

  金滩乡

  岳峰

  海东

  光明

  姜环面现护丝兵还蛋证粮柳盛

  新泉

  道阳

  仓开

  东达

  金滩

  三角

  城镇

  社区

  三角城

  西岔

 握特车爱岩早于效 三联

  海峰

  黄草掌

  哈勒

  景乡

  哈勒景

  乌兰哈达

  永丰

  青海

  湖乡

  同宝

  达玉五谷

  达玉日秀

  达玉德吉

  塔列

  甘子

  河乡

  德州

  托华

  温都

  达玉

  俄日

  热水

  尕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晏县地处东经100°23′──101°20′,北纬36°44′──37°39′。至2009年,海晏县东西宽85.7公里,南北长10福短益更北建配额尽2.2公里,海晏县总面积4853.08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62万亩),县铁完过往城位于县境东南部三角城镇,距省会西宁90公里

地貌

  海晏县位于青海湖盆地东北部,祁连山系大通山脉的西南麓。海晏县最高峰为扎勒根山峰4583米,最低为水峡河谷海拔仅2726米,属高山地貌,来自其中山地面积占45%,滩地占40%,低山丘陵占10%,湟水谷地占5%。海晏县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0米以上,县城海拔3010米。

气候

  海晏县属于高原亚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温毛互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海晏县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日照时数2980小时左右,年降水量在400mm左右,年蒸发量为1581.75mm左错战右,无绝对无霜期360百科。冰雹、霜冻、干旱、风沙灾害频繁。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海晏县年产径流人均占有量3.8万立方米,其中人口密集的湟水河谷地区人均占有水量1.08万立方米。以牲畜计,平均每畜占有水量0.12万立方米。全县可灌溉面积平均每亩占有水量0.28亮简台团清万立方米。海晏县现有扎麻、良子两座自建水库,有效库容分别为10万立方米、16万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16.7万千瓦。县境内有国营东大滩水库,年发电量0.89万千瓦。

风能资源

  海晏境内年平均风速1卫格烟即针商京的加蒸.7—3.6m∕s ,最大风速为22.3 m∕s。由于环青海湖沿岸区域风速较大,且土壤质地较差,水能力弱,加之风速增加了下垫面的蒸散量,力经办江费等带祖某守故环湖沿岸草场以干旱草场为主,多岌岌草草场群落。

  海晏风能利用潜能和储藏量巨大,平均风能密度为126W∕㎡,为全州平均风能密度高值区。风能季节分布:春季最大,冬季尽星兰督最小。在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风能是海晏可以再生、分布广泛、没有污染的新能源。

所延度答由开圆呢场太阳能资源

  海晏境内阳光充足,太阳辐射强度大,是全省太阳总辐射较强的地区之一,光照资源十分丰富。因为全县年降水量不多江句,且多夜雨及阵性降水张请和轻建核长首场,总的阴雨天气相排拉对较少,因而日照时数高,年均日照时数为2912.7小时。青海湖滨地区为日照时数最高地区,年日照时数在3012.2—2912.7小时之间,年内太阳辐射量5~8月最多。我县不同地区日照及降水的分配不同,金滩乡、三角城镇及哈勒景乡部分地区夏季日照在13小时以上,属长日照地区,适宜种植长日照植物。所以,青稞、油菜为我县农业主产作物统派业犯,被普遍推广种植。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白云岩、硅石、砚石、石灰岩、粘土、砂子、大理石、花岗岩、长石、钨、硫化碱、矿泉水等12种,尤以硅石具么增情哪查皇、砂子、矿泉水储量最多,已探明硅石储量1100万吨,品位高,易于开采。海湖建筑用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投资少,运输方便探好,销路广。天然矿泉差侵意止轴陆丰扩续水流量大,经化验,锶和偏硅酸含量符合国家规定指标,并含有锂、锌、溴、碘等多种微量元素,可做优质饮料。热水温泉和包忽图温泉,总流量974.6吨∕小时,矿化度0.52克∕升,是治疗皮肤病的最佳矿物质水。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485308.6公顷,人均占有土地11.58公顷。其中耕地39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2﹪,林地20067.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3﹪,牧草地239506.3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35﹪,居民点及工业用地87290.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98﹪,交通用地604.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2﹪,水域面积88896.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32﹪,未利用的土地面积44834.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4﹪,其它土地194.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4﹪。

森林资源

  全县天然林总面积38780.1公顷,总蓄积24287.5立方米。其中乔木林面积197.7公顷,蓄积24287.5立方米;国家特殊规定的灌木林38582.4公顷。乔木林按权属分:国有天然林面积蓄积最大,分别为197.7公顷和24287.5立方米,占全县天然林总面积的100﹪。按优势树种分:青海方杉面积蓄积分别为111.1公顷和12801.3立方米,白桦面积蓄积分别为86.6公顷和11486.2立方米,分别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56.2﹪和52.71﹪、43.8﹪和47.29﹪。全县人工林总面积为392.5公顷,其中,乔木林117.5公顷,灌木林275公顷,分别占人工林面积的29.94﹪和70.06﹪。人工林总蓄积6165.7立方米。全县防护林面积为39163.3公顷,其中:有林地305.9公顷、灌木林地38857.4公顷,分别占防护林面积的0.78﹪和99.22﹪。

草场资源

  全县草原总面积362.3万亩(其中已利用面积319.52万亩)。甘子河乡草原面积115.4万亩,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31.85﹪,已利用面积84.72万亩,占全县草原已利用面积的26.51﹪;托勒乡草原总面积60.7万亩,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16.75﹪,已利用面积60.7万亩,占全县已利用草原面积的18.2﹪;青海湖乡草原面积72.44万亩,占全县草原面积的19.99﹪,已利用面积60.48万亩,占全县草原已利用面积的16.69﹪;三角城镇草原总面积40.23万亩,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11.1﹪,已利用草原面积为40.23万亩,占全县草原已利用面积的12.59﹪;金滩乡草原总面积29.04万亩,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8﹪,已利用草原面积29.04万亩,占全县草原以已用面积的9.1﹪。全县草场改良面积20.59万亩,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5.68﹪.年末饲草储备量为11362.1吨。

动植物资

  源海晏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动物资源主要有马鹿、麝、雪豹、岩羊、棕熊、狼、狐狸、高原兔、旱獭、黄羊、猞猁、等;禽类主要有喜鹊、百灵鸟、猫头鹰、麻雀、斑头雁、鸬鹚、庞鼻天鹅、秃鹫、黑颈鹤、海鸥、雪鸡、石鸡、乌鸦、鸽等。野生植物资源包括:乔木类有青海云杉、小叶杨、桦树等;灌木类有高山柳、皂角、金露梅、臭柏、沙柳、黑刺、黄刺、枸杞等;经济药物植物370种,以柴胡、党参、大黄、羌活、黄精、中麻黄、扁蓄、草鸟、刺五加、骨碎补、仙鹤草、冬虫夏草、沙棘、雪莲、杜鹃、青海党归为多。

旅游资源

  海晏地处美丽的青海湖湖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品位较高。境内有闻名于世的青海湖,有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基地--原子城;有西部歌王洛宾创作《在哪遥远的地方》的金银滩草原;有传说中西王母居住修行的夏格日山;有俗称“西海第一神泉”的热水温泉;有历史悠久的西海郡古城遗址,有广阔壮美的草原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海晏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是一块开发前景良好的旅游胜地。

人口民族

人口

  海源县是以藏族为主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总人口3.6万人,辖四乡两镇29个行政村。居住着汉、藏、蒙古、回、土、壮、满、撒拉 、东乡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8%,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

经济概况

综述

  201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35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74万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增长11.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543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06元,同比增长8.6%。成功承办了青海省首届冰雪休闲健身大会,全年游客达到1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8.5%和35%。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6.6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农牧业

  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14个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全面收官。夏华公司生物有机肥生产线投入生产,一诺公司、河清牧场大力发展休闲农牧业。积极推进良种化建设,实施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高效养殖技术,牲畜良种化达70%。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海晏牦牛”和“海晏羔羊肉”两个农产品地理标识通过农业部认证,“金柴银胡”生态鸡晋升省级知名商标。集约化经营稳步扩面。全县80%的养殖小区实现规范标准,建设高标准畜棚450幢,6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牛羊设施养殖规模达15万头只,全县草场、耕地、牲畜集约经营面均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工业

  2015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8亿元,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5.2%。

资产投资

  2015年县属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1亿元,增长28.2%;同比增长28.2%,对口援建资金3554万元,增长12.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亿元,增长9.7%。同比增长28.2%,对口援建资金3554万元,增长12.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亿元,增长9.7%。乡村道路通达率达100%。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

  2013年上半年,启动实施了总投资2972万元的县城幼儿园和9所村级幼儿园建设项目,海晏县入园幼儿达到626人,入园率达到83.7%,较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资金74.6万元、春季免费教科书资金22.44万元。

  附:2007年幼儿园名单

  附:小学一览表

学校性质班数在校生教职工专任教师学校占地面积
海北州祁连山小学11小学241246615520160
海北州西海民族寄宿学校12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16640503160030
县城小学11小学17900474615900

医疗卫生

  2015年率先在全省建立居民健康分析报告制度,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实现全覆盖。全面加强医疗卫生重点科室、中藏医能力提升、卫生信息化和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大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单独两孩政策稳妥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

民生事业

  2015年全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80.2%。实施了9大类16项脱贫攻坚项目,1237户5939人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投入资金57.8万元,全面整改县城幼儿园和11所村级幼儿园安全隐患。村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每生每年300元,县城幼儿园落实每生每年200元公用经费,村级幼儿园燃煤及水电费,炊事员、保安、保育员报酬纳入财政预算,幼儿园步入规范发展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4%,全县教育更加公平均衡。率先在全省牧区实现城乡数字电视高标准全覆盖和农牧区广播“村村响”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提升至97%,自办节目覆盖率达85%。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实现全覆盖。主动融入全省“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建设,成功获批2015年度环湖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推进“社会保障工程”,全面落实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城乡低保、高龄补贴等11项民生调标政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净增扩面649人,宗教教职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率达到100%,全县2922名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编制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规划。受理政府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240万元,开展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69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85人,考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40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5065人次。开展了海滩地区困难群众住房“两年兜底解决行动计划”,新增城乡各类保障性住房818套。

风景名胜

  青海湖

  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位于海晏县西南部,面积4456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每年春夏之季,青海湖冰雪消融,从南方迁徙来的棕头鸥、鱼鸥、斑头雁、鸬鹚、黑颈鹤等10余种鸟类共10万余只,栖息鸟岛、沙岛、海心山等,堪称鸟的王国。湖北岸的沙岛(海晏境内)是青海湖中最大的岛屿,沙岛是整个青海湖最佳的自然风光旅游区。

青海湖

  沙岛

  位于青海湖东北部,景区南临青海湖,北依金银滩草原和原子城,西望青海湖鸟岛。

  芦苇岛

  在芦苇湖湖心,有不少丈把高的芦苇形成了一个芦苇岛,与北坡的芦苇形成对映。

  月牙湖

  这里有红头的大雁,蓝屁股的野鸡,白肚皮的鸬鹚,灰翅膀的海鸥,黑羽毛的海燕,五颜六色。

  太阳湖

  海拔在这里所有的小湖中最高,所以称为"太阳湖"。这也是青海湖金沙湾于银沙湾的分界处。

  年钦夏格日山

  位于海晏县于刚察县交界处的甘子河大草原上,海拔4100米。山顶有一座3米,腰围3米的石柱,就是《山海经》记载的"昆仑铜柱"。

  热水温泉

  俗称"西海第一神泉",位于甘子河大草原。温泉县有泉眼9处,泉源暗通,水色清澈,四季喷涌不竭。水温57摄氏度,日出水量近千吨。

热水温泉

  西海郡

  俗称"三角城",位于湟水河沿岸的金银滩草原上,是青海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郡建制的古城,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内出土文物众多,主要有虎符石匮、钱范、古货币等。虎符石匮是青海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有铭文的石刻之一。

  原子城(核武器研制基地)

  这里有16.15米高的退役纪念碑、号称"亚洲第一坑"的填埋坑、原子城展馆、将军楼、爆破试验场。

  白佛寺

  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同宝山下,创建于1593年,是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生前曾两次到寺院讲经。

  东大滩水库

  座落在县城东6公里处的金银滩大草原上,是目前湟水流域最大的调节型水库。

  错褡裢

  位于甘子河乡俄日村境内,有一大一小两个褡裢状湖,呈串珠状,湖面约1平方公里,水呈湛蓝色。湖西北部分有沼泽地。

  包忽图听泉

  系蒙古语译音,意为有鹿的地方,海拔3400米,是湟水发源地。

  尕海古城

  尕海古城是环青海湖古城池中的五城之一。于海晏县三角城同时建筑。传说只要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古城东面的山顶上,偶然会出现三只金色的鸽子,在太阳的余晖中盘旋几圈后,又神秘的消失掉,那咕噜咕噜的歌声回荡在无边的云际中,耐人寻味。

尕海古城

  德州墓地

  位于托勒乡德州村内,距县城45公里。墓地保存尚好,系汉代古墓,墓地曾出土有陶片、铜簇等物,为卡约文化墓地。属省级文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