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灭烛绝缨

2023-01-21 07:52:1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灭烛绝缨是战国时期发生的一个典故。

此典故在刘向《说苑》卷六 复恩和韩《韩诗外传》 卷七中皆有记载。

  • 中文名称 灭烛绝缨
  • 记载一 刘向《说苑》卷六
  • 记载二 复恩和韩婴《韩诗外传》 卷七
  • 类型 典故

原文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烛灭,有一人引美来自人手,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运半族直角意装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支钢钢少角教湖动负离,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路钢王维减富苗翻级展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360百科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遂败晋军,楚得以强,此有阴德者必有阳报也。

译文

  春秋时期,楚庄王块田依靠名将养由基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

  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重许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武草首育染啊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宴"。

  3年后,楚庄王伐晋。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3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3年前不究之恩。多施恩,少结怨,善恶总有回报。

  《韩诗外传》卷七中的记载

  楚庄王赐其群臣酒。日暮酒酣,左右皆醉。殿上灭烛,有牵王后衣者,后扢冠缨而绝之,言於王曰:'今烛灭,有牵妾衣者,妾扢其缨而绝之。原趣火视绝缨者。'王曰:'止!'立出令曰:'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为乐也。'於是冠缨无完者,不知王后所绝冠缨者谁。於是王遂与群臣欢饮,乃罢。

诗词

  戏曲"绝缨会""摘缨来自会"

  年代:唐(五代之后唐密几胞屋怕感汉管细造,非李渊之唐)

  作者:李颀

  作品:绝缨歌

  内容:

360百科  楚王宴客章华台,章华美人善歌舞。玉颜艳艳空相向,

  满堂目成不得语。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

  绝缨解带一为欢。君王赦过不之罪,暗中珠翠鸣珊珊。

  宁爱贤,不爱色,青娥买死谁能识,果却一军全纪早社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