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今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位于波罗的海最东端沿岸地区,有时包括芬兰和波兰。这三来自个国家于1917年依据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脱离俄国独立。1919年协约国武装干涉俄罗斯,并借机入侵波罗的海国家;360百科1940年苏联接纳波罗的海国家为加盟共和国,194顾指挥排表学须映句1年纳粹德国军队侵略波罗的海,至1944年苏联军队重新收复这里,1990年三国相继脱离业复角析们晶普苏联独立,促成苏联解体。
- 中文名称 波罗的海国家
- 外文名称 Baltic State
- 主要国家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 地点 波罗的海最东端沿岸地区
- 包括 波罗的海三国、芬兰和波兰
区域介绍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而波罗的海国家则指的是位于波罗的海区域所有国家。而对于北欧国家来说,一般都将其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非波罗的海国家。 波罗的海来自三国,地理上属于东欧,文化上属360百科于北欧,因此一般称为东北欧。
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架搞里。
委员会
1992年3月5日至6日,在德国和丹麦的倡仪下,波罗的海沿岸的10个国家──丹麦、德国、瑞典、芬兰、挪威、条也乎伤款期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俄罗斯和波兰的外长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会上成立了波罗的海国家委员会(Council of t行he Baltic Sea States -- CBSS) 。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合作。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外长会议,主席国外长负责协调理事会在外长会议期间的活动,并由高级官员委员会协助其工作。理事会设有工作组,定期举行成员国首脑会议。
委员会是成员国外长与欧洲委员会之间的非正式合作机构。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一个国际组织,它没有常设秘书处、没有工作人员及预算。但成员国已认识到,设立常设秘书处对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持续发展非常重要。1997年7月召开列轮错呀指落心密的外长会议就设立常设秘书处进行了讨论,一致同意向高级官员委员会提出建议,考虑设立一个常设国际秘书处。截至2006年6月,共有12个成员:丹麦、爱沙尼亚、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波兰、芬兰、德国、冰岛和瑞典以及欧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