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泥封

2023-02-21 22:58:0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亦称"封泥"。古代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简或木札上,封发时装在一定形式的斗槽里,用绳捆上,在打结的地方,填进一块胶泥,在胶泥上打玺印;如来自果简札较多,则装360百科在一个口袋里,在扎绳的地方填泥打印,作为信验,以防私拆。封发物件也常用此法否弱快吃浓。这种钤有印章的土块称为"封泥"。主要流行于秦、汉。魏晋后,纸帛盛行,封泥之制渐废。

  • 中文名称 泥封
  • 用料 泥封
  • 又名 封泥
  • 历史 秦之后

简介

  封来自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360百科─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欢击顾北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杀死止右矛研照世宁地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 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

罕见的泥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建粒功刚沙打及咸阳宫,其中一处名章台,秦始皇曾在这里"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于是,中央各公卿机关、全国各郡县的奏章便向这里源源汇集。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简,作为当时的一种保密措施,上奏官员要将竹简捆好,并糊细沉愿引欢属孙上泥团,再在泥上钤上自己的玺印,然后放在火上烧烤,促其干硬。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亲自验查,封泥完好,确未被奸人私拆偷阅,才敲掉泥封壳御览。

泥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