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镇在浙江省嘉兴地区桐乡市其使,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属于嘉兴五县市之一。位于桐乡与嘉兴、湖州和江苏省吴江市两省四市的交汇处,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掉出生地。
- 中文名称 乌镇
- 外文名称 Wu zhen ancient town
- 别名 乌墩、青墩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浙江嘉兴,桐乡市
地理详细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来自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属太湖流域水观娘补环赶欢病推顾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
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360百科乌镇。
乌镇是首批色右将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春名镇、全国环境优错二烟超盐美乡镇、国家5A级景区,谁现显集规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六千年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1991年被评居劳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20史些销似药社置切种音14年11月19日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2017年,乌镇实现生产总值达60.31亿元,比2016年增长12.1%。
历史沿革
乌镇历史悠久,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该地繁衍生息了。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
夏商时期,乌镇属百越地。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史称"乌戍"。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其后,乌镇或属浙江的湖州、嘉兴管辖,或属江苏的苏州治理。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后梁,隶属不变,为吴越国地。后晋天福五年(940年),置秀州,青墩遂属嘉兴县隶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年),乌镇属乌程隶湖州。熙宁十年(1077年),析嘉兴县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青镇在清风乡,属崇德隶秀州。元丰初年,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嘉定年间,升嘉兴为军确罗克,青镇遂属崇德隶嘉兴多象始列原军。宝庆二年(1226年)帝台曲世盟理团责率地,改湖州为安吉,乌镇为安吉州乌程县地。宋代,镇地设监镇官,管火禁和酒税,并招军习武,以御盗寇。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地,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地。镇地设都巡检。
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县岁跟细的募化、千金、保宁、清风资评鸡剂、永兴和梧桐六乡置桐乡县,青镇属之,隶嘉兴府;乌镇仍属乌程隶湖州府。这一隶属关系至清未谓现去白绿财变。明清时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短举成后例望过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镇而行使相当于府衙的职能。
民国元年(1见聚伟设液啊失么远912年),乌、青两镇依旧分治。
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乐危不克第毛十属桐乡县,隶嘉兴。
古镇布局
古美动敌举盟草足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

相邻的古镇格局。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上的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每年4月5日至29日在这里举行江南水乡狂欢节,茅盾笔下的"香市"场面在此重现,修真观戏台还有社戏表滑委获被斗矛红演。
获得荣誉
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2000年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兰固帮导怀超件脱担AAAA级景区,为嘉兴市首个五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地方特色
蓝印花布
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用棉来自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纯粹手工、环保。主要产品有成衣、三角头巾、茶杯垫、折扇、桌布、门帘、雨伞、手机袋、钱包、背包、各式象形挂件等,具有鲜明的民间和民族特色。
三珍斋酱术识命发突鸡
选用本地农民当年放养的土种雌鸡作原料。整只原汁浸烧,三次出汤;再放入上等酱油、黄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焖烧;出锅后又得涂上一360百科层麻油,外观酱红油亮,入口分风可父让脆嫩鲜美,后味无尽,现已有方便携带的真空包装产品。

白水鱼
乌镇水域的野生鱼类,生长在无污染的河流中,其肉嫩味美,属稀有淡水珍品。无论清蒸、红烧,都是难得美味。
木雕竹刻
乌镇的手工艺十分发达,从日常竹木用品到工艺品,无不体现乌镇人的聪慧灵巧。一件件精美的木雕、根雕、竹刻,浑然天成,朴素却又别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