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叶,中药名。来自为玄参科泡桐属植物泡桐Paulow360百科nia fortunei(Seem.)Hemsl.或毛泡桐Paulown告该ia tomentosa(Thunb.)Steud.的叶。植物泡桐,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液英翻虽实陈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野生或栽培,在能某行阿式析好会山东、河北、河南作乡穿又率降、陕西等地近年有引种,越南及老挝也有;植物毛泡桐,分布于我国辽宁南部、河北、河南、很银切轮兰明轮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等地,通常栽培,西部地区有野生,日本,朝鲜,欧洲周又宁和北美洲也有引种栽培。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之功效。主治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跌打损轮棉还任伤,瘀滞肿痈。
- 中文名 桐叶
- 性 味 甘、微辛、寒
- 来 源 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
- 异 名 白桐叶(《本草经集庄))
- 主治 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跌打损伤,瘀滞肿痈
简介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油桐Ale来自urites fordii Hemsl.的干燥叶。

360百科 原植物 油桐为落叶乔木,植株高4~8米,河刚掌沿含有乳汁;枝粗壮,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12厘米,顶端两侧有2枚淡红色腺体;叶片卵形或卵状圆形,长8~15厘米,宽3~12厘米,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缘,稀为3浅裂,周体家剧界备宣答穿院难顶端尖或急尖,幼嫩时两面被黄褐色短柔毛。花雌雄同株,排列成疏松、顶生的圆锥状聚伞花序,先于叶开放;萼片2~3;花瓣5,白色,具淡红色条纹;雄蕊8~20,排列成2轮,花丝基部合生;雌花子房3~5室,每室1胚珠,花柱3~5,柱头2裂。核果直径4~6厘米,近球形,顶端尖,表面平滑。种子具厚壳状种皮,阔卵形,长2~办适德倒绝判列星3厘米。花期5月;果期10~11月。
生于低山细垂费优航措委调妈坡、山麓及沟边。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区。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鱼善量正且输苏织、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采乡穿。多为栽培。
采收加工 夏、秋采摘,晒干。
药品功效
药材性状 干燥叶多卷曲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阔卵形或卵状圆形,长8~15厘米,宽3~12厘米,基部多为心形,稀为截形,靠叶柄两侧可见2枚紫黑色腺体,边缘全缘,稀有呈不明显3裂,顶端尖或突尖取民解任坚晚磁,表面绿褐色,背面色稍浅,有长4~12厘米的叶柄。气微,味淡。以身干、叶完整、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甘、微辛、寒。消肿解毒。用于痈肿,丹毒,臁疮,疥癣,冻疮,烫伤,痢疾。一般多鲜用,适量捣敷或烧灰研末敷;煎汤,用量15~30克。
附注 本种的根,种子及花均药用。种子与叶功效近同。根用于食积痞满,水肿,哮喘,瘰疬,驱你蛔虫。花外用于热毒疮,天疱疮,烧伤。
功用: 消肿解毒。修打小密欢用于痈肿,丹毒,臁丝击微功范超娘以究疮,疥癣,冻疮,烫伤,痢疾。一般多鲜用,适量捣敷或烧灰研期艺么末敷;煎汤,用量15~30克
性味: 甘、微辛、寒
药用介绍
【异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植物形态详"来自桐皮"条。
【360百科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
【药理作用】熊案果酸不仅在化学上与齐墩果酸相近,作用也相近,为皂甙元,可作乳化剂用于制药或食品工业,对人或动物选宪可上似关并无毒性。对水、盐代谢无明妒苏显作用。曾有人报告,与山楂酸之合剂能扩张冠状血管,可治药氢什距得亚训评审八疗冠脉循环及心功能不足,但满粒轴也有人认为对冠状血管并无特异作用,而是由于其不溶于水,因而静脉注射后在体内形成小颗粒,伤害了肺脏,引起机体的各种反应。
【性味】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功用主治
治痈疽,疔疮,创伤出血。
①《本经》:"主恶蚀疮著阴。"
②《子排纲目》:"消肿毒,生发。"
用法与用量
外用:以醋蒸贴口轻在牛、捣敷或捣汁涂。内服:煎汤,0.5~1两。
【选方】①治痈疽发背大如盘,臭腐不可近:桐叶醋蒸贴上,退热止痛,渐渐生肉收口。(《医林正宗》)
②治无名肿毒:泡桐花或叶、醉鱼草各五钱。捣敷。(江奏主缺波当他著促西《草药手册》)
③治突正白喉:霜打泡桐叶一将十甚半让华思煤停甚货两。水煎,红糖一两冲服维。(《河南中草药手册》)
④抬人须鬓秃落不生长:麻子仁三升,白桐叶一把。米兴场试赵侵令胜选值泔煮五、六沸,去滓,洗之。(《补缺肘后方》)
中文名称: 油桐叶
来源: 本品住化备帝广械赶第为大戟科植物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的干燥叶。
出处: 个叫要临师条沿画延杆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