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资企业》是2008缩又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来自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晨阳。本书主要是介绍了日资企360百科业的各方面情况。
- 书名 日资企业
- 作者 徐晨阳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3月
- 页数 238 页
内容简介
《日资企业:文化性研究及职场指导》内容:在日资企业里,制定规章和发布命令是基于投资国的价值观、标准--因为经营层来自日本,完铁川负而执行规章和奉命行事时是用接受国的常识、心态。尽管投资方在努力实现"本土化",但是,仍然留有形成经营层价值取向的日本企业的传统氛围。《日资企业:文化性研究及职场指导》的思路,就如照相时取景一样,来自远景、中景、近景,变换焦距,逐一定格。对于日资企业由远而近,从外观到内涵仔细解读,最后聚焦到人,直至人的思维。科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完成较为全面的、系统的认知。
作者简介
徐晨阳,1955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日本圣德女子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前期结业,英提全开映即你青证条注硕士。主要有《中日文化冲突与理解的事例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合著)等中文、日文著作场首刚烈总首假导气照。
目录
前言/001
第喜新一章 日资企业与亚洲/001
一、日本在海外直接投资的五个阶段/001
二、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海外投资的原因/007
三、雁阵发展论及其他/008
四、海外日资企业的设立步骤/011
五、日本在亚洲建企业的成功与失败/014
第二章 我国日资企业的特征和作用以及未来的走向/018
一、日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和在华日资企业的发展过程/018
来自二、日资投资我国的特征、动机及其变化/030
三、日资企业存在的意义和所起的作用/045
四360百科、未来的走向/057
第三章 日资企业文化的跨文化心理性管窥--以上海浦东地祖儿末区为例/064
一、日资企业的文化和笔者研究的视角/065
二、日资企业文化中的行动框架/066
三、日没书原转远识保司模卫资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080
四、处理问题的一些常规/090
五、日资企业中的待人特点/094
六、日资企业的人际关系模式/101
七、适应异文化和日资企业文化的员变化/104
第四章 日资企业伦理文化建设浅析/108
一、日资企业务伦理文化建设的五种理念--从苏南地区看/108
二、日资企业的员工教育/116
三、日资企业的沟通/124
第五章 日资企业育人特点的思考/135
一、日资企业从业概观--1:50的有效招工率和25%的离职率/135
饭 二、日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装素克鱼延管等尼挥兵实况--三项调查结果/138
三、"组织培养个人、个人培养组织"/145
四、"Nom战负质井处观随样各服片mtmication"/148
五、"没有电梯的高层建筑"/154
六、日本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利弊--比较美式管理以及
中国的国情而言/157
第六章 日资企业本土化进程中的症结探究/169
一、伯降晚心行斤编苗阻建附三得利啤酒的成功和日资企业的本土化课题/16况亚9
二、香港八佰伴的失败和本土化进程中的症结/172
三、经营管理者的本土化现状--进入了新阶段,但程度仍较低/176
四攻格史推句位搞难以、实现本土人才的培养/182
第七章怎样在日资企业获得成功/188
普通员工篇/188
赶委一、成功的要点--"报联商"、主动性、善建议/188
二、日资企业的礼仪/196
三、日资企业的公务/200
四、大胆向曰资企业求职/213
管理人员篇/21航细概清块然5
一、日资企业中层管理人备劳水宪端板四考纪啊停员的作用、特点、立场、方法/215
二、怎样在日资企业当好领导/219
汉气头确形所价岁吸 三、怎样对外交涉/229
后记/238
日资企业物业管理
主要城市办公室使用状况
北京市
2005年,北京日资(含与日置度把果飞光即谈编合资)企业及代表处为882家,根据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日本企业及代表处为1122家。
2999平米约占12.35%,1000-1999平米的企业约占17.84%,500-999平米的企业约占7.25%,200-499平米的企业约占27.56%,200平米以下的企业约占34.85%。日资企业办公使用面积的大小,与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有很大关系。
在北京,办公使用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的日资企业,一般多为技术研发类、商业类等企业,需要使用大面积的办公场所;而办公使用面积在1000平米以下的企业,多数为一些在北京设立的代表处,对小面积办公场所的需求较大。
上海市
上海是日资企业数量情谁己待最多的地区。据统计,2005年,全国在可供比较的16150家日资(含与日合资)企业中,上海的企业数量是最多的,达到了6126家,所占比例37.9%,按限龙思也就是说,近40%的日资企业选择了上海。据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透露,截止2011年年底,在上海开展业务的日本企业数量已达8807家。与2005年相比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7.3%。
上海地区日资企业办公面积在3000平米以上的企业占比为0.20%,在2000-2999平米的企业约占10%,1000-1999平米的企业占比约15.46%,500-999平米区间的日企数量占比约为8.86%,200-499平米的企业约占25.68%,在 200平米以下的企业数量较多,约为39.8%。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办公使用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的日资企业,多为大型贸易型及技术研发型企业,办公面积在1000平米以下的日企数量较多,这些日资企业多为贸易型企业、服务型及代表处等,对小面积的办公室需求较大。
广州市
据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统计,2005年广州的日资(含与日合资)企业数目486家。根据广州日本总领事馆的调查,2011年日资企业(含与日合资)约有1931家。
从上图可以看出,日资企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使用面积以500平米以下居多。日资企业在中国办公面积的分布特征,与各地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有关。在北京,更多的企业将在华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这里,方便与政府相关部门交涉和利用北京信息产业和研发优势。在上海,更多的日企看中的是上海的开放和中国金融中心的地位。上海是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在广州,广州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能提供便捷的交通。在日资企业中,从事模具和机械设备贸易的企业较多。特别是已进入北京、上海的企业将经营地点设置到中国华南地区,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进入。另一方面,伴随来料加工厂转型法人企业过程中也出现了进行事业重组的企业。
- 上一篇: 那些年我们一起救的女孩
- 下一篇: 木叶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