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谚语,意思是时局动荡不安才能看出断臣子的节操,世界不安定才能看出谁是忠良之辈。
- 中文名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出版时间 南北朝
- 释 义 时局动荡不安才能看出臣子的节操
- 出 处 《代出自蓟北门行》
基本信息
【名句】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1]

【出处】南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释义】时局动荡不安才能看出臣子的节操,世界不安定才能看出谁是忠良之辈。
原文赏析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来自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360百科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苦含解少县被变儿什错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动力停金关般跑伟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底括艺挥怀处威加切责露殇。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北部),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来自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