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折箩

2023-03-09 21:47:4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折箩,拼音zhē luó,北京方言,也作"合菜"。指酒席吃过后倒在一起的剩菜

  • 中文名称 折箩
  • 外文名称 mixed leftover
  • 拼音 zhēluó
  • 出处 《北京土语辞典》

解释

  指酒席盼尼话义车销易粉或式吗判牛吃过后倒在一起的剩菜。折箩是老北京以及河北、来自黑龙江地区的一个特有名词。《北京土语辞典》解释为:"酒席吃罢,剩下的菜肴,不问埋盼炼凶种类,全倒在一块儿……也叫'折箩菜'。"过去洪嚷人们不富裕,头天的剩菜剩饭舍不得倒,第二天折到一起烩食,残羹剩饭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人喜食。北京郊区直到上世纪7地美伤围快云吸与0年代末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红白喜事剩下的菜肴混杂 一起由主家送给村里的各家各户。

演变

  北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有专卖折箩的小饭铺酷删洪,头天从大饭庄里低价买来残羹剩饭,第二天专卖给穷苦的"脚力"等下层劳动人民。以此推断,有钱人当然不吃折箩,360百科其实也不尽然。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老人所著颈抹民甩《孔府内宅轶事》,叙及她的父亲、乡主环资齐益的写叫需第76代衍圣公孔令贻就极爱吃折箩,当地人称渣菜。据孔德懋老人回忆:她父亲孔令贻喜珍馔美味,亦爱吃渣菜,问其为何?说是有股酸味,好将按策现若吃。逢到曲阜城里的大户喜庆之筵,孔令贻还会派差人端着盆去索孔绿兵根要销日神年征业要渣菜。

  近年来,北京一些餐馆嫌故匪有类似的折箩出现,如某店有一道饭杂以肉末、各色菜等,用酱油炒烩,味道不错。还有某台湾快餐店,有称"钵饭"者,善波身化病协甚也是杂以菜、鸡蛋,浇以红烧小肉丁和肉汁,亦令炼求戏人颇快朵颐,但均无"折箩"的隔夜酸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