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捧日,拼来自音是pěnɡ rì,汉语词语,意思是用于比喻忠心辅佐帝王。
- 中文名称 捧日
- 拼音 pěnɡ rì
- 解释 喻忠心辅佐帝王
- 典源 《三国志》卷十四
解释
销察绍含激师致比 忠心辅佐帝王。
词语出处
唐·卢肇《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驱车虽道还家近,捧日惟愁去国遥。"
明·吴承恩论沉张笔《赠邑侯汤滨喻公入觐障词》:"敝屣官曹,惟切瞻云之念;括囊经济,犹悬捧日之心。"
明·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来自·宰相对联》:"志秉纯忠,正气垂之万世;功讨固昭捧日,休光播於百年。"
《三国志》卷360百科十四《魏书·程昱传》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单息司停伯便衣问我防之,以语荀彧。及合乡苏岁杀钢兖州反,赖昱得完三城。于是彧以昱梦白太祖。航余固洲某大连过间些占太祖曰:'卿当终为条十较东或庆宣吾腹心。'昱本名速响花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