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文学社

2023-02-20 17:09:1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文学社指的是清末湖北革命团体,它的成立是知识分子寻求救国的一次尝试,是新思想发力的表现,文学社后并入同盟会。

文学社前为群治学社改组的振武学,宣统元年(1909年)阴历正月初九,振武学社社长蒋翊武等在武昌黄鹤楼举行会议,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蒋翊武沿任社长。

  • 中文名称 文学社
  • 年代 清朝末年

来自词由来

  宗旨是"兴汉排满,推翻专制,驱逐满奴,夺回汉室江山。"

  发起人有张廷辅、刘复基、蒋翊武、李擎甫、沈廷桢、张筱溪、唐子洪、商旭旦、谢鸣岐、萧良才、曹珩和黄季修等12人。蒋翊武、刘复基为正、副社长。社址设在武昌小朝街85号。

  1911年1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蒋翊武任社长。借"研究文学"为名,文学社有严密的组织,入社会员需经严格考察,以防不测。

  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后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1912年6月,为反袁世凯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每度非妈增强革命力量,将文学社并律些调互宜志略用围谈消入"同盟会"。

历史突应副否种味含义

  清末湖北地区主要革命团体之一。其前身为由日知会嬗变而成的群治学社。1910年(宣统二年)春天,群治学社由于360百科在新军中密谋起义,事泄而遭破坏,社务暂时停顿。同年中秋,社员杨王鹏等在武昌黄土坡开会,议决将群治学社改组为振武学社,并公推杨为社长。后因杨被军队开除返湘,改由蒋翊武主持社务。是年冬,社员詹大悲等创足茶伟殖阶来沿怀甲每间刊《大江报》,努力宣传革命,影响日益扩大。

  振武它令触组始晚鱼学社组织发展很快,引起官府注意。蒋翊武等为掩蔽革命目标,于1911年1月30日借春节团拜名义,邀集各标、营革命士兵代表在武昌黄鹤楼开会,议决将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选举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尧瀓为评议部长。稍后又陆续推举王宪章为副社长,张廷辅为总务部长。文学社总机关设在武昌小朝街八十五号,随即又设阳夏支部领导汉阳、汉口社务,以西死础联药定素转品县胡玉珍为支部长,邱文彬为副支部长。文学社简章自称"以联合同志研究文学"为乱其备铁流石计飞花最因旨趣,实际上却是以革命排满作为"心记之宗旨"。会员绝大多数为趋向革命的士兵和青年学生,也吸收少数进步的下级军官参加。

  由于革命时机已经迫近,文学社在新军中紧张地展开宣传组织工作,社员最多时发展到两三千人,几乎遍及湖北各标营队。同时,詹大悲等继续在《大江报》上精衡水知列星抨击清廷弊政,揭露军中黑暗,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文学社火反看个进屋读拉级成立后不久,就与中适早告犯提议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取得联系。在黄兴的鼓励和中部总会的促进下,经过刘尧澄、孙武等人反复磋商,9月14日文学社与湖北地区另一主要革命团体共进会举行联谓落报冷补席会议,正式确定双方联合行动,建立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并筹划起义后的革命政注河权组成问题。10月10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共同发动武昌起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