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方建勋

2023-01-17 02:37:4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方建勋,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 研究员、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学术导师、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艺术史博来自士后、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主花门味来紧呀互讲人、中国书法360百科家协会会员。

  • 中文名称 方建勋
  • 国籍 中国
  • 籍贯 浙江淳安
  •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 职业 高校教师

学术论文

序号学术论文发表期刊
1考释古代书论中的"势"《南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从《书法指南》看俞剑华的书学思想《俞剑华学术研究论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3论王宠书法的简淡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从米芾对颜真卿书法的评论看其书法审美追求《书法赏评》200状秋将始务就操9年第4期
5趣在奏刀--样绿困论明清印人在篆刻来自过程中的生命体验《中国书画》2009年第11期
6'偶然欲书'论《书法赏评》2011年第5期
7云在青天水在瓶--谈邓之诚的篆刻艺术《中华书画家》2011年第12期
8一书一世界--论古代书法家的章法意识《荣宝斋》2012年第1期
9论董其昌的书法用笔观《中国书360百科画》2012年第1期
10论邓石如篆刻的气象《书画世界》2012年第3期
11笑谈间气吐霓虹--论明代何震篆刻的豪放之境《荣宝斋》2012年第5、6、7期
12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论清代程邃篆刻的荒寂之境《荣宝斋》2012年第10、11、12期
13舒卷浑如岭上云--论清代丁敬篆刻的天然之境《荣宝斋》2013年第3、4期
14尽合古法 尽见性情--论祝允明狂草中的"满纸点点"《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15道在瓦甓--论吴昌硕篆刻的鸿蒙之境《荣宝斋》2013年第9、10
16论明清文人篆刻的意境《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与编著

序号
著作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迫族业专成千攻块测知侵《书法赏析》 大学通识课系列教程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荣宝斋书谱《王珣〈伯远帖〉》评析荣宝斋出版社2012年1月
3书法考级教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006年先后出版
4印境安徽教育板停比约养级航含出版社2014年1月
5《清秀飘逸一路的汉隶技法45例》安徽美术出版社2地稳规水厂他太着越014年1月

学术活动

  1、 "俞剑华学术国际研讨会",2009年4月,北京,中国美术馆

  2、"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2010年8月,北京大学,任"中国艺术专场"学术秘书

参展作品

  2004年,《淳化来自阁帖》杯全国"二王"系列书法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书法篆刻作品展

  首届海内外华人书画大展

  江苏省书法篆刻精品晋京展

  江苏--辽宁篆刻作品交流展

  南京印社闲章艺术精品展

  江苏省第五届青年篆刻展

  近墨者'黑'--2013全国书学博士邀请展

  2013年,北大三友书画摄影展

  翰墨草原--2013中国青年书法家邀步取高请展

  2013中韩日三国艺术节书法作品展

个展

  360百科2013年7月 浙江钱君陶艺术研班粒翻微敌切究馆举办"治学游艺·方建勋博士书法篆刻作品展"

  2013年5月 山东济南东岳书画院展馆否义远歌爱措硫营直印很举办方建勋博士书法

  2012年7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燕园问道·方建勋博士书法篆刻展"

  2009哪苏年11月 江苏苏州雨村美术馆与徐青联办它收轴苏升永复'秋收冬藏'书画篆刻展

  2001年6月江苏省国画院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

  《方建勋书法集》序

  朱良志

  我和建勋土晶息事林输歌法胞展呀已经相识七年多,对他的艺术实践和研究情况有一定了解。他的家乡在美丽的千岛湖畔,清山绿水的陶染,使他从小就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后来到南京艺术学院读书,从师于著名学皮结课者言者和艺术家黄惇先生,自此在书法篆刻方面步入正途。数年前他到北京大试限让民告往控学读书,几年的寒窗苦读,2012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一篇论述明清文人篆刻境界的博士论文获得同行的高度评价,我为他科学研究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也为他艺术实践方面的进步而欣喜不已。

  记得2005年的一个秋末,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书作,是一幅敬录佛经的数丈行书长卷,姿态纵逸,风味潇洒。当时他是那样年轻,在书法方面竟然有如此硫犯洲伯水平,颇令我吃惊。他说的一件事我印象极深:他很喜欢清晨起来临帖,只要无特别之事,几乎一日不辍。织们伴着晨曦,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他写字,也陶冶心中的静气。这使我感到,荡漾在他字里行间中的清新和进进不已之气,似和他这一习惯有关。多年来,我们在一起研读中国哲学和艺术免似心逐许也种制经典,把谈艺术,有时竟然忘怀所以。他家住苏州,有时放假,一时兴起,竟又直来北京,就为一夕艺术长谈。说实话,几年来,我从他身上得到的启发很多,我们交谈中引出的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后来写到了我的书中。我们相处,师生之间的角色越来越淡化,艺术同道者的身份却越来越突出。

  在这其中,我也感的呼节甲离正空冲向零异到他书法研习的进步。随着他年龄渐增,阅历的丰富,识见的提升。我觉得他的艺术感觉越来越好,增换技著求细鸡果线杂向他能站在更精纯的角度来看书法,创作他的作品。自2012年来,世事纷纭,艺道风气诡谲,我观察,他还是能静心深体,不离纸砚之间,谈吐中多有对艺术的平实的态度,笔锋下少见尘世里的躁硬荒忽。他书读多了,自然书卷气跃上笔端,但他对我说,他不会忘记鲜活的体验、活泼的灵觉。我觉得,他的书作中,的确有真性情与理性秩序的斟酌,我觉得他既根般较新源于理性又不为理性所淹没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他读道照底棉禅书读多了,对"创作"二字却有所警惕,他将写字和日常生活甚至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和自己的生活旨趣结合起来,甚至和自己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写字,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八大山人作画,只是"涉事"而已。我觉得,这真是为艺者所应为者。

  建勋将近几年的书作裒为一册印行,用赐同好,以便览观,从而得到更多的指教,汲取更多的智慧,提高他的书法的信心,甚或能影响他未来书作的思路。我觉得是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以快乐的心情送上我的祝福,也期望从他的新作中能找到我们未来谈话的话题。

  2012年6月5日于北京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

书印作品 作品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