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是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陈旭光。
- 书名 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
- ISBN 7301193602
- 页数 403页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7月1日
图书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7月1日)
平装: 40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301193602, 9787301193600
条形码: 9787301193600
尺寸: 23.8 x 1来自6.6 x 2 cm
重量: 540 g
作者简介
陈旭光,北赶反菜按又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系主任及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360百科教影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著有《诗学:理论与批评》、《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合著)、《艺术的意蕴》、《中西诗学的会通》、《电影艺术讲稿》、《艺术之维》、《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艺术为什么》、《电影文化之维》、《世界电影史》镇煤帝抗好(译著)、《艺术概论》、《影视鉴赏》、《影视受众心理研究》、《艺术理论与欣赏》等。
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电影创意研究"、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课题"中国艺术批评史"之"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批评史"、广电总局重点课题"中国电影大片研究:创作、营销与文化"等。曾多次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底良备举型员却育部高校优秀教材奖、中国作家协会"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奖、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等。
内容来自简介
《影像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与文化研究》以"开放的文化批评"方法与原则,将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置于世纪之交的广阔文化况脱传针贵都丰语境和当下现实背景中进行考察和360百科研究。在文化、哲学、历史、心理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宏宗子阻倍衣见似层席责大视野中,梳理、提炼了新时胞期/后瓶时期中国影七范呀编全保空立客视领域涌现的重大影视文化现象字夜燃际歌路及其主题模式与原型意象,在此基础上既总结直该亚发映得后杂烟了第四、第五、第六代(新生代)、"后五代"导演的成败得失,又深入论述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历程、"艺术电影"流变、电视剧的类型等学术前沿的热点问题。
目录
代序新时期以来的影像中国与文化编年
导论影视文化与影视文化批评
第一章 世纪之交文化艺术转型整体观
第一节 艺术思潮作为一个整体谱系
第二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转型与艺术表征
第三节 新时期/后新时期文化艺术转型的层级和趋势
第四节 审美转换:从"理性美学"到"感性美学"
第五节 影视艺术的主体变迁与话语转换
第二章 "现代温性"的历程
第一节 "现代性"的复杂含义
第二节 第四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节 第五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四节 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
第三章 纪实的"补课"
第一节 第四代导演:纪实美学的初潮
第二节 第五代导演:纪实潮流的中止与转向
第三节 第六代导演:纪实的"补课"与"救赎"
第四节 新纪录运动:"另类的"纪实
第五节 DV运动:影像革命与公共空间的营造
第四章 "艺术电影"的流变
第一节 "艺术电影"辨析
第二节 艺术电影的"苏醒":诗意与纪实
第宪她处能破三节 视觉造型美学:崛起与分化
第四节 "边缘的求索":纪实与实验
第五节 新世纪以来的多谓师庆元流向
第五章 影响的迷踪
第一节 中国劳张电影外来影响溯源
第二节 新时期电影外来影简某易也七医在革响
第三节 "影响的焦虑":第四、第五、第六这乐代导演的影响接受
第四节 新世纪:好莱坞影响的重启和多元融合
第六章 "铁屋子"的故事与"家"的寓言
第一节 走不出去尽星通染别露送田统解哥的"家"或"铁屋子
第二节 不同时代的主旋律变奏:从础杆布以极《小城之春》到《黄土地》
第三节 一个圆形叙事结完根影明课奏状跟迫心表构的叙事分析与文化意味
第四节 奇观与反讽:"家"的寓言与"铁屋子"原型结构
的变异
第七章 "自我"的形象
第一节 影像、主体、自我
第二节 第四代导演: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第五代导英交压测演:焦虑的主体和放大的自我
第四节 平民自我:自恋与解香生座独车十次声构的"双刃剑
第五节 第六代导演:个体主体性探齐直长的成长
第八章 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第一节 青年、青年文化性与摇滚
第二节 中国电影中的"摇滚"及文化含义
第三节 青年文化性的影像表征
第四节 第六代电影与青春类型片
第五节 新世纪以来喜剧电影的青年文化性
第九章 中国电影大片:工业、美学与文化
第十章 中国电影的创意批评:产业与主体
第十一章 新世纪电影的文化批评实践
第十二章 电视剧的文化批评与类型分析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大事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