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的"云计算"(Windows A古zure)被认为是Windows N来自T之后,16年来最重要的产品。能否成功将关乎微软的未来。在给消费者的信中,微软CEO游叶鲍尔默表示,几年前,微软已经开始提出表让"软件+服务"的模式,即在提供软件的同时提供服务,靠服务来挣钱。现在这一模式进一步落实到了"云计算",即微软不再利用软件赚钱,而是利查色选线完压最用软件的安装、存储、升级和维护等赚钱。如果这个模式行的通,将可能成为微软的一条出路。
- 中文名 微软云计算
- 外文名 Windows Azure
- 模式 软件+服务
- 性质 互联网企业
简介
微软的“云计算”(Windows Azure)被认为是Windows NT之后,16年来最重要的产品。能否成功将关乎微软的未来。微软的商业模式已经被认为有巨大来自的硬伤,“云计算”战略能拯救微软的未来吗?与Google等公司的“云要肥文结费交计算”计划相比,微软的计划有何优势和劣势,在未来的市场上,微软会抢到多大的份额?

创办一家360百科新的互联网企业,必备的一点是含第穿林掉歌乐刘师院胡购置服务器并装在机房里。不过,在未来,这也许将成为历史——只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你就可以轻易地从远程得到服务器的支持。创业者无需再为服务器操心,可以集中精力据质期都就误围践信白开发出最好的产品,以及考虑如何把这些产品带给更多的消费者。
这正是微软“云计算”带来的美好愿景之一。2008年10月27日,在洛杉矶的专业开发者会议上,面对6500名专业开发人员,微软的首席软件架构师Ray Ozzie反复描绘这一愿景。Ray Ozzie宣布,微面你处齐响丰输际蛋定软新推出“云计算”计划名为武维互具准困Windows A剂统段轴都更约极劳读zure。
这样,继亚马逊、IBM和Google之后,微软终于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其实,微软的这一举核口药居八刻或常曲动早已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今年初,微软在各地建设数洲分课速行细缩蛋染波烟个大型数据中心,已经预告了子入脚末举妈华或河这一点。
值得探讨的非节粉斯紧有两个问题:其一,微软亚预的商业模式已经被认为有巨大的硬伤,“云计算”战略能拯救微软的未来吗?其二,与Google等公司的“云计算”计划相比,微软的计划有何优势握和劣势,在未来的市场上,微软晚度系掉会抢到多大的份额?
蓝天计划
Azure的原意是“蓝色的天空”,因而也有人戏称,微软的Windows Azure是想把微软从小小的视窗带到广阔的蓝天上。
“云计算”的原理是:未来,个人和企业不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是把数据存在微软的“云”里,在需要时随时取用。这有点类似电——你纪赵部传将防不需要自己家里装发电机,而是在你需要电的时候,打开开关,电就源源语备光王属若思压径不断地来了,而且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微软想做的就是发电这女企业,并从客户那里收取电费。
当然,为了“发电”,微软首先需要建立庞大的“发电厂”,即庞大的数据中心。目前,微软已经在美案室响丝国华盛顿州建成了一个数据中心,占地达455亩,里面存放着无数台服务器。微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数据中心也已建成,在芝加哥和爱尔兰的求带一改都柏林的数据中心则正在建设中。
微软的高级副总裁莫格利亚(Robert Muglia)将Windows Azure称之为公司16年来最重要的计划。1992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NT,将操作系统从DOS时代带入了Windows时代,成为个人电脑到来的标志。
莫格利亚认为,现在个人电脑时代已经让位于互联网时代,所以微软需要一个新的平台,这就是Azure服务平台。10月27日,微软宣布推出了Azure服务平台的初级预览版,而Windows Azure是其操作系统。
当日,微软CEO鲍尔默还给消费者发了一封公开信,推荐Windows Azure。
鲍尔默推销说,传统的IT基础设施的麻烦在于,你的容量必须考虑到最高峰时的要求,因而平时资源经常被闲置。你要有服务器,还要有机房,要有电,还要有管理人员,还得扩展容量。另外,为了确保万一,你还得有备份。而Windows Azure解决了这个难题。
战略
云计算有各种定义,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产品,也不是一项全新的技术,而是一种产生和获取计算能力的新的方式。它的出现对IT的应用和部署模式以及商业模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微软全球CEO史蒂夫·鲍尔默强调了云技术对微软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微软在全球有40000多名员工在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其中约70来自%的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与云相关,一年以后,这一比例案失古喜置划征讲慢路县可能会上升到90%左右。云已成为微软创新思维、工作灵感的一部分。
微软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IT即服务”。也就是怎样能够把云计算的理念真正结合IT层面,实现用户、合作伙伴在计算机领域更多的创新。微软全球布局下,中国市场始终具有重要的战正式成立了云计算创新中心,将配置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度候降或团队,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充分实现云计算的潜力。同时,微软中国云计算创新中心的专属实验室可以帮助政府、合作伙伴和客户实施快速建模,整概念验证,云计算解决方案的测试。微软工程师团队也将在微软中国蛋低检精接云计算创新中心继续专注于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满足中国市场对云计算的需求。
略意义。不久前微软在上海微软的云计算战湖问粮毫英亲延相略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运营呀认温达玉道令谓句模式,这与其他公司的云计算战略械专松事村镇眼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种是微软自己构建及运营公有云的应用和服务,向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跑约证承罪即比对地部讲云服务的微软运营模式。例如,微软向最终使用者提供的Onl面史建ine services和Windows live等服务。
第二种是ISV/SI 等各种合作伙伴基于Windows Azure Platform开发如ERP、CRM等各种云计算应用,并在Window牛列单s Azure Plat挥form上为最终使用者提供服务。另外微软运营在自己的云计算平台中的Busine求至觉花装课ss Productivit金封争阶掌京重y Online Suite (BPOS)也可以交给合作伙伴进行托管运营。BPOS主要包括 Exchange Online, SharePoint Online,Office Communications Online和Live部冷Meeting Online等服务,这名承织却鱼他洋液商出兴种属于伙伴运营模式。
第三种客户可以选择微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构建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微软提供包括产品、技术、平台和运维管理在内的全面支持,这是客户自建的运营模式。
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信息获取和知识传播的方式,促进势伯建屋律迅基础设施运营、软件等信息产业向服务化转建再资钢脚同型,催生跨行业融合的新型服务准艺垂突差酸什怕业态。微软认为中国市场的每一个合作伙伴,在云计算当中都将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跟电信行业的合作,或者是跟托管厂商的合作更多承载的是怎样能够把云服务迅速带入中国。跟ISV的合作则是怎样在云的平台上提供更多的在线服务。
2008年11 月,微软与苏州工业园区、江苏风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 SaaS 服务平台——风云在线正式启动;同时,微软合力打造的杭州云计算开发培训平台,帮助企业提高软件研发创新能力,降低企业软件生产成本;2009年年底,微软与台湾中华电信签署了云计算技术合作备忘录(MOU),针对客户端设备软件应用服务和云端服务等进行合作。微软提供了端到端的整个云计算架构的应用产品家族,从基础设施(IaaS)到平台即服务(PaaS),再到软件即服务(SaaS),在部署模式上全面覆盖了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的构建。
未来,微软还会有更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出现。例如微软正在开发云计算的迁移工具,它能将传统的应用软件平滑迁移到云计算平台。用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系统,体验云服务方式的应用。同时,微软还会推出一个整合工具和管理平台,将微软的云和第三方的云或传统应用进行集成,并通过微软管理平台实现对这些部署在不同地方的应用进行集中管理。云计算不仅会在IT、互联网和电信服务行业有长期的发展,它的应用范围还会逐步扩大,对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深远影响。
目的
一、云计算产品,沿用了原有的设计风格
到现在为止,微软在云计算平台上,已经推出了不少的应用。如在线CRM产品、在线办公产品等等。其实无论从哪一个应用,我们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微软桌面应用的身影。如微软在线办公平台,里面也有Word、Office等办公应用软件。而且其操作方式、操作界面与桌面版本的Office办公套件非常的类似。
微软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微软不希望用户换了一个平台之后,需要花很大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新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说,也肯定不希望如此。他们喜欢,更换操作平台之后,对于他们的影响是最小的。最好能够实现,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如此的话,微软才能够凭借原先的用户群体,来迅速的占领市场。
显然现在微软就是这么设计自己的云计算产品的。细看微软的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在线办公应用,其实与桌面的OFFICE办公套件,在形式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具体的操作上,非常的类似。对于用户来说,其就可以比较平滑的过度。而没有针对云计算平台,设计复杂的功能与操作。当然,其在后台是全部重新开发设计的。只是在前台界面上,沿用了原有的设计风格与操作思路。
微软这种化繁为简的做法,笔者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其抓住了用户不喜欢改变的性格。显然,微软这种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策略,是比较成功的。
二、与自己的安全产品整合,提高了应用的安全性
对于用户来说,采取云计算,比较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云计算主要是采用互联网的平台,将数据从企业内部搬移到互联网上。这就好像用户将自己的钱交给外人保管。此时当然需要关注这个钱的安全性问题。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如何让用户相信,将企业的数据放在他们那边是安全的?如果能够让企业用户相信这一点,那么接受云计算的应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笔者认为,微软在这方面做的还是蛮到位的。
微软在设计自己的云计算平台时,考虑了与企业现有安全策略的集成。如域控制安全策略、IP数据传输安全策略等等。对于一些企业安全程度要求比较高的企业来说,其实已经采用了微软的这些安全产品。他们对这一套安全策略也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认同。在向云计算平台迁移的过程中,如果让用户再重新去接受新的安全产品与理论,用户肯定会有抵触的态度。
微软现在的方式是,用户可以继续沿用原有的安全策略。如此的话,用户就不用去重新评估安全的可靠性。或者说,现在云计算平台上的安全策略,其思路与域环境现有的安全策略是很相似的。两者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其应用平台上有差异而已。用户接受起来也就更快。如此的话,微软就可以借助自己以前的用户群体,来迅速推广自己的产品。
可见,微软没有将一些复杂的安全理论强加到现在的云计算平台上。而是继续沿用或者整合原有的安全策略,即能够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同时也能够让用户相信将数据保存在他们那边是安全的。如此就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对于提高用户的认知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广云计算
众所周知,用户接受新事物往往有一个过程。虽然云计算从提出到发展,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用户对云计算都有很细致的了解。如何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接受自己的云计算产品,无疑可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微软在这方面就做了明智的选择。
微软的方法就是先主攻政府,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广云计算。如在2010年年底,微软公司在济南举办了2010年微软政府用户高峰论坛。200余名来自政府及公共服务行业的用户,与微软高层领导、资深行业专家共同交流最新云计算技术及解决方案,分享借鉴成功案例,探讨云计算助力政府信息化的趋势和前景。济南市陈先运副市长以及来自济南市商务局、财政局、文广新局、知识产权局等济南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论坛。
当然这只是微软的一种市场策略。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微软对自己的云计算产品有很大的信心。对于企业的用户来说,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显然,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广自己的云计算产品,要比自己直接向用户去推广产品,要简单的多。微软这招借力打力,使得非常的棒。
脱困之道
对于微软来说,Windows Azure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或许能成为公司的脱困之道。
微软的商业模式建立在个人电脑(PC)时代。微软开发软件,然后卖给消费者,赚取费用。由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市场上
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因而利润非常高。
但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剧变,越来越流行的模式是软件免费,然后通过广告来赚钱,Google正是这种模式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虽然微软现在的业绩依然不错,软件的销量也还在攀升,但这掩盖不住人们对微软的前景的看淡。
微软的一位前高层管理人员告诉《财经》记者,互联网时代的软件免费商业模式触及了微软的生存之本。同时,由于软件收入占微软整个收入的比重过高,所以转型更加困难。
在给消费者的信中,微软CEO鲍尔默表示,几年前,微软已经开始提出“软件+服务”的模式,即在提供软件的同时提供服务,靠服务来挣钱。现在这一模式进一步落实到了“云计算”,即微软不再利用软件赚钱,而是利用软件的安装、存储、升级和维护等赚钱。
如果这个模式行的通,将可能成为微软的一条出路。
但目前而言,这种模式实现盈利还有很大的困难。首先,人们对于“云计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仍心存疑虑。一家著名网站的CTO程先生表示,毕竟,人家更愿意把核心的机密放在自己手里,放到微软的“云”里,也许是安全的,但万一出错呢?
其次,迄今为止,“云计算”还存在一些政府和法律上的障碍。比如,有些地方的法律规定,为银行和政府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IT机构,不得把资料存放在异地。一些地方,像保险公司这样的金融机构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限制。
威胁
即便“云计算”模式真的可以救微软,也还有一个问题:在与亚马逊和Google(谷歌)的竞争中,微软有几成胜算?
亚马逊是最早把“云计算”商业化的公司,它推出了弹性计算机“云”,为创业者提供各种IT服务,并收取费用。不过,亚马逊在规模上还比较小——微软一个季度的收入是亚马逊的10倍以上,利润是其20倍左右——所以对微软的威胁不大。微软“云计算”的主要对手来自锋头正劲的Google。
微软的“云计算”与Google有什么差别呢?
今年4月,Google推出了“云计算”计划。Google声称,未来所有的计算都可以在“云”里进行,未来的电脑和手机可以退化成一个显示器。Google的“云计算”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平台的彻底开放性。
微软的“云计算”则是基于Windows的。一家著名网站的CTO程先生说,Google的“云计算”是开放的,而微软不是。尽管如此,因为微软Windows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所以其“云计算”的市场份额也应该不会很小。
微软高级副总裁莫格利亚说,微软的“云计算”有一个优点,就是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使用了Windows,且许多公司的IT基础设施投资也是基于Windows的,学习使用Windows Azure的迁移成本很低。
另外,“云计算”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标准,而用Windows Azure的标准会非常方便。
莫格利亚进一步指出,许多企业在Windows上已经做了很大的投资,如果选用微软的“云计算”,这种投资就不会浪费。
但CTO程先生说,他的网站将不会选用Windows Azure,因为Windows的平台没有开放。在他看来,开放的平台更容易进行修改,也更令人放心。
微软的“云”能否将其视窗带上向往的蓝天,显然仍存变数。
- 上一篇: 心理督导师
- 下一篇: 我女友与青梅竹马的惨烈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