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苏麻为唇形科植物疏花荠薴的全草,疏花荠薴,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100cm。
- 中文名称 山苏麻
- 拉丁学名 Mosla dianthera( Ham.) MaximM.remotiflora Sun
- 别称 热痱草、假鱼香、山苏麻、土荆芥、月味草、姜芥、四方草、痱子草
- 界 植物界
- 科 唇形科
形态特征
来自 揉之有香气。茎直立,四棱形 ,近无毛。叶对生,叶柄长3-1余取特封立8mm,有柔毛;叶片卵状披针形或菱状披针360百科形,长1.2-3.5cm,宽0.5-1.8做五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具疏齿,近基部全缘,上面无毛或近混孩波利哪办口条无毛,下面无毛有腺点。贵友识持阻便节概星轮伞花序2花,在主重茎及侧枝上组成顶生假总状花序长3-15cm;苞片针状或浅状披针形;花萼钟形,长约2mm,外面脉上被短硬毛,上唇3齿,卵状三角形,中齿属也球解永具配绿统即科较短,下唇2齿,披针形,果时花萼增大;花冠淡紫色,长4-5mm,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后对能育,花药2室,叉开,前对退化;子房4裂,花柱基生,柱头2浅裂。小坚果灰褐色,近球形,直径1-1.6mm,具网纹。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注:注:山苏麻又名疏花荠薴( ),图片来源

分布范宁围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5-2300m的山坡、路旁或湿润的草地上。
资月响协鲁燃空迅源分布:分布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

主要来自价值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360百科发表祛暑;利湿和中;消肿止血;散风止痒。主风寒感冒;阴暑头痛;恶心;脘痛;白痢;水肿;衄血;痔血;疮疖;阴痒;湿疹;痱毒;外伤出血南告劳附验夫顶含七场厂;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支气分触距】 1.《常用中草药配方》:祛风顺气,温中止痛。治伤暑腹胀,痧气作痛,痔瘘下血。外用杀虫止痒。治湿疹风痒,滴虫性阴道炎。2.《广西植物名录》:散寒发表,祛风止痒。治感冒发热,皮肤湿疹,瘙痒,热痱。
【摘录】《中华本草》
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20-70cm,近无正蒸配适纸直毛。叶多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长1-3.5cm,宽0.5-2cm,边缘有锐尖的稀疏锯齿,叶面有棕黄色凹陷腺点;叶柄长0.3-2cm。可风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的总状花序,花冠淡棕黄色。小坚果类球形,直径1-1.5mm,表面灰褐色,具稀疏的网状雕纹。揉搓后有特异清香,味辛凉。
显微鉴别,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上表面角质条纹明显,均间突早表有少数1-2个细胞组成的非腺毛,呈披针形或短锥形;有少数多细胞头腺鳞,下表面腺鳞较多。
化父逐致学成份
全草含挥发油,共鉴定入出侧柏酮(thujone),香荆芥酚(carvacrol),榄香脂素(elemicine),细辛脑(asarone),欧芹脑(apiole),莳萝油脑(dillapiole),玷烯(copaene),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α-丁香烯(α-caryophyllene)和γ-荜澄茄烯(γ-cadinene)。
理化鉴别
持划般明 薄层色谱:取本口全定品粉末100g,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吸取一定量,用乙醚制成10%溶液,作供试品液眼五困笔长故此衡。1.以香荆芥酚、麝香草酚作对照品。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薄板上,用二氯沿收宁制章多甲烷展开15cm,喷以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于105℃烘5min。在供试品分谱中仅与对市乱只难坚鸡细诉照品香荆芥酚色谱位置显相同的淡红色斑点。2.以石笔烯、松油烯为对照品。点样于同上薄板上,以已烷展开15cm,用上述显色剂显色。在供试品阿条短电必养色谱中仅与对照品石笔烯色谱位置显相同的斗占宗玫瑰紫色斑点。3.以对-聚伞花烃作对照品。点样于同一硅胶GF254-CMC薄板上,用已烷展开15cm。置紫外灯(254nm)下检视。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显相同红色的斑点。
采收储藏
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