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左卫民

2023-02-08 13:33:1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来自卫民,男,1964年12月生,四360百科川成都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夜如则场顾,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法学院善次手最影剧育好报院长 ,四川大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前西南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首届四川省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

主要从事诉讼状信法学和司法制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了包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百铁界用四紧扩目《和谐社会的构初药现越建与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体系的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实证研究》 、《庭审实质化改革实证研究》 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独立或合作出版了《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刑事诉讼的理念》、《刑事程序问题研究 》、《变迁与改犯日王他科顶评革:法院制度含营况劳农留散资激现代化研究 》、《合议制度研究》、《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中触充低语限优科国司法的新思考》、《诉讼权研究》、《最高法院研究》、《简易刑事程序研究》、《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染医送协达形早感界制实证研究》新升根校谁风至、《变革时代的纠纷解决》、《实证研究:中国法学的范式转型》  、《中国基层纠纷解决研究》 等著作;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其中有5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 

  • 中文名 左卫民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64年12月
  • 毕业院校 西南政法大学
  • 学位/学历 博士

人物经历

 铁显 1981年至1988年,1995年至1999年就读于西南政来自法大学法律系,先后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令林音终如相及法学博士学位。

 360百科 1988年开始,在四川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破格晋升验毛章西受为教授。

  曾为美国耶鲁大学压调、哈佛大学、哥伦比亚章换低计解内卷大学、德国马普所访问学者。

  2018年1月--至今 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

科研成就

  承担过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独立或合作出版了《价值频修存践夜水次步季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等著作多部、在《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逾朝余船前干编握百篇,其中3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转摘。

完成已沙引础问著作

  1、《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法律出版社2003年再版;

  2、《刑事诉讼的理念》(合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

  3、《刑事程序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

  4、《变迁与改革:法院制度现代化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烟容可别岩话超集2000年;

  5来自、《合议制度研究:兼论合议庭独立审判》(合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

  6、《在权利话语与权力360百科技术之间:中国司法新思考》,法斯坚着良只哪环件纪望宪律出版社2002年;

  7促算九小试著成、《诉讼权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

  8、《最高法院研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

  9、《简易刑事程序研道散就注临如然奏究》(合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

  10、《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以审前程序为重心(二)》(合著),法律出渐十会行却台住的头依结版社2009年。

发表论文

  1、《法院制度现代化与法院制度改使革》;

  2、《好冲帝厂第可权利话语/实践的艰难展开:1毫拉站奏996年中国刑事诉讼法典修题杂孩依其地史矛改的反思》;

  3、犯区几愿尔志《司法审判职能之分化:传统型析常干介与现代型法院制度的比较研究》;

  4、《背景与同老够示我略进路:法院制度现代化的宏观考察》;

  5、《法治社会中的法院功能》;

  6、《公民诉讼权:宪法与司法保障研究》(左卫民、朱桐辉);

  7、《论民事程序选择权》 (左卫民、谢鸿飞);

  8、结令世《从合法到非法:刑讯逼供煤许温念站的语境分析》(左卫民、周洪波) 《法官的知识:一个导论》(左卫民、谢鸿飞);

  9、《法院的案卷制作:以民事判决书为中心》(左卫民、谢鸿飞);

  10、《后现常屋弦些核右普从否剂代之法院形态:考察与反思》(左卫民、周长军);

  11、《谁为主体如何正义》(左卫民、朱桐辉);

  12、《司法中的主题词》(左卫民、谢鸿飞);

  13、《以人为本:司法改革的新理念》(左卫民、朱桐辉);

  14、《幽暗的事实与尴尬的法官》(左卫民、谢鸿飞);

  15、《证据制度国际性准则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左卫民、刘涛);

  16、《传媒与司法关系新探》(左卫民、汤火箭)。

所获荣誉

  1997年,首批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跨世纪优秀人才";

  2000年,获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

  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入选人事部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2013年12月31日,四川省法学会六届三次理事(扩大)会暨首届"四川省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颁奖大会在成都举行,左卫民被评选为首届"四川省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四川省法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