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葛薯(学名:Diosc来自orea chingii Prain et Burkill)又名:三百捧、山葛薯等,属百合目,薯蓣科缠绕草威程把质藤本。根状茎横生,粗壮,圆柱形,茎左旋,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茎基部叶通常为卵状心形,花单性,雌雄异株。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状,花期4-7督价民当额便月,果期8-10月。
分布在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360百科6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山坡灌丛阴处以及岩石石缝中。
- 中文学名 山葛薯
- 拉丁学名 Dioscorea chingii Prain et Burkill
- 别称 三百捧、山葛薯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粗壮,圆柱形,不规则分枝,表面棕黑张样负艺多太与目件执色。茎左旋,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茎基部叶通常为卵状心形,中部以上为长三角状心形,顶端渐尖或尾状,全缘,有时边缘微波状,两面光滑无毛;叶柄短于叶片。花单性,雌雄异株。雄来自花序穗状或总状,有时分枝,单生,很少2-3个生于叶腋;雄花有短梗,2-6朵簇生,很少单生,稀疏排列在花序轴上,花簇间相隔3-10毫米;花被新鲜时淡黄色,长360百科约2毫米,基部连合成管,顶端6裂,裂片卵圆能距革设体源到审之万刑形,短于花被管;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管基部,非回花丝长1.25毫米,向外弯曲。雌花序与雄花序从刚流相似;雌花具有6枚花丝状的造刻烈者福搞敌额可这阻退化雄蕊。蒴果三棱形,每棱翅信动轴后状,近半月形,长1.5-2厘米,宽1-1.5厘米;种子扁圆形,每室通常2枚,着生每室中轴中部,成熟时四周有薄膜状翅。花期4-7月,果期8-10月乎。
地理分布
产广西。多生于海拔6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阴处或岩石石缝中。越南也有。
药用九穿论价值
功用主治:止咳祛痰,消肿拔毒。治老年慢性气管炎,疮肿。
①《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拔毒,杀虫,治毒疮。
②《广西药植名录》:解毒,拔脓,消肿,治疮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