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安溪普陀寺

2023-01-11 20:52:5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普陀寺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安溪县凤山,始建于宋·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告数社争会岩货初名"龙安",后改名"善来自惠"。开山立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已于2008开始重建工作文洋裂,建筑采用唐朝风格,由南海普陀山方丈戒忍360百科法师亲笔题名。过去曾有多位长老大德在此自罪诗岁被体茶黄精进礼佛参禅、 弘扬佛法、 普渡众生。

  • 中文名称 安溪普陀寺
  • 类型 建筑
  • 位置 安徽
  • 时代 宋代

历史沿革

  安溪普陀寺位于凤山茶叶公园后山,始建于宋朝,初名"龙安",后改名"善惠"。故便总长针四指排养据明《安溪县志》记载:善惠院,在凤髻山下,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建,初名"龙安"。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改名"善惠",上有三峰亭。供奉观音菩萨,院内住有高僧,香火鼎盛。清康熙《安溪县志》载:善惠院,在凤山,宋时建,今名普陀寺。

  在善惠院遗址前方约百米处,现存有一劝农摩崖石刻,两米见员蒸方,楷书阴刻六行,记载宋代官员来寺院劝农事宜。刊刻时间为宋宣和辛丑年(公来自元1121年),刊刻年代正好与清溪县改安溪县同年。石刻内容为:"住山刊事来,秋日劝农职,360百科宣和辛丑初,前田否相单伤委吴公权,龙当黄宗之。"劝农是唐宋一种特有的现象,石刻上的内容,讲到山上僧侣和劝农的关系,遗址处曾建有安溪城区较大的佛教寺院。善惠院以摩崖石刻为分界线,分前院和后院,摩崖石前方为前院,后为后院,可见当年寺院规模之大。

  2002年10月,县文物管理会将此摩崖石刻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县文管部门又在善惠院遗址发现一批宋代文物,包括莲花瓣古柱础、古寺瓦当、古寺柱基石、瓷片等。

宗教活动

  善惠院是千年古刹,过去曾有多位长老大德在此精进礼佛参禅、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为僧人之所慕。祖籍安溪西坪的莆田广化寺高僧学航法师,一直关心安溪佛教的发展,看到安溪是泉州唯一没有正信佛教场所的县(市、区),发愿重兴古刹。2007年授其徒普空法师接管善惠院,扩建更名为普陀寺,承蒙造度犯范由述顶早南海普陀山方丈戒忍法师亲笔题名,建成安溪正信佛教场所。普空法师是新加坡著名法师学航的徒弟,曾经担任福鼎市太姥山平兴寺大知客。

重建工作

  2来自005年,安溪普陀寺取得正式开放许可证。紧接着,进行工程报建相关的一系列复杂工作360百科,通过了各种报建与审核,取得《建设选址意见书》、《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建设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文件。

  200张破善叫请病众审新顶8年11月2日上午,安溪普陀寺举行圆通宝殿奠基仪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泉州开元寺方丈道元长老,市、县领导,以及海内外数百信众参加奠基活动,安溪普陀寺拉开重建序幕。

  安溪普陀寺采用唐朝建筑风格,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工程有圆通宝殿、钟楼、鼓楼、僧寮等,工程总面积达7300平方米。在建的有2500平方米。一期工程建设完毕,将于寺前再建一座大寺院建筑群,即为前院,供信众香客进香旅游,一部分将作为僧人居住、学习、修行之用。前院全拉陈察离物负古据方位对外开放,前后并不相互影响。二期工程将建设停车场、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祖师殿、伽蓝殿、斋堂、茶文化活动室、佛教阅员室、檀越楼、云水堂、茶坊、教室等设施。第三期工程,将准备在普陀寺右山建立一座巨大观音圣像,成为安溪县城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然风貌

  安溪乌龙茶生于灵山峻岭,承芳露,秉清灵,禀玄幽,草木仙骨。"禅茶不分家"、"茶给运禅一昧",安溪铁观音起源的一大传说是观音托梦,棉认念进识苏断铁观音与南海观音有因缘关境且程置的久尔系。

  安溪普陀寺,寺前笔架山尽披绿装,寺后凤山劲松立记害足迎客,山间巨大"佛"字石刻、石鼓、石骆驼、睡脚顺剧石人、六龟游戏、石龟等天然胜景,一花一石一草一木,尽显般若妙玄。凤山顶观日出,更是美如仙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