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远炮台位于招宝山南麓乌龙岗下。清光来自绪十年(1884360百科年)中法战争镇海战役之前,"安远"仅是座小炮台怀备领括标,配有弹重80磅的阿姆斯特朗前膛小炮三尊。光绪十一年(1885年)秋正式始建,由同知杜冠英督造。为安置21厘米口径的克虏伯新式后膛钢炮,光绪十三年又重新扩建,次年告竣。1981年7月,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完小着航沉乎副言89年12月12日,列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之一。
- 中文名称 安远炮台
- 位置 招宝山南麓乌龙岗下
- 炮台形状 圆形
- 内径 16.5米
结构特点

炮台呈圆形,内径16.5米,高6米,壁厚2米,设前后炮门,前炮门朝东面海,后炮门朝西面江。原置德国造火炮一尊,早拆除。炮台中心置圆形旋转铁轨,大炮可沿铁轨前后旋转。



地理环境
台西北有洞门,高5米,宽3米,供人员进出。该炮台用黄泥、沙砾、石灰三合土夯筑而成,据无系讨现条增及杀带看初传还拌以糯米粥,极为坚固,并有以柔克刚之功效。与南岸金鸡山下的"平远""靖远"炮台隔江对峙。现台顶毁圮,台壁屹立。抗日战争期间,曾用水泥改其门和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