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奥斯瓦尔德熟化

2023-02-04 05:17:2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奥斯瓦尔德熟化(或奥氏熟化)是一种可在固溶体或液溶胶中观察到的现象,其描述了一种非均匀结构随时间流逝所发生的变化:溶质中的较小型的结晶或溶胶颗粒溶解并再次沉积到较大型的结晶或溶胶颗粒上。

  • 中文名 奥斯瓦尔德熟化
  • 外文名 Ostwald Ripening
  • 简称 奥氏熟化
  • 出现于 油包水乳剂中
  • 发现时间 1896年

简介

  奥斯瓦尔德熟化(或奥氏熟化)是一种可在固溶或液溶胶中观察到的现象,其描述了一种非均匀结构随时间流来自逝所发生的变化:溶质中的较小型的结晶或溶胶颗粒溶解并再次沉积到较大型的结晶或溶胶颗粒上连波始诉种些深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首次于1896年对上面提到的这种变化进行了描述。奥氏熟化通常会出现在油包水乳剂中,而相对的360百科在水包油乳剂中则会发生絮凝

机理

  这个以热力学为基础的过程是由于大型再月章边颗粒能量低于小型颗粒而产生的。该理论是根据颗粒表面分子由于能量高于颗粒内部分子而产生的不稳定性的事实所逆向推导出来的。以一个由原子组成的立方结晶为例:所有在其内部的原子都和与其相邻的6个原子紧紧相连,形成了非常稳定的结构,而处于其表面的原子则因为与之相邻的原子少于6个,稳定越题答含拿某己水负性大打折扣。根据大型颗粒具有较低能量这个事实,较大型的结晶体相对于小型结晶体将具有较多的稳定的包含7原子的结构和较少的包含6原子或更少原子的结构。由于热力学系统会不断进行释放能量的过程,在较小型结晶体表面的原子(上述的由于与等于或少于5个原子相连而能量较高的原子)会根据开尔文方程趋向于脱离该结晶体,溶解于溶剂中。如果所有的小型结晶结叫权八五体都在进行这个过程,溶剂中的自由原子的浓度将大大提高,当溶剂中的自由原子达到过措获亚盐过解温饱和状态时,它们将具有凝结到大型结晶体表面的趋势;因此,在溶剂中,小型颗粒将不断萎缩,而相手没件普间破每侵小导对的大型颗粒不断增大,同时溶质的整体平均半径也不断增加;可以认为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所有的溶质将最终变为一个巨大的球型的颗粒以达到表面积最小的效果(从而变为能量最低)。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弗里德此径害求细也方硫燃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语:Friedrich Wiliam Ostwald,拉脱维亚语:Vilhelms Ostvalds;1853年9月2日-19圆句查度32年4月4日),出生于总同思当乱族拉脱维亚的德国籍来自物理化学家。他提出了稀释定律,对电离理论和质量作用定律进行了验证。他将热力学原理岩语源动迅所帝然阳引入结晶学和催化现象的研究中,解释了自然和生产中的许多现象,并成功地完成了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提出了奥斯特瓦尔德过程。

 360百科 他也是出色的教材作者和卓越的学术组织者,创立氢培非省随息修过多种期刊,培养了大量的年青研究者,使得物理化学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和其他化学的理论基础,因此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的创立者之一。另外他在颜色学、科学史和哲学方面也有独到的贡献。1909年因其在催化剂的完皇劳测点微息美良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的突出利直重些生盾贵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