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部,是我国古代积七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三大类。专列迫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等书。也称"丙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总序
- 中文名称 子部
- 外文名称 [Zi radical]
- 别名 丙部
- 拼音 zǐ bù
- 注音 ㄗㄧˇ ㄅㄨˋ
词语解释
◎子部: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三大类。专列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等书。也称"丙部"
发展演变
指 中国 古代图书四部(经、史、子、集)分类的第三类,也称丙部。收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等著作。
1、出处:《隋书·经籍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类。
2、发展:《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3、最新:《中国古籍总目·子部》分为总类、儒家类、兵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减本导永情理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类、道家类、诸教类、新学类十五类。
参阅《隋书·经籍志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总叙
- 《四库全书来自总目》的子部总目
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其初亦相360百科淆,自《七略》区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轧,自董仲舒别而白之,醇驳乃分。其中样升或佚不传,或传而后莫为继,光响前合封灯此水河之磁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可以自为部分者,儒家助滑前非演容乙含之外,有兵家,有法家,石唱要尽元什福灯庆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术数,有艺术错亮衡证品,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叙而次之,凡十四类。
儒家尚矣。有文事者有武备,故次之减刘以兵家,兵刑类也。唐虞无皋陶,则寇贼奸宄无所禁,必不能风动时雍,故次以法家。民,国之本也;谷,民之齐劳肉立天也,故次以农家。本草经方,技术之事也,而生死系焉;神农黄帝,以圣人为天子,尚亲治之,故次以医家境输万编结用胶检析治供。重民事者先授时,授时本测候,测候本积数,故次以天文算法。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
百家方技,或有益,或无益,而其说久行,理难竟废,故次以术数。游艺亦学问之余事,一技入神,器或寓道,故次以艺术。以上二家,皆小道之可观者也。
《诗》取"多识",《易》称"制器",博闻有取,利用攸资,故次以谱录。群言岐出,不名一类,总为荟粹,皆可采摭菁英,故次以杂家。隶事分类,亦杂言也,旧附于子部,今笔从其例,故次以类书。稗官所述,其事末矣,用广见闻,愈于博弈,故次以小说家。以上四家,皆旁资参考者也移载非束。
二氏外学也,故次以释家、道家终焉。
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余皆杂家也。然儒家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其余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于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虽有丝麻,无弃菅蒯,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在博收而慎取之尔。
(本篇据中华书局影印清《四库全书总目》排录,依文意分段,加现代标点。)洛阳老庄研究院 潇雨 排录
子部书目
类名>属名 | 代表书目 | ||||||
1、儒家类 | 近思录 | 荀子 | |||||
2、兵家类 | 孙子兵法 | ||||||
3、法家类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
4、农家类 | 泛胜之书 | ||||||
5、医家类 | 黄帝内经素问 | 太上感应篇 | 针灸甲乙经 | ||||
6、天文算法类 | 九章算术 | ||||||
7、术数类 | 葬书 | ||||||
8、艺术类 | 茶经 | 棋经 | 减至量南了 新书 | ||||
9、谱录类 | 阴符经 | ||||||
10、杂家类 | 值存文使低案发皮马杂学之属 | 鬼谷子 | 墨子 | 颜氏家训 | 列子 | 尹文子 | 周易参同契 |
公孙龙子 | |||||||
杂考之属 | 容斋随笔 | 淮南子 | 乐府杂录 | ||||
11、类书类 | 北堂书钞 | 太平御览 | 册府元龟 | ||||
12、小说家类 | 杂事之属 | 世说新语 | 洛阳牡丹记 | 酸 武林旧事 | 东京梦华录 | 吕氏春秋 | |
异闻之属 | 搜神记 | 游仙窟 | |||||
13、释家类 | 四十二章经 | 金刚经 | 黄庭内景经 | 黄庭外景经 | 六祖坛经 | 心经 | |
14、道家类 | 老子 | 庄子 | 林泉高致 | ||||
其他闲尔手书 | 红楼梦 | 水浒传 | 三请子印其帝根跳又功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喻世明言 |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