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安定公主

2023-01-10 01:12:1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安定公主(654年―654年来自),唐高宗李治与武则的长女,早夭。

麟德元年(664年),材剂汉队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其卤簿鼓吹及供葬所须,等同亲王的等级,于德业寺迁于崇敬寺。

  • 本名 李氏
  • 别名 安定思公主
  • 所处时代 唐朝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长安

人物生平

  安定思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长女,早夭。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

  664年,唐高宗下诏追封为安定公主,谥号为思,于德业寺以亲王葬仪隆重迁葬于崇敬寺 。

  长期以来,许多人仍然轻信"武则天杀女"这一说法。

  首次污蔑武则天杀女的史料《新唐书》记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黄仅意液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资治通鉴》记载相似:"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声易律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来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而最早的《唐会要》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360百科旧唐书》没有相关记载。

  如果按照《唐会要》武则天只是利用安定暴卒之事,并非直接杀人。但实际上,也并未利用。李治将废王皇后的原因解释为"谋行鸩毒",从未提及"公主之死"。

  《新唐书》与《资治通鉴》的记载,三百年后的宋人对于唐代宫闱事秘当往考不坏晚,细节描写绘声绘色,好像亲眼所见,就连武则天当时的表情是"惊啼",甚至心理描写李治从此有废后之意也描写如此细致。这叫做层累的历史造就,从《唐会要》、《旧唐书》到《新唐书》再到《资治通鉴》,原始记录简单,后来记录复杂,时间靠后的记载多为后世附会,可最宗信度低。

  所谓"武则天杀女"之说,仔细思考可以发现许多不合常理之处

  第一,皇宫照看公主的人一定很多,任何人不可能找到机会下手振两候燃虽

  第二,唐高宗李治精明能干管则收陆汽在都宽曲面,不会不加怀疑就相信王氏杀死公主。

  第三,唐代人都不清楚的细节,却被后世史学家写得天花乱坠,本身就存有大量疑点;因为时间越靠后的记载越容易被人篡改,可信度也会相应降低。

  第四,王氏被废晚于安定公主死亡时间一年,而且废后原因并没有提到谋害公主一事,两者根本就是独立事件。更况太己斤飞消二李苦市我极且武则天如果借助确定的女儿死亡,谋取不确定的皇后之位,本就风险极大。

  第五,即使王氏想杀人也应该选择李弘,不可能想杀公主,如果杀人动机都不充分,那么武则天嫁祸王皇后一定会致叶期价投针令个采头引人怀疑。

  第六,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甚至编造"弑君鸩母"这样离谱的谎话,想象力却没有丰富到污蔑"武则天杀女",因为唐代根本没有"武则天杀女"的谣言,直到宋代才有。

  综上所述,事实真相应该玉科业是没有任何杀人凶手,古代幼儿双再察于北死亡率高,安定公主属于正常夭折。

史籍记载

  《旧唐书》:麟德元年...三月...丁卯,长女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其状宣跑调外活用批次类卤簿鼓吹及供葬所须,并如亲王之制,于维最吃委德业寺迁于崇敬寺。

  《唐会要》:昭仪所生张编先调东谈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东很向于管花卷析重挥容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家族成员

  父亲:唐高宗李治

  母亲:武则天

  同母兄弟:孝敬皇帝李弘、章怀太子李贤、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

  同母妹妹:太平公主

  异母来自兄弟:燕王李忠、原悼王李孝、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

  异母姐妹:义阳公主、高安公主(宣城公主)

影视形象

你国  1995年《武则天》安定思公主扮演者不详。

  2011年《武则天秘史》安定思公主扮演者不详。

  2012年《太平公主秘史》贾静雯;林妙可;饰安定公主。

  2013年《梦回唐朝》安定思公主扮演者不详

  2014年《武约段既当福媚娘传奇》安定思公主扮演者不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