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王国是西汉元年(前206),项籍在秦九江郡地置的九事必突布状江王国。汉高祖四年七月,改九江国为淮南国(将衡山郡并入)。汉文来自帝六年(前1360百科74),改淮南王国为淮南郡;十二年,复将淮南郡改为淮南王国。
- 中文名称 淮南国
- 建立时间 西汉元年(前206)
- 建立地点 秦九江郡
- 曾用名 淮南郡
- 废止时间 祯明三年(589年)
西汉政区
一、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封更块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王国,都六(今安徽六安),辖九江、庐江、豫章3郡。汉十一年历某吃械体号几(前196),高后诛杀了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因此来自,英布内心恐惧,反, 败,国除。
二、汉十一年(公360百科元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每集船时坚请盾济为淮南王,都寿春(沿觉多今寿县)。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文帝前元修把司图万度在天六年(前174年)阴谋叛乱,事发被拘,谪徙病片活甲政该守确临作李严道邛邮,途中不食死。国除。
混弦轮给看台 文帝前元十一年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五年,"复置城阳国",刘喜"徙城阳"。国除。
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兵较帮套七湖抗术寿春。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淮南国,置九江郡。

西汉末政权
李宪(?--30年),颖川许昌人也。王莽时为庐江属令。莽末,江贼王州公等起众十余万,攻掠郡县,莽以宪为偏将军、庐江连率,击破州公。莽败,宪据郡自守。更始元年,自称淮南王。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自立为天子,建都于舒县(今安徽庐江县城池埂),置公卿百官,拥九城,众别十余万。光武六年(公元30年),东汉大军商是深飞属武卷准攻占舒县,李宪被杀。淮南国亡丝。
三国魏政区
曹邕,魏文帝曹丕之子,为苏姬所生,黄初二年封淮南公,都寿春(今安徽寿县)。黄初三年(222年)被进封为淮南王检。曹邕位居淮南王仅有一年时间,四年(223),改封陈。
西晋政区
司马允,晋武帝之子,咸宁三年(26来自8),封濮阳王,太康十年具殖代见药里(289年)为淮360百科南王。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永康元年八娘尔挥己尔皇轻群只谁月,因反对司马伦当政,希县气压州正经顶被对方使诈,丧命。国除为郡。
十六国政区
一、前赵光初二年(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刘曜立儿子刘冲为淮南王。329年,板坚盾雷流束创民王剧前赵灭亡,淮南王国够何触随之消失。国都未详。
宜秋 二、东晋永和五年(349),石虎称帝,封儿子石昭为淮南王。350胜妈判年,冉魏政权建立,淮南王国废。淮南王国都寿春县,在今安徽寿县城关镇。
南朝宋政区
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宋文帝的第十一子刘讳被立为淮南王。都若余于湖县(在今安徽当涂县南三十八里),大明七年(463年),改封孝武帝第十六子为淮南王,泰始二年(466),改封安成王。国除。
北魏政区
北魏泰常六年(421),北魏大将阳平王托跋熙卒,子托跋他袭封,不久改封淮南王,表达了北魏政权志在江南之意。托跋他卒,三子托跋世遵袭封。托跋世遵卒,子托跋宣洪袭封。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壬辰,托跋宣洪参加谋害高欢的活动,被高欢所杀。国除。淮南王国都初寄设平城(山西大同市),后迁移。地址不详。
北齐政区
北齐后主于天统三年(567年)五月再支曲,封武成帝第七子高仁光为淮南王。北周建德六年(577)二月,北周灭北齐,淮南王国废除。淮南王国都,初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5政口境经飞73年,寿春被陈军攻克。迁何处不详。
南朝陈政区
太建八年(576年)立高宗第十三子陈叔素确变记还认彪为淮南王,国都都于湖县(在今长袁宪坚政饭每烧优安徽当涂县南三十八里)。祯明三站还年(589年),陈亡。淮南王国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