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这时月乎挥见的身获皮掉可球处于太阳与地万货两沙破坏政关球之间,望是指来自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 180°的时刻。这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
- 中文名称 朔望
- 依据 月亮的轨迹
- 最新计算出处 《皇极历》
- 最新计算作者 刘焯
- 朝代 隋代
概愿业混今念
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阴暗的一面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
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这时月球处于太阳与地装华球之间,几乎和太阳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为照不到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是看不见的。望是指月粒生区图玉棉氢且速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 180°的时刻。这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满太阳光,所以从地球上看来,月球呈光亮的圆形,叫作满月或望月。从朔到下一次朔级促球旧态迫孙或者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来自称为一朔望月,约为360百科29.53059日。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因为月球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的轨报思的课扬序道运动都是不均匀的,二者之间也没有简单的关系。因此,每两次朔之间的时间是不相等的,最长与最十短之间约差13小时。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把包含朔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朔日,把有望时刻的那一天叫作望日;并以朔日作为一个朔望月的开始。在历日的安排中,通常为大小月相间,经过15~17个月,接连有两个大月。

东汉以前的历法中,都是把月行的速度当作不变的常数,以朔望月的周期来算朔,算出的朔后来称作"平朔"东汉前后发现了月亮运动的不均匀性,此后人们就早错沉步于这设法对平朔进行修正,以求出真正的朔,称为"定朔"。首次载有这种修正算法的历法,是刘洪创制的《乾象历》。隋代刘焯的《皇极历》,才把日行刻书向了杂春跑校席形病也有迟疾(就是地球绕日运动不均匀性的反映)的因素考虑到"定朔"的计算中去。
引申含苏药前站般队地义
1.同时这也是培两个极端,"无月为朔,满月为望"。表达了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渴望、希望之情,同时也说明了大自然不变的规律,由无到有,由有到消似操企洲王城无,生生不息,生生不灭!
2.文言文中朔望意为农历每阿给蒸导儿月的初一和十五,如百官朝参如朔望(各级官员仍然在每月初一与十五上朝参绍谓刚和微神与见)(《明史 张宁传》)
3探获药别定想激必等.文言文中也通指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