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细小矢部龙

2023-03-05 09:00:2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细小矢部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生物,辽西热河生来自物群中最常见的蜥蜴接入换织触句燃协类化石,广泛分布于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最初化石由日学者发现并命名,正型标本在抗日战争时期下落不明。细小矢部龙与狼鳍鱼、满洲龟及多种昆虫化石共生,属辽宁省三级保护古生物化石。

  • 中文名称 细小矢部龙
  • 拉丁学名 Yabeinosaurus tenuis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爬行纲

名称由来

  1942年,日本学者远藤隆次(R.Endo)和鹿间时夫(T.Shikama)记述了辽宁义县枣茨山的一件蜥蜴化石耐组,并依日本学者矢部长克之姓氏命属名,根据生物形态特征命种名:细小矢部龙。

细小矢部龙化石

形态特征

  个体小,颈短,身长,尾长;颈椎5枚,背椎20枚,荐椎2枚,椎体均为前凹型;头中等大小,较宽,吻短且较钝圆,侧缘稍饭整搞秋袁理蛋迫证印向外凸出;牙齿为侧生齿,仅长在颌缘上,牙尖,圆锥形,向后弯曲,下颌纤细;外鼻孔小,眶孔大;轭骨与眶后骨不相接触;额骨成对,顶骨单块;第V跖骨的形态略呈L形;四肢较短,前肢更短,甚至接触不到自己的吻部。肋细长而弯曲。

细小矢部龙化石素描图

相关研究

  1942年命名的细小来自矢部龙化石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代表了我国热河动物群中唯一一件蜥蜴类化石。但遗憾的是,该正型标本在抗日战争时期下落不明。1958年和1995年,杨钟健和姬书安又分别将辽宁360百科凌源房身鸽子洞和北票尖山沟的两件蜥蜴化石归入细小矢部龙。古生物学家姬书安于2001年指出,凌源房身鸽子洞标本的发现层位为中侏罗世九龙山组,不但与义县组相止微高解开谈距较远,且标本形列钱高胡婷矿频果态与正型标本相比存在着一些区别,极有可能与细小矢部龙为不同的属种。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细小矢部龙藏品

  细小矢部龙是热河生物群中最早发现的脊椎动物之一,是我国最先研究的蜥蜴类化石,同时适感也是辽西热河动物群中最常见的蜥蜴化石,在义县枣知光连艺倒界左茨山、金刚山以及北票尖山沟一也犯农都零控西并燃执军带与狼鳍鱼(Lycoptera)、满洲龟(Manchurochelys)等化石共同保存。据汪筱林等研究,在凌大王杖子乡也发现有该化石。以上细小矢部龙化石均发现于广义的义县组中,为研究辽西热河动物群的进一步划分与对比提供了化石证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