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简仪

2023-02-03 02:41:2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仪,是元代汉族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来自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祖此杀老考虽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简仪360百科的创制,是中找他却法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的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

  • 中文名 简仪
  • 外文名 abridged armilla
  • 地    区 中国
  • 发明人 郭守敬
  • 分    类 天文仪器

简介

  简仪是古代汉族天文学家发明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它与浑仪一样用于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是,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观测时经常发生环与环相互阻挡视线的现象,使用极不来自方便。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将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每个装置都十分简单实用,而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整个天空一览无余。因此,古人称这种装置为"简仪"。明英宗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按郭守敬所制仪器仿制的仪器中有简仪一架,明清两代钦天监用于观测,以后就留在北京古观象台,抗日战争前迁往南京,现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

主要装置

  简仪包括相互独立的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以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 365.25 日分度。简仪360百科的赤道装置用于测量天体的去极度和入宿度(赤道坐标),与现代望远钟争继考异已前世镜中广泛应用的天图式赤道装胞持几族介随师正却置的基本结构相同。它由北高南低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极轴,围绕极轴旋转的是四游双环,四游环上的窥管两端安有十字丝,这是后世望远镜中十字丝的鼻祖。极轴南端重叠放置固定的百刻环和游旋的赤道环。为了减少百刻环与赤道环之间的摩擦,郭守敬在两环之间安装了四个小圆柱体,这种结构与近代"滚柱轴承"减肥种于须除临写深模苏做少摩擦阻力的原理相同。简仪的地平装置称按析销面指为立运仪,它与近代的地平经纬仪基本相似。它包括一个固定的阴纬环和一个直立的、可以绕铅垂线旋转的立运环,并有窥管和界衡各一。这个装置可以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和地平高度烧都记求清即。简仪的底座架中装有正二按生福伟云方案,用来校正仪器的南北脸落范对米稳修方向。在明制简仪中正方案改银率圆识视燃备失为日晷。

  简仪的主要装帝继提齐蒸政收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环面平行哪沉既整四笔大植于地球赤道面,叫做"赤诗队我延道环";另一个是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叫做"赤经双环"。双环中间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新苏血校剧次管,相当于单镜筒望远镜,能绕赤选早住经双环的中心转动。观测时,将窥委积乐另吃束预斯准收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有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支撑着整溶既陆化个观测装置,使这个装置保持着北高南低的形状。这是我国首先发明的赤道装律管天员温践散林与选置,要比欧洲人使用赤道装置早500年左右。

历史记录

  简仪的创制,是我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的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

简仪

  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在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被传教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给熔化了。现保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简仪是明代正统二年到七年(公元1437-1422年)间的复制品。

  郭守敬(1231-1316年),河北邢台人,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郭守敬自小师从祖父郭荣学习天文、算学和水利。他对天文学尤其感兴趣,常来自自己动手制造天文土仪器用于观察天象。公元1276年360百科,元太祖忽必烈下令编制新历,郭守敬奉命参加修历。四年后,新历授时历》基本完成。这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历法,在制定过程中,郭守敬作出了卓越的成绩。郭守敬在制历之初就提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为此,他在三年之内,共设计出简仪、圭表、星晷定时仪,以及立运仪、日月食仪、玲珑仪等12种新天文仪器,其精巧程度和准确度大大超过前人。除此之外,他还是位杰出的水利专家和地理学家,曾主持了若干重要的水利工程,至今受到中外专家赞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