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通宝"背满、汉文"苏"罗汉钱式方孔铜钱,钱径为26毫米,穿径6毫米,面缘3.5毫米,背缘5毫米,重4克。
该钱黄铜鎏金,钱文楷
,地张平滑,缘宽品佳。该湖终加座口殖胡历善钱于2000年在通州被发现,因存世比较稀少,也较为特别。- 中文名 背满汉文康熙通宝
- 面 缘 3.5毫米
- 钱 径 26毫米
- 背 缘 5毫米
简介
“康熙通宝”背满、汉文“苏”罗汉钱式方孔铜钱,钱径为26毫米,穿径6毫米,面缘3.5毫米,背缘5毫米,重4克。该钱黄铜鎏金,钱文楷书,清晰秀丽,地张平滑,缘来自宽品佳。该钱于2000年在通州被发现,因存世比较稀少,也较为特别。

特点
该钱的特点是,康熙的“熙360百科”字类似“臣”旁,“宝”字中的“缶”写成“生”字不出头,“通”为单点,“甬”头略俯;边缘较宽,尤其是在面背文字的笔划间及钱缘的内边道处留有刻琢的刀迹;钱面、背地张皆凸起,钱文微下陷,字字显得深峻、干净,与翻铸之钱有着明显的区分;内、外廓和文字的表面都鎏过金,并有金属剥落的流通痕临不乐交审额歌车普发星迹等。
孙仲汇先生在《钱币鉴赏》中说:“仿罗汉钱康熙套子钱,所见有满汉文同、宁、宣、原、蓟、广等多品。这种康熙通宝的“熙”字写法和罗汉钱同,但其余三字接近楷书,所以称它们为仿罗汉钱式……可能当时20局并铸,为某局之开炉套子钱。”
据载,在康熙时期技表和执八直知速和康熙之后,对通州实行奖励垦荒制度,农耕面积不断扩大,使人口逐渐地迁移和增加,加速了货币的流通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该钱流入通州一地,是与之大额球乡饭注并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