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西薹草:为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科植物。茎匍匐,秆纤细平滑,鞘黑褐色,果实呈椭圆状卵形或卵形。
分布在中国四川、云南等地。
- 中文名称 滇西薹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莎草目
形态特征
根状茎长而匍匐,秆疏丛生,高30-40厘米,纤细,三棱形,平滑。叶短于或几等长于秆,宽约2毫米,下部边缘稍卷曲,向上渐平展,两面和边缘均粗糙,具鞘;鞘长不5超过厘米,黑褐何话写色,膜质部分常开裂至基部。
苞片正面的线形,上面的刚毛状,具鞘;小穗几个,单生或2个生于苞鞘内,间距最正面的长达8厘米,上面的间距稍近些,雄雌顺序,狭披针形,长1-2厘米,具几朵疏生的花;雄花鳞片卵形,长约3毫米,先端急尖或钝,无短尖,膜质,淡黄褐色,背面具1条中脉;雌花鳞片宽卵形,长约2毫米,先端钝,膜质,淡黄褐色,具1-3条来自脉。
果囊椭圆状卵形或卵形,扁平凸状,长约3毫米,膜质,黄褐色,背面具7条细脉,无毛,基部急缩成短柄,上部急了狭成稍验怎帮轻阶思选米夫连短的喙,顶端具两短齿。
小坚果椭圆形,扁平凸状,长约1.5毫米,淡黄色;花柱基部稍增粗,柱头2个,稍伸出喙外。花果期8-9月 。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约1600米的林下或潮湿地。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等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部mo-s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