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甲状腺素

2023-02-26 08:40:5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状腺素是甲状腺激素之一,由氨基酸和碘组合而成。

 来自甲状腺素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氧消耗,刺激组织生长、成熟和分化的功能,并且有助于肠道中小秋理葡萄糖的吸收。360百科  垂体前叶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它的分泌。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增加造成内分紧远直还泌旺盛,会有以下生理特征:头痛、神经紧张、心跳及呼吸加速、体重减轻、失眠、手抖、多汗、怕热、疲倦、凸眼掌诗、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需要减少对甲状腺素主要物质碘五矛虽根计觉的摄取量。  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会有以下生理特征:体重上升怕冷、疲倦、嗜睡、体重增加、水肿、精神迟钝等症状。  食物中碘为主要成分建专排可,当缺乏时会造成甲状腺合成减少,引起甲状腺肿胀,俗称“大脖子病”。  东周时,中国已经有了关于甲状腺病的记载,在晋朝时,已经知道了洲都志章鸡厚较用海藻可以治疗祖计道衣量凯南矿此病

  • 中文名 甲状腺素
  • 外文名 thyroxin(e)
  • 拼音 jiazhuangxiansu
  • 分子式 C15H11O4I4N
  • 熔点 231-233℃

资料

  甲状腺素

  拼音:jiazhuangxiansu

  英文名称:thyroxin(e)

  剂量:40mg/片

  分子式C15H11O4I4N

  分子量776.93。

  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

 来自 白色针状晶体。无臭。无味。

  遇光变质。

  360百科熔点231-233℃(分解)。

  不溶于水和乙醇等普通有机溶剂。溶于含有无机酸或碱的乙醇,也溶于氢氧速古映个集晚药话英化碱和碳酸碱溶液。在其酸性乙买运差那总距醇溶液中加入亚硝酸钠,加热即呈黄色,再加过量氨水即变为粉红色。

  制取:可由牛、羊、猪等的甲状腺中提取,或由人工合成。

  甲样末光拉状腺素即为T4,为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用法用量: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观察组在常规领距初抗心衰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素钠片25~50μg,每天1次。

性质

  即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有DL,L,D型。L型为白色结晶。235~236℃分解。旋光度-4.4°(3%于0.13mol/L NaOH于70%乙醇)。D型为结晶,237℃分解;DL型为针状结晶,231~233条轻素厂置哪最格℃分解。溶于碱溶液,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未证实其有天然游离态存在,可能为甲状腺球蛋白分似多和但短独加命略裂产品。可从动物甲状腺中提取。可由3,5-二碘-L-酪氨酸为原料制取。L型活性强,D型活性较小。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都较万打副操乡异氧消耗、刺激组织生长、成熟和分化功能。产品可作甲状腺激素替代药或作生化试剂。L-甲状腺素的生理活性是-外消旋体的2倍,D-甲状腺素生理活性很低。因此定量测定人血清FT4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甲状腺的病理、生理研究有重要意义跟知英固介。采用联结T4抗体的固相物质,利用25I-FT4与抗血清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可简便、快速测定血浆中FT4的含量。

形成

  甲状腺素的形成经过面环食切村配责员钱合成、贮存、碘化、重吸收、分解和释放六个过程:1. 体画育核加心医原止滤泡上皮细胞从血液来自中摄取氨基酸,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前体,继而在高尔基复合体加糖并怎明虽聚侵就诗浓缩形成分泌颗粒,再以胞吐方式排放到滤泡腔内贮存。2. 滤泡上皮细胞能从血液中摄取I-,I-经过过氧化物酶的作用而活化。3. 活化后的I-进入滤泡腔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外这合,形成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4. 滤泡上皮细胞在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胞吞滤泡腔内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成为胶质小泡。5. 胶质小泡与溶酶体融合,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水解酶分解形成少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大量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即甲状腺素。6. T3和T4于细胞基底部释放入血。

产生附英整集急只背研属终代谢

  ⑴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合成、储藏和释放的。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是体内的碘和酪氨酸。在正常饮食情况下,人体每天摄取100~200微克360百科碘。肠道对碘的吸收是完全的。饮食中的碘在肠黏膜抓村酒刻某适输庆上首先转化为碘化物后被吸收;皮肤、黏膜与肺也能吸收碘,但比肠道吸收差得多。肠道吸收的碘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血清中的碘化物浓度为0.5微克%。甲状腺有浓集碘的能力。甲状腺内的碘浓度比血液中的碘浓度在高20~40倍。甲亢病人浓集能力功这系友伤认定利可增加100~200倍。唾液腺与甲状腺同觉诉入严谈样来源于前肠,因此唾液腺也同样具有浓集碘的功能。正常唾液碘/弱志血清碘的比值为20。在临床上可通过测定唾液腺碘化物的含量来简便地判断甲状腺浓集碘的能力。身体中除唾液腺外,其他腺体也有并振宁浓集碘的能力比起甲状腺来要差绿吗载候货磁脱继不多。正常情况下,唾液频精念定品直松杨担和胃液中的碘经消化道重吸收再回到细胞外液。

  ⑵甲状腺浓集碘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浓集,是主切因林重分动的浓集功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甲状腺浓集碘的能力主要受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刺激,此外也受到体内高浓度碘化物的抑站案状绝清季调议正制。促甲状腺激素越高,甲井触亮去失充状腺浓集碘的能力越强;血液中碘浓度越高,甲状腺浓集碘的能力越低。

  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有碘,在过氧化物酶的作课孩己危菜用下转变成活性的阳给许次甚京概碘,并迅速和甲状腺球蛋白上的酪氨酸合成一碘酪氨酸(T1)和二碘酪氨酸(T2)。2个二碘酪氨酸偶联成甲状腺素(T4),1个二碘酪氨酸和1个一碘酪氨酸偶联成1个三碘酪氨酸(也称为三碘腺原氨酸--T3)。在甲状腺球蛋白表面上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储存在滤泡的胶质中。甲状腺滤泡腔中主要成分是甲状球蛋白。甲状腺滤泡腔储存的甲状腺激素可供机体利用2~3个月。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是在甲状腺球蛋表面进行的。甲状腺是体内唯一将激素储存在细胞外的内分泌器官。其他内分泌器官和腺体都是将激素储存在细胞内的。

  当机体需要的时候,甲状腺滤泡通过胞饮作用,将滤泡腔内有胶质吸收到滤泡内形成胶质滴,并与溶酶体结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溶酶体含有蛋白水解酶与肽酶。将T4和T3从甲状腺球蛋白上水解下并释放入血,随血运到全身发挥作用。溶酶体酶在水解甲状腺球蛋白上的T4和T3时,也将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水解下来,并进一步在脱碘酶的作用下,释放出游离的无机碘。后者大部分被滤泡细胞再利用合成甲状腺激素。这对甲状腺经济地利用体内有限的碘是十分重要的。

  ⑶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绝大多数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主要和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结合,还与血浆蛋白(ALB)、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TBPA)结合。T4(75%)主要与TBG相结合,T3(90%)主要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血循环中T4的99.97%为结合状态,T3的99.7%是结合状态。虽然结合型的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占了绝大多数,但真正发挥生理作用的仍然是游离的甲状激素。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是由肝脏生成的单链糖蛋白,半衰期5~6天。它携带70%的T4和T3;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由肝脏生成,半衰期1~2天,它对T4亲和性较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对T4的亲和性低,它携带10%~20%的T4,几乎不携带T3。血浆白蛋白浓度高,可达3000~4500毫升/分升,但它对甲状腺激素的亲和性最低,只能携带5%~15%的T4和30%~50%的T3。一些影响甲状腺结合蛋白的因素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水平,但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甲状腺功能是正常。而真正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时,血清总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都好像物品。甲状腺结合蛋白就好像一个个"仓库",我们体内有无数个"仓库","工厂"生产出物品大部分都先存放在"仓库"里储存着,少数一部分放在"商店"里,只有放在"商店"里的这部分物品是可以买到的,而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的物品是不能买到。由于有强大的"仓库"物品作为后盾,"商店"内的物品始终保持在一个十分稳定的水平。尽管"仓库"内的物品很多,但他们都不流通,不能发挥作用。而真正有价值,能发挥生理作用的是那些放在"商店"里的物品。"仓库"的多少可以影响我们物品的数目,但不影响"商店"里的物品。大量结合型的甲状腺激素存在血液中,避免了血液从肾脏滤过时大量甲状腺激素从尿中丢失,保证了人类进化过程中从富碘的海洋到碘相对不足的陆地后更经济地利用碘。其次,大量结合型的甲状腺激素在体内存在,维持甲状腺激素昼夜的稳定性,保证了体内新陈代谢对甲状腺激素的持续需要。

  T4和蛋白结合紧密,清除缓慢,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7天;T3和蛋白结合相对松散,在血浆中清除的快,半衰期为1天。血浆中的T4100%来自甲状腺,血浆中的T320%来自甲状腺直接分泌,80%来自血浆T4在外周的转化,95%以上rT3(反T3)来自T4在外周的脱碘作用。所以真正代表甲状腺功能的应该是血清T4浓度,而不是T3浓度。

  ⑷甲状腺激素在体内代谢部分是从肾脏直接滤出,部分在体内降解后排出。其在体内降解途径:①经脱碘后排出;②经侧链降解后排出;③甲状腺激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肝脏,也在周围肌肉组织降解代谢,生成无活性的碘化物。T4经5,脱碘酶作用从外环脱去1个碘生成T3;也可在5,脱碘酶作用在内环脱去1个碘生成反T3(rT3)。T3的生物活性很强,rT3的活性很低。当患严重疾病、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及服用某些药物如丙基硫脲嘧啶、类固醇和心得安时,5,脱碘酶活性受到抑制。5,脱碘酶活性增加,表现血清T3下降而rT3升高,这是机体在恶劣情况下保护自己的一种反应。当机体恢复正常时,5,脱碘酶活性也恢复正常,血清T3和rT3也随着恢复正常。甲状腺激素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过肾脏排出,少部分经过胆汁排入肠道,经肝-肠循环再进入血液被重新利用。尿碘含量占我们碘摄入量的90%左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尿碘含量来估计每天碘的摄入量。

  ⑸甲状腺激素除脱碘代谢外,还有其他代谢途径,如T4和T3可被氧化脱碘生成四碘甲腺乙酸和三碘甲腺乙酸;T4与葡萄糖醛酸结合、T3与硫酸根结合从体外排出

  甲状腺肿大的病因有哪些

  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非常多样,根据患病阶段来决定治疗方法,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导致甲状腺肿大的病因有:

  (1)碘缺乏和高碘致甲状腺肿: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多见于远离海洋地势高的内地、山区。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外伤等因。

  (2)皆可增加甲状腺素的需要,造成碘的相对缺乏。当环境缺碘、血液中无机碘的浓度降低时,甲状腺组织增生,并增强其摄碘功能,尽量在低碘的状态下使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足够的碘,以保证合成足量的甲状腺激素,供给机体组织的生理需要。但是当缺碘严重时,这种代偿机制仍不能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则优先分泌需碘量较少而活性较强的T3,而T4合成降低。由于血液中T4的浓度是刺激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因,血中T4浓度降低,则刺激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使甲状腺增生、肿大。另外,由于长期摄取过多碘,甲状腺组织中无机碘离子过多,而阻碍碘的有机化过程,致甲状腺素合成减少,加之高碘还可能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使血中甲状腺素更加缺乏,因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甲状腺肿大。

  (3)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有人发现有的食物可能与甲状腺发生肿大有一定关系。长期大量吃卷心菜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有人研究发现卷心菜中的有机氰化物,可以影响碘化物的氧化,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受到影响,继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大。木薯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也是因为木薯中含有氰化物氰酸糖着,食后产生硫氰酸盐,阻止甲状腺摄取碘。萝卜和芸香菜含有硫脲类的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有引起甲状腺肿的作用。久食大豆还可妨碍肠道内甲状腺激素的重吸收,使甲状腺激素在粪便中丢失增多,继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相对不足。有人发现婴儿在喂以大豆饮食时出现甲状腺肿大。当去除大豆的成分后,甲状腺肿大自行消退。长期食用豌豆、花生等也有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它们可能产生一种5-乙烯-2-硫氧氮五环的物质,这种物质有致甲状腺肿大的作用。久服某些药物皆能妨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又能抑制其释放,结果导致血中甲状腺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则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

  (4)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缺陷:甲状腺激素在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特殊酶的催化作用才能完成。

临床应用

生理作用和代谢

  1.甲状腺激素的产生

  T4是Tg中含量最高的碘化氨基酸,比T3多10-20倍,T4也是血清中最多的碘化氨基酸,占血清蛋白结合碘的90%以上,T3的产量和外池的容量明显小于T4。

  游离T4和T3分别占T4,T3的0.02%和0.2%,T4的血清浓度比T3高50--80倍。而游离T3的活性比T4大3-5倍,RT3无活性。

  2.甲状腺激素的输送和代谢

  T3,T4被酶分解后进入血液,99.98%的T4和99.8%的T3在血中与结合蛋白结合进行运输下一项。

  T3和T4的代谢由两种途径:

  (1)是通过与葡萄苷酸和硫酸结合物的形式由胆汁及尿排泄,占日消耗总量的15%-20%。

  (2)是经脱碘酶降解为其他碘氨酸,如T2是T3,rT3的主要代谢产物。

  3.甲状腺激素的调控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腺垂体和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以维持血浆激素水平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系统。

  T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受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而释放,血清T4,T3水平的增高则可抑制TSH的分泌,称为负反馈。

  甲状腺尚有一种自主调节功能。碘化物的摄入量对甲状腺的功能起直接调节作用,故甲状腺对缺碘状态有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代偿作用。

  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生热及温控作用

  甲状腺激素通过线粒体呼吸链的解偶联作用产生热量

  (2)物质代谢的作用

  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3)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促进:a.细胞增多,体积增大,于是机体生长。b.软骨骨化和牙齿发育;c.大脑成熟

检测的临床意义

  1.TSH的临床意义

  (1)鉴别甲低症

  由下丘脑功能受损后出现的甲低症状。这可能由于TRH↓→使TSH↓→造成T3、T4↓之故,这称为继发性下丘脑性甲低。而原发性甲低患者T3、T4过低而分泌是强反应的。继发性甲低病变部位下丘脑、垂体。原发性甲低病变部位甲状腺。

  (2)甲亢症

  甲亢患者的T3、T4过高,反溃抑制TSH的分泌使血清TSH水平降至接近于零,现在应用超敏TSH(S-TSH或h-TSH)来诊断甲亢(而常规TSHRIA为过时的试验)。

  (3)甲肿

  a.甲状腺肥大患者,由于缺碘使T3、T4分泌减少,因此TSH分泌增加,当肿大后或补碘后TSH水平可恢复正常。甲低、粘液性水肿、呆小症;b.TBG结合力下降;

  (4)TSH反应性低下可见

  a.甲亢;b.无甲亢的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疾病;c.垂体或下丘脑损害造成的甲低症;d.PRL瘤;e.库兴氏综合症;f.肢端肥大症等。

  2. T3、T4的临床意义

  (1) T3在以下疾病情况下都有增高:

  a.甲亢; b.T3型甲亢; c.T3毒血症; d.使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过量;e.TBG结合力增高症;f.亚甲炎等; T3在以下疾病情况下都有降低:a.非甲状腺病的低T3综合征;d.慢性甲状腺炎等。

  (2)T4在以下疾病情况下(甲亢、T3毒血症)都有与T3相平行的变化。

  3. FT3和FT4的临床意义

  T4、T3被水解后进入血液,99.98%的T4和99.8%的T3以非共价键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余为FT4 0.02%和FT3 0.2%。而FT3、FT4是实际进入靶细胞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的激素物质。故甲状腺的机制状态与循环中FT3、FT4的水平密切相关。可以做为区别甲亢、甲低及甲功的亚临床状态。其正常植不受TBG各种情况增加和减少的影响,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的灵敏指标,1989年Hamburger推荐以高灵敏度的TSH、FT3和FT4为甲状腺功能测定的首选方法已被临床界广泛采纳。

  临床上确诊为甲亢或甲低步骤,有以下两个方案供参考。

  诊断甲亢以往认为以TT3符合率最高,TT4次之,TSH最低,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的认识是S-TSH(超敏TSH检测)、FT3、FT4的联合检测明显优于TT3、TT4,前者不受血清TBG含量的影响,可使一些TT3、TT4正常的早期甲亢得到确诊,S-TSH又可使甲亢的诊断提高到亚临床水平。

  诊断甲亢灵敏度的顺序为S-TSH>FT3>TT3>FT4>TT4

  甲低的诊断灵敏度顺序为S-TSH>FT4>T4>T3>T3

  TSH正常参考范围:0.34-5.06uIU/ML(根据仪器和试剂不同,值亦不同)

  TT3、TT4正常参考范围:1.34-2.73nmol/l78.4-157.4nmol/l

  FT3、FT4正常参考范围:3.67-10.43pmol/l11.2-20.1pmol/l

腺肿病因

  甲状腺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非常多样,根据患病阶段来决定治疗方法,根据不同发病原因,导致甲状腺肿大的病因有:

  (1)碘缺乏和高碘致甲状腺肿: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多见于远离海洋地势高的内地、山区。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及精神刺激、外伤等因。

  (2)皆可增加甲状腺素的需要,造成碘的相对缺乏。当环境缺碘、血液中无机碘的浓度降低时,甲状腺组织增生,并增强其摄碘功能,尽量在低碘的状态下使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足够的碘,以保证合成足量的甲状腺激素,供给机体组织的生理需要。但是当缺碘严重时,这种代偿机制仍不能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则优先分泌需碘量较少而活性较强的T3,而T4合成降低。由于血液中T4的浓度是刺激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因,血中T4浓度降低,则刺激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使甲状腺增生、肿大。另外,由于长期摄取过多碘,甲状腺组织中无机碘离子过多,而阻碍碘的有机化过程,致甲状腺素合成减少,加之高碘还可能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使血中甲状腺素更加缺乏,因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甲状腺肿大。

  (3)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有人发现有的食物可能与甲状腺发生肿大有一定关系。长期大量吃卷心菜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有人研究发现卷心菜中的有机氰化物,可以影响碘化物的氧化,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受到影响,继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大。木薯也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也是因为木薯中含有氰化物氰酸糖着,食后产生硫氰酸盐,阻止甲状腺摄取碘。萝卜和芸香菜含有硫脲类的致甲状腺肿的物质,有引起甲状腺肿的作用。久食大豆还可妨碍肠道内甲状腺激素的重吸收,使甲状腺激素在粪便中丢失增多,继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相对不足。有人发现婴儿在喂以大豆饮食时出现甲状腺肿大。当去除大豆的成分后,甲状腺肿大自行消退。长期食用豌豆、花生等也有可能引起甲状腺肿大,它们可能产生一种5-乙烯-2-硫氧氮五环的物质,这种物质有致甲状腺肿大的作用。久服某些药物皆能妨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又能抑制其释放,结果导致血中甲状腺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则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

  (4)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缺陷:甲状腺激素在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特殊酶的催化作用才能完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