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藏杜脸英(拉丁学名:Elaeocarpus braceanus Watt ex C. B. Clarke)为杜英科、杜英属植物。
乔木,高5-15米,树皮褐色,小块状剥落;嫩枝被灰褐色柔毛,老枝有灰白色台省穿侵段跟肥活皮孔。叶薄革质,长圆创确酒察除叶看形或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4-7.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钝或略圆。
产于来自云南、西藏。生长于海拔1300-3000米的常绿林里。印度、泰国有分布。
- 中文名 滇藏杜英
- 学名 Elaeocarpus braceanus Watt ex C. B. Clarke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乔而并轻存法案用皮鲜木,高5-15米,树皮褐色,小块状剥落;嫩枝被灰褐色柔毛,老枝有灰白色皮孔。叶薄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4-7.5厘米,先端急锐尖,基部钝或略圆,上面干后暗绿色,无光泽,在中脉上有残留柔毛,下面被褐色柔毛,侧脉约10对,与网来自脉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全缘或有不规360百科则小钝齿;叶柄长1.5-2.5厘米,被褐色毛。总状花序多条生于无叶的去年枝上,长10-15厘米,被褐色毛;花柄长3-5毫米,被毛;苞片l枚,生于花柄基部;小苞片2枚,生于花柄上部,近于肾形,先端有齿突,背面有茸毛;萼片5片,长圆状披针形,长6.5毫米,宽2.5-3毫米,内外两面均有褐色毛;花瓣与萼片同长,倒三角状卵形,撕裂及半,裂片18-24条,两面均有柔毛;雄蕊多约40枚,花丝长1毫米,花药长3.5-4毫米,有微毛,顶端无附属达新物;花盘5裂,被茸毛;子房3室,花柱双助述械列势守议乱长3-4毫米。核果椭圆形,长4厘米,宽2.5厘米,有残留茸毛,内果皮坚骨质,厚5-6毫米,表面多沟,1室,种子1颗,长约2厘米。花期10-11月。



生长分布
产于云南、西藏广各妈还费地客双双。生长于海拔13者席工00-3000米的常绿林里。印度、泰国有分布。
繁殖方法
杜英以播种繁殖为主,它来自的花期在6-8月,果期10-11月,核果圆锥形暗紫色。一般采种后即播种,也可将种子用湿沙层积至次年春播。幼苗期可于夏季追施薄肥几次,第二年春季将幼苗分栽。小苗360百科移栽时要带宿土,大苗移植时需带土球,并适当疏剪部分枝叶,定植后成活率极高。
播种
采种与种子处理 采种母树应选择树龄15天以上、生长健壮和无病虫害的植株。于 10月下旬果实由青绿色转为暗刑举停席杆绿色时,核果成熟,应及时采适种。果实采回后可堆放在阴缺统争策入良吧速凉处或放入水中浸泡 1-2小时,待外果皮软化后,进行搓擦淘洗,再用清水漂洗干净,置室内摊开晾干后及时沙藏(种子切忌曝晒,也不宜长期脱水干齐藏)。杜英属种子大多有起深度休眠现象,种子用湿沙低温层积贮藏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可达 60%以上)。
扦插
夏初,从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剪取志向路富模植既插穗,穗条长10-12厘苏击背张洲两不模活米,并将下部叶子剪除,小劳剂先木第王上部保留2-3个叶片,每张叶片剪去一半,用浓度为100毫克/千克的NAA,或浓度为50毫克/千克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信随基部2-4小时。用蛭石或河触氢核情成教唱新沙做基质,插后浇足水分,用塑料薄膜拱棚封闭保湿,遮荫降温。一般不需再喷水管理,每隔一周喷0.1%高锰亲还半磁前再设扩缺伯执酸钾液,防止腐烂。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全光自动喷乎迅雾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装置育苗,扦插后20天左右开始生根,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病虫害少。
栽培技术
施肥
苗木生长初期,每隔半月施浓度3%府静视肉套研-5%稀薄人粪尿。5月中旬以后可用1%过磷酸钙或0.2%的尿素溶液浇施。
除草
外院财皇正景裂临夜输 可用50%乙草胺1200毫升/公顷和1沿季热整介评值开架2.5盖草能600毫升/公顷间替45天交替喷雾。
水分管理
梅雨季节应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干旱季节应作好灌溉工作。
间苗
生长盛期(6月中旬以后),应分期分批做好间苗工作却致输杆边移出晶,7月下旬做好定苗工作,保留30株-40株/平方米,在立秋前半个月停施氮肥。9月中旬-11月中旬,可每隔10天喷一次0.3%-0.费先安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2%的硼沙溶液,交替喷施2次-3次即可,以促使苗原肥既字木提高木质化。一般一年苗可以生长到50厘米左右高。
病虫防治
尺蠖
特征:尺蠖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
防治方法:
⒈成虫羽化前,在树干基部挖蛹。
⒉在树干绑15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带,然后集中捕杀。
⒊在卵基本孵化结束时,喷洒有机磷杀虫剂或菊酯类杀虫剂。
⒋灯光诱杀雄成虫,雄成虫夜间飞翔与雌成虫交尾,利用其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雄蛾。
阻隔毒杀法:无翅雌成虫需爬上树交尾。在树干离地面1米处,绑扎光滑塑料薄膜或用20厘米宽的胶带纸环绕树干一周,阻止雌成虫上树,同时在阻隔带表面、下部涂毒环,可用废机油40份和2.5%溴氰菊酯浮油1份搅匀涂抹。对于集中在树下的雌成虫,可每天早晨集中喷洒2.5%溴氰菊酯3000-5000倍液毒杀.
蝼蛄和地老虎
特征:成虫和若虫(无翅虫体)都具有发达的咀嚼口器,食性杂,能钻人土中危害花木的幼根和根茎,并盗食播下的花子。
防治方法:可用敌敌畏溶液在床面上用竹签插洞灌浇。
日灼病
特征:由于杜英树皮较薄,易受日灼致病。日灼部位树皮受伤,木质部程度不同开裂、腐朽,刮大风时不少树木在此部位折断。
防治方法:
⒈保持适当定干高度,在夏季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树冠能够荫蔽自身主干,防止主干在盛夏季节受到强烈阳光直射;
⒉作为园景树栽植密度适当,树冠间能相互侧方荫蔽主干;
⒊在树冠无法荫蔽主干时,用草绳包扎主干到最低分枝点,保护主干不受强光直射。
叶枯病
特征:主要危害叶片,引起叶斑和叶枯.
防治方法: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敌枯唑(叶枯灵)粉剂1000倍液,或10%杀枯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为增强药液在叶片上的附着力,药液中可加入0.1%的洗衣粉。
猝倒病
特征:病菌从表层土壤侵入幼苗的根茎基部,植株受害后病部下陷缢缩,呈黑褐色,染病幼苗常自土面倒伏,造成猝倒现象(即所谓的猝倒病);如苗木组织已木质化,病苗常不倒伏而表现为立枯症状。在土层潮湿时,病害部常产生粉红色霉层。
防治方法:
⒈幼苗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敌克松1000倍液浇灌,可起到灭菌保苗的作用。
⒈及时拨除和处理病株,减少感染源。
⒊最好是在播种或种植前,用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亳升,加水16-24斤浇灌于土壤中,或用硫酸亚铁,每亩15公斤,拌细沙撒于土壤中。
红蜡蚧
特征:红蜡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杜英枝、叶汁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削弱树势,重者致使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
⒈注意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可抑制虫害盛发。
⒉结合修枝,剪除虫枝并集中烧毁。
⒊在6月中下旬初孵若虫期用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可用10%吡虫啉粉剂1000-1500倍液;0.3%高渗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速扑杀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必须交替进行,且每隔7-10天喷一次,虫口基数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高大林木采用打孔注药,30%乙酰甲胺磷3倍液,药液以不下滴为宜。
茶袋蛾
特征:常将树叶食光,使枝条枯死、林木生长衰弱,影响景观,降低生态效果。
防治方法:
⒈营林措施:人工摘除护囊,对于虫口数量多的林木,应及时修剪,剪除枯枝、带虫枝叶,集中烧毁,可有效降低虫口的密度。
⒉药剂喷雾:0.3%高渗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喷施;Bt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3.2%虫杀净乳油1000倍液喷雾。
⒊天敌保护:寄生蝇和白僵菌是茶袋蛾幼虫上的二种寄生性天敌,应注意保护或利用。
主要价值
经济用途
树皮:可作染料。
木材:为栽培香菇的良好段木。
果实:可食用 。
种子油:可作肥皂和润滑油。
根:辛温 ,根能散瘀消肿 ,治疗跌打 、损伤 、瘀肿 。
生态绿化
杜英最明显的特征是叶片在掉落前,高挂树梢的红叶,随风徐徐飘摇,像小鱼群钻动般的动感,是观叶赏树时值得驻足停留欣赏的植物。材质可作一般器具,种子油可做为润滑剂,树皮也可做染料,是非常适合做为住家庭园添景、绿化或观赏树种。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改善环境、绿化美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城市绿化中,要想选择成活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树种,就必须充分利用优良乡土的树种,这是由于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水土适应性。在闽南杜英可算是乡土树种中较优秀的绿化树种。
秋冬至早春部分树叶转为绯红色,红绿相间,鲜艳悦目,加之生长迅速,易繁殖、移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多作为行道树、园景树广为栽种。
杜英在深秋季节,有部分当年春季形成的叶片,在低温霜冻的影响下,叶绿素转化为花青素,叶片的绿色被花青素的红色所遮盖,呈现鲜艳的红色。园林工作者把这种鲜艳的深红色称为"绯红"。在众多的绿叶中,有似红色的花朵,初冬在周边其他植物枯黄落叶中,这种"绯红"与深绿相衬十分耀眼。具有观赏价值。
行道树
行道树是指在道路两旁成行的树木,主要起遮荫、绿化、美化、调节温湿度的作用。一般要求叶片较大树冠硕大,枝叶浓密,能遮挡人行道上的太阳光,如普遍种植的香樟、广玉兰、法国梧桐等均具有此功能。杜英则具分枝低、叶色浓艳、分枝紧凑、适合构造绿篱墙的特点,用作行道树更有一定优势。
降低噪声
实践证明,距住宅外墙8m处,采用杜英塑造生态屏障,高度≥10m,屏障长度≥150m,屏障厚度≥2 m,离污染源相距12 Ill左右,对防止尘垢污染,减轻或避免危害都具有明显的作用。